首頁 > 人類文史 > 洪度之戰前,朱文正採取了哪些措施?陳友諒爲什麼會失敗?

洪度之戰前,朱文正採取了哪些措施?陳友諒爲什麼會失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洪都之戰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洪都(今南昌),位於鄱陽湖和贛江交匯之處,自古便有“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之稱,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元末之時,陳友諒和朱元璋都將其視爲興衰存亡之地。

如果陳友諒控制了洪都,他的兵鋒就可以直指安慶,進而威脅朱元璋的都城應天(今南京);如果朱元璋控制了洪都,他的軍隊就可以直取陳友諒的都城江州(今江西九江)。

洪度之戰前,朱文正採取了哪些措施?陳友諒爲什麼會失敗?

形勢原本對陳友諒極爲有利,安慶、洪都都已被他控制,朱元璋只能對此寢食難安,但是在陳友諒謀害了趙普勝和徐壽輝後,形勢陡然逆轉,先是趙普勝部將張志雄將安慶獻給了朱元璋,接着陳友諒的江西行中書省丞相胡廷瑞又將洪都交給了朱元璋。

得到了洪都之後,朱元璋立即派遣職位僅次於自己的親侄子大都督朱文正和鄧愈等人前去鎮守,以防止陳友諒爲奪回洪都而隨時都有可能發動的戰爭。

朱文正一到洪都就開始採取措施加強城防、掃除隱患:

1、根據《新修南昌府志》中的記載,大都督朱文正“以城西南濱江,故築於內,其新城比舊城減五之一”,使洪都城防大大加強;

2、根據《國初事蹟》中的記載,大都督朱文正“招諭山寨來降,頭目盡皆歸順,好訟者誅之,號令嚴肅,遠近震懾”,杜絕了陳友諒率兵來犯時可能會發生的叛亂;

3、朱文正陸續發兵攻佔了陳友諒所屬的吉安、永新等地,使得洪都擁有了前沿警戒哨。

做完這些,朱文正就等着陳友諒來了,陳友諒也沒讓他等太久,至正二十三年(1365年),陳友諒親率六十萬大軍、數百艘鉅艦進攻洪都,洪都之戰的大幕就此拉開。

洪度之戰前,朱文正採取了哪些措施?陳友諒爲什麼會失敗? 第2張

戰爭一開始,陳友諒的大軍就向洪都最重要的撫州門發動了猛攻。按照陳友諒的打算,六十萬大軍拿下洪都最多隻需要一天。

然而,陳友諒還是失算了,雖然駐守撫州門的鄧愈只有兩千士卒,但他仍然沉着應戰打退了陳友諒大軍發動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這下,陳友諒急眼了,六十萬大軍如果連洪都都拿不下,又怎麼同朱元璋的大軍交戰,於是他向麾下將士發出了嚴令:擅自後退者軍法從事、遲疑不進者軍法從事、動搖軍心者軍法從事。

在嚴令的逼迫下,陳友諒的大軍僅憑刀槍居然將撫州門的城牆衝開了一道長達二十餘丈的缺口。

一般情況下,面對這麼大的缺口守將只能準備巷戰,城池的陷落也將進入倒計時,但是鄧愈卻沒有這樣做,因爲他還有殺手鐗沒用。

洪度之戰前,朱文正採取了哪些措施?陳友諒爲什麼會失敗? 第3張

鄧愈的殺手鐗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而是元代至順三年(1332年)就已經出現的手持銅火銃。

這種手持銅火銃是在宋代突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由前膛、藥室、尾銎和木柄構成,大量銅火銃一齊發射時煙火繚繞、蔚爲壯觀。

根據《元史·達禮麻識理傳》中的記載,元軍在順帝時期就已經通過什伍相聯的方式集中使用火銃。

也許是同元軍作戰時受到了啓發,鄧愈在城牆缺口處爲陳友諒軍準備了三百杆手持銅火銃,這也正是鄧愈的殺手鐗。

當陳友諒軍登上城牆缺口準備同鄧愈軍進行巷戰時,迎接他們的是三百杆火銃齊射,不明就裏的陳友諒軍只見一片煙火繚繞之後,身邊的袍澤就倒下了一片,頓時軍心大亂,退了下去。

乘此機會,鄧愈趕緊令士卒修建了一道木城牆,同時琉璃、澹臺兩門守將牛海龍、趙國旺和朱文正先後率兵趕來,擊退了陳友諒軍的反撲。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雖然陳友諒軍差一點就攻破了撫州門,但在此後攻打新城門、土步門及其它洪都城門時,陳友諒軍卻再也沒能打開任何一道缺口。

陳友諒圍攻洪都的第八十五天,朱元璋率領的二十萬大軍逼近了洪都,陳友諒只能前去迎戰,洪都之戰結束,朱文正和鄧愈取得了勝利。

縱觀整個洪都之戰,鄧愈的三百杆火銃發射之時就已經註定了陳友諒要在此戰中失敗,因爲這三百杆火銃打碎了陳友諒軍的一鼓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