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雞父之戰的戰爭經過:吳軍是如何擊敗楚聯軍?

雞父之戰的戰爭經過:吳軍是如何擊敗楚聯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雞父形勢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秋七月,楚平王得知吳軍進攻州來,下令司馬薳越統率楚、頓、胡、沈、蔡、陳、許七國聯軍前往救援,並叫令尹陽匄(子暇)帶病督師。吳軍統帥見楚聯軍力量強盛,遂撤去對州來的包圍,將部隊移駐於鍾離伺機行動。楚令尹陽匄因病死於軍中,楚軍失去主帥,士氣低落。司馬薳越被迫回師雞父(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南),準備休整後再作行動。

雞父位於大別山之西北麓,爲當時楚國南端之重鎮。其地當淮河上游之要衝,胡、沈、陳、頓、項、蔡、息、江、道諸小國,屏列其西北。楚控有其地以對吳,則進可以戰,退可以守;且由此可控制淮潁地區諸小國,而保持其東方之勢力範圍。吳奪其地以對楚,則不僅可驅逐楚國在淮潁地區之勢力而控制其周圍諸小國,且可由此以進入大別山區,爲日後破楚入郢做準備。

奇襲計劃

吳公子光得知楚軍統帥陽匄已病亡,楚聯軍不戰而退,認爲這是吳軍退敵的良機,便向吳王僚建議率軍尾隨楚聯軍,等待戰機。

公子光說:“諸侯跟隨楚國的雖然很多,可是都是小國。他們害怕楚國而不得已,因此前來。胡國、沈國的國君年幼而浮躁,陳國大夫夏齧年輕力壯但是愚頑,頓國和許國、蔡國憎恨楚國的政令。楚國令尹死去,他們的軍隊士氣渙散,將帥出身低賤而很受寵信,政令又不一致。七國共同參加戰鬥而不同心,不能團結一致,沒有重大威嚴的軍令,楚國是可以打敗的。”

雞父之戰的戰爭經過:吳軍是如何擊敗楚聯軍?

吳王僚採納公子光的建議,並制定出具體的作戰計劃:迅速向楚聯軍逼近,定於到達雞父戰場後的次日即發起攻擊,利用當天“晦日”的特殊天候條件(古代晦日不打仗),乘敵不備,以奇襲取勝。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分兵力首先來進攻胡國、沈國和陳國的軍隊,打亂其他諸侯國軍,再集中兵力攻擊楚軍主力。同時決定在作戰中採取讓先頭部隊放鬆戒備減少軍威,後續部隊鞏固軍陣整頓師旅 的靈活戰法。

吳軍告捷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吳軍準備就緒後,於用兵所忌的晦日突然出現在雞父戰場。楚司馬薳越倉猝之中,讓胡、沈、陳、頓、蔡、許六國軍隊列爲前陣,以掩護楚軍。吳王僚以自己所帥的中軍,公子光所帥的右軍,公子掩餘所帥的左軍等主力預作埋伏,以不習戰陣的3000囚徒爲誘兵,攻打胡、沈、陳諸軍。雙方交戰不久,未受過軍事訓練的吳刑徒即散亂退卻。胡、沈、陳三國軍隊貿然追擊,捕捉戰俘,紛紛進入了吳軍主力的預定伏擊圈中。這時吳三軍從三面突然出擊,戰勝了胡、沈、陳軍隊,並俘殺胡、沈國君和陳國大夫夏齧。爾後又縱所俘的三國士卒逃回本陣。這些士卒僥倖逃得性命,便紛紛狂奔,口中還叫嚷不已:“我們的國君死了,我們的大夫死了”。

許、蔡、頓三國軍隊見此狀況,軍心動搖,陣勢不穩。吳軍緊隨亂兵之後,乘勝擂鼓吶喊進攻許、蔡、頓三國之軍,三國之軍因驚恐、惶懼而流汗狂奔,不戰而潰。楚軍初見胡、沈、陳、軍戰勝吳軍,向前奔逐,正感吳軍脆弱無能,因爲當天是晦日休軍,多以未及列陣,忽見許、蔡、頓亂軍漫山遍野狂奔而來,而後面吳國軍隊又衝擊過來,楚軍突受此種奇襲,倉猝之間向後敗退。吳軍大獲全勝,並乘勝攻佔了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