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始元元年(公元前86),金日磾病重,臥牀不起。因兩年前金日磾殿前擒拿莽何羅有功,漢武帝賜他“秺侯”,金日磾謙恭不受。如今他人之將 死,貴爲輔佐大臣,卻無侯爵,霍光心中難受,遂上奏漢昭帝,請求冊封他爲“秺侯”。朝廷的封侯印綬送到金府,金日磾已病入膏肓,無力起身跪接“秺侯”印 綬,只好躺在牀上接過了印授。未過幾日,金日磾就在長安府邸裏逝世了。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死後享“軍葬”待遇,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軍葬”一詞也成了網民議論的熱點。其實,中國漢代也有“軍葬”,取名爲“輕車介士”,漢 武帝時期約有十多位功績著的歷史名人死後享“輕車介士”待遇,武威歷史名人金日磾就是其中之一。《漢書》載,金日磾死後,朝廷舉行了隆重的喪禮。漢昭帝在 茂陵旁賜冢地,允許以“輕車介士”的待遇出殯。武威市文史界對此進行了多方面考證——

休屠王被殺其子淪爲養馬奴

在今天的涼州區四壩鄉三岔堡和民勤縣蔡旗鄉一帶,有匈奴休屠王城遺址。漢武帝元狩年間之前的休屠王城,傍河而築,是休屠王的官邸。閼氏(王后)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生子,取名“日磾”,“日磾”系匈奴語漢譯,音讀“蜜滴”,意爲“河邊的朝陽”。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進攻河西走廊,《漢書》卷55載:“(霍去病)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裏,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 王,斬盧侯王……”漢匈河西戰役戰況慘烈,漢軍全勝,歸朝時光馬背上帶的匈奴將士的首級就有8960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總兵力損失70%。此役,漢軍還 奪取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馳獻於漢武帝,漢武帝大喜。

“祭天金人”是什麼東西?武威市 文史專家李林山講,祭天金人是匈奴族心目中“天上大單于”的金鑄像,是匈奴人的精神信仰。“祭天金人”被奪走,使匈奴休屠王部族的精神支柱崩塌,從此,休 屠王部族士氣一蹶不振。這年夏,霍去病再伐河西匈奴,匈奴大敗。匈奴大單于因河西渾邪王屢敗,欲招去王庭誅殺,渾邪王懼怕,便同休屠王商定投降漢朝。於 是,兩王派出使者,到黃河邊去向負責築城的漢軍大行官李息求降。李息急報朝廷,朝廷顧慮匈奴是詐降,便派霍去病率兵過黃河去迎接。匈奴兵看到漢軍過河,稗 王、將官中多數人心生悔意,包括休屠王。休屠王和多數將官、稗王都想後退逃跑,渾邪王難以制止。霍去病見狀,率兵直驅軍帳中,與渾邪王會合。渾邪王和霍去 病堵截逃兵,休屠王在逃跑途中被殺。隨軍到黃河邊的休屠王閼氏和太子金日磾、金日磾弟弟金倫被漢軍俘虜,押往長安。後按漢軍慣例,休屠王閼氏和她的兩個兒 子被分到黃門御馬監養馬,母子三人宿馬廄,咽糠糧,命運須臾間就使他們從貴族淪爲了奴隸。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2張

從“馬監”升爲“駙馬都尉”

史書上載,金日磾在險境中不致沉淪,緣於他的母親、美麗的閼氏“教誨兩子,甚有法度”。參考各種金氏家譜,上面多記載說,閼氏本是漢族宮女,名叫花碑 兒,陪公主和親,嫁給休屠王。在母親的教誨下,金日磾幹事非常細心,即便是養馬也很操心,他養的馬匹比別人的“肥美”。終於機會來了!一日,漢武帝帶着幾 十名後宮佳麗,到黃門御馬監觀賞馬匹。這時,身材高大魁梧的金日磾牽着馬走了過來,相比其他馬奴養的馬,他的馬又幹淨又肥美。漢武帝因此對金日磾產生了好 感。遂招手叫他停下答話,漢武帝問了幾個養馬的問題,金日磾答得都很在行。各種史書都記載,漢武帝見狀,先是“異”,後“奇焉”。一覈查,金日磾竟然是休 屠王的太子,漢武帝非常感動,當日就下旨賜湯沐浴,更換衣冠,提拔他當了黃門御馬監的總負責官“馬監”。時間不久,連連升遷爲“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 夫。”

史學界多人認爲,金日磾當馬監後,即被漢武帝以宗室女相嫁,理由是金日磾有“駙馬都尉” 一職。其實,“駙馬都尉”一職是漢武帝時才第一次出現的官職,跟三國、魏晉後“駙馬都尉”專由駙馬襲取不同。漢武帝有個嗜好,爲了出行安逸,常常從御馬監 挑選上等馬匹駕馭御車,馬相、馬行姿勢都很嚴苛,稍不遂意,便換御馬。因此,他對馬官要求苛刻,專門設一職位“駙馬都尉”,品秩在列侯之下、郎中之上,是 個侍衛要職。“駙馬都尉”負責皇帝出行的車駕安全,一般直接從馬監官中挑選。金日磾從“馬監”升爲“駙馬都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養馬專業,二是忠誠。

“託孤重臣”,臨死接“秺侯”印綬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3張

金日磾爲何成爲養馬專家?武威市文史專家李林山解釋,河西走廊休屠部族自古以來就以養馬著稱於世。金日磾幼年即受部族養馬薰陶,對馬的生活習性很熟悉。 到黃門御馬監,接受了漢族宮廷養馬的系統訓練,積累了豐富的養馬知識。金日磾是歷史上最早記載善於養馬的人,因而中國民間也將他奉爲“馬王爺”。

後元元年(公元前88),金日磾已46歲。從“馬監”一職到“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三職加身,金日磾足足幹了30年。在這30年裏,漢武帝對他 “甚信愛之”,每一次出行,他都護車駕,漢武帝每逢上朝、宿夜,他都護衛在身邊。漢武帝是多疑而兇殘的皇帝,近侍和寵臣很難長期信任,唯獨金日磾得到長期 信任,竟達30年之久。

後元二年(公元前87)二月丁卯日,漢武帝“崩於五柞宮”,“入殯於未 央宮前殿”。漢武帝臨死前,在盩厔五柞宮召見重臣,囑託大臣霍光輔佐幼主登位,霍光不敢領此重託,就向漢武帝推薦金日磾輔佐幼主,金日磾奮力推讓說:“我 本是外國人,如果讓我輔佐幼主,會叫匈奴人笑話的。”漢武帝權衡再三,最終託付霍光和金日磾共同輔政。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4張

漢武帝崩駕的次日,即戊辰日,年僅8歲的漢昭帝在霍光和金日磾主持下即位。始元元年(公元前86),金日磾病重,臥牀不起。因兩年前金日磾殿前擒拿莽何 羅有功,漢武帝賜他“秺侯”,金日磾謙恭不受。如今他人之將死,貴爲輔佐大臣,卻無侯爵,霍光心中難受,遂上奏漢昭帝,請求冊封他爲“秺侯”。朝廷的封侯 印綬送到金府,金日磾已病入膏肓,無力起身跪接“秺侯”印綬,只好躺在牀上接過了印授。未過幾日,金日磾就在長安府邸裏逝世了。

“軍葬”待遇

金日磾死後,朝廷舉行了隆重的喪禮。漢昭帝在茂陵旁賜冢地,下旨以“輕車介士”的待遇出殯。

武威文史專家李林山介紹,“輕車介士”,指軍隊出行時的儀仗車和身批堅甲的士兵方陣,遠比今天我們所見的撒切爾夫人“軍葬”規模宏大。史載,金日磾靈柩 送葬時,儀仗車前導,身批堅甲的大型騎兵方陣殿後,幾萬將士保護金日磾靈柩到達茂陵,並駐紮下來,直到喪禮全部結束才撤走。送葬途中,數十萬百姓拈香路 祭,車騎塞道。漢昭帝爲金日磾贈“諡號”爲“敬侯”。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5張

李林山說,依漢制,享“輕車介士”待遇的名臣均賜以“葬物”,即分量不等的金錢、繒絮、繡被,還有衣若干篋,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葬後朝廷還派人在金日磾墓旁起“冢祠堂”,置“園邑”若干家守墓。金日磾成了武威史上唯一享受“軍葬”的名人。

如今,金日磾墓今保存完整,位於漢武帝茂陵(陝西省興平市)東,屬於漢武帝茂陵陪葬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日磾墓與大將軍衛青墓、驃騎將軍霍去病墓在一起。衛青墓、霍去病墓、金日磾墓由西向東緊挨着一字分佈,守衛着漢武帝茂陵。

皇帝險被殺:30萬禁衛軍如何葬於蒙古刀下?

公元1449年7月,23歲的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落。雖然這場親征的行動顯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衛軍畢竟是經營了70年的王者之師,這場親征無異於是對禁衛軍的一場總的實戰考覈。

事實是無情的。這場親征的結果是,明王朝的禁衛軍敗得一塌塗地。雖然明軍是主動出征,但每一場交兵都是被動挨打,一路落敗,30萬大軍有去無還,英宗皇 帝被蒙古瓦剌軍俘獲,明王朝的虛弱本質徹底暴露。如果不是瓦剌人缺乏問鼎中原的實力準備,那麼明王朝的災難將與北宋滅亡相雷同。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6張

自明成祖開創了授予內臣提督禁衛軍的先例,明朝在制度上便確認了宦官的統兵權。在特定意義上說,皇帝將宦官視爲他的私人代表,因而儘管知曉宦官掌權會帶 來很多危害,但明代歷任皇帝都自認爲,沒有比任用宦官更有利於維護皇權的。明代第五任皇帝明英宗即位時只有10歲,陪伴他長大的宦官首領王振,就成了代理 皇帝管理禁衛軍當然人選。王振的職位是內衙總提督,其侄王山歷任錦衣衛千戶、指揮同知。王振藉助皇帝的幼稚、軟弱和輕信,大肆擴張自己的權勢,以至於成了 朝廷政務的實際決策人。當時朝廷風氣空前惡劣,正直官員難以立身,朝野百官無論是爲了投機得利還是爲了苟全官位,幾乎全部傾倒於王振的權勢。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7張

王振在民間本是一個科舉屢屢不中的落魄書生,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憤而“淨身”做了宦官。他在內廷的得勢,只足以滋長和滿足他的私慾。這樣的人根本不具有管理國家的才能,當然也不會管理軍隊。依附於他的宦官在禁衛軍充任提督,也只能使士氣頹敗,弊陋叢生。

蒙古瓦剌部落的首領在英宗即位初年是順寧王脫歡。正統八年(公元1443)四月,脫歡去世,其子也先繼承王位。瓦剌部在蒙古諸部中一直平平,從脫歡殺死 阿魯臺、吞併諸部以後,日漸強盛,稱雄於北部中國;到健壯勇武、能征善戰的也先繼位,瓦剌更是兵強馬盛,不僅不受明廷約束,反而不斷犯邊,攻擊塞北邊鎮, 挑起事端。北部邊境進入了多事之秋。

養馬專家金日磾爲何被漢昭帝賜葬茂陵旁? 第8張

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正月,巡撫宣府、大同的僉都御史羅亨信預測瓦剌將對明王朝構成威脅,鄭重上書皇帝,指出瓦剌圖謀入寇,應增置邊防城市的武 備,不然將會留下大患。但是包括兵部尚書在內的大臣,都因爲畏懼王振的淫威,不敢在備戰問題上有所作爲。而王振只是以備戰爲藉口,向邊地民間增加稅收項 目。在瓦剌多次試探性地進犯和大臣多次上書請求加強軍事力量的壓力下,到正統十四年六月末時,禁衛軍統帥、內衙總提督王振這才應付了事地派人到大同、宣府 分練京師禁衛軍,以防備瓦剌南侵。然而,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