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周朝始祖后稷系農業專家:曾遭母親狠心丟棄

周朝始祖后稷系農業專家:曾遭母親狠心丟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黎平說《詩經》之

中華民族是個務實的民族,因此缺乏像《伊利亞特》、《奧德修斯》那樣的長篇敘事神話史詩,即使有神話故事,也大多是單個片段或單個人物,不像古希臘那樣演變成諸神的宏偉戰爭。

當然,任何一個民族在描述自己的祖先時,總難免會添加些神話因素,即神化了的先祖故事,中國也不例外,只不過沒有像古希臘、古羅馬那樣的鴻篇鉅製,《詩經》講述的先祖故事,更像一曲抒情小調。

 源起:

一個巨大的不明腳印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顯赫而強大的王朝,但江河再大,都有個源頭,這麼一個強大帝國發源於誰呢?周朝是個文化鼎盛的時期,絕對不會容許其先人的歷史一團模糊,因此他們也做了考據,他們的歷史也是流傳有序的。在祭祀祖先時,周朝貴族總會哼一首歌,那就是《詩經》裏的《生民》,唱的就是他們的祖先——后稷。后稷的父母是誰呢?這要從一個大腳印說起。

話說這后稷的老爸,就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史稱帝嚳,姓姬,名俊(一作夋)。距今大概4400多年,這是個什麼樣的時間概念呢?他在黃帝之後,堯舜之前,如果和世界歷史橫向比較一下,就是古埃及胡夫金字塔杵起來一百多年之後的事。帝嚳的元妃名叫姜嫄,她有一回在郊外祭祀求子,只見她燒起一堆柴,讓火焰升騰起來,接着送上“手信”——在柴火上放上被宰殺的牲口和玉帛,“克禋克祀,以弗無子”。4400多年前有沒有玉帛呢?應該沒有,記者猜想那可能是一般的紡織品吧。

周朝始祖后稷系農業專家:曾遭母親狠心丟棄

在祭祀過程中,一件怪異的事情發生了——現場居然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隻大腳印,而腳印的尺碼絕對不是地球人的型號。大到什麼程度呢?光是一個大腳趾就能容一個地球人站立,估計神農架傳說中的野人腳印在它面前也會成浮雲。

是不是外星人留下來的?當時沒有答案,現在更加找不出答案,如果實在要給一個答案,只能說,這極有可能是虛構的。

此時此刻,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擋美女姜嫄的好奇心了,她高高興興地一腳對着巨大的足跡踩上去,“履帝武敏”。所謂武,就是足跡;所謂敏,指的是足部大趾。

姜嫄這一腳踩下去,攤上大事了——她懷孕了。這明顯違背生理常識,不過,這是神話,可以接受。姜嫄後來順利地生下了孩子,只見那嬰兒如小羊羔一樣,整個人包在胞衣裏,胞衣沒有破裂,“不坼不副,無災無害”。要知道,在醫學不發達的上古,生頭胎是件風險很大的事,這孩子居然完整地裹着胞衣降生,他是不是什麼妖孽呢?初爲人母的姜嫄害怕起來,居然把這孩子一扔了之。這孩子接下來的命運如何呢?

 歷險:

遭母親丟棄 卻受大自然的保護

如果這傳說是真的,那麼,真得爲周文王、姜子牙他們捏把冷汗,因爲這孩子不是別人,正是周王朝的老祖宗——后稷。姜嫄這位母親有點狠心,隨手就把一個綿延八百年的強大王朝給扔出去了。不過,周朝的文化人在他們編寫的神話中,把祖先置於險境,主要還是要突出祖先吉人自有天相,而不是要“滅”了祖先。

且說姜嫄把孩子首先扔在一條小巷子裏,結果被羊羣所救,它們主動前來呵護這個人類的孩子,並且主動給他餵奶,“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狠心的母親見了還不知悔改,欲把孩子扔到平原林區,卻碰上那羣“坎坎伐檀兮”的伐木工人提着斧頭來上班,姜嫄怕棄嬰罪行暴露,只得收手。

第三回更狠了,姜嫄乾脆把孩子丟棄到冰面上,企圖凍死他。結果鳥類比人類還有愛心,它們紛紛飛來,集中在新生兒周圍,用翅膀圍起一道溫暖的屏障,護着孩子,“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

媽媽一而再,再而三地拋棄后稷,后稷雖是身在襁褓中的嬰兒,似乎也有所察覺了。爲此,他哭得驚天動地,哭得悠長而洪亮,肺活量那個大啊,整條路上的人都聽得到,“厥其聲載路”。會哭的孩子有活路,動靜這麼大,姜嫄的心軟了,也怕了,孩子強大的生命力似乎在告訴母親:媽媽,我不是那麼好扔的。於是,姜嫄只得放棄原來的罪惡念頭,將后稷抱回家。因爲這段經歷,姜嫄又給后稷取了個名——“棄”。

這段文字神話色彩很濃,但在各種神奇傳說的掩蓋下,也許有一個真實的情況,那就是后稷真可能是一個棄兒,曾被棄的事情是真實的,只不過情節比較浪漫,被美化,被神奇化了。

一個部落首領曾經是棄兒,這種事並不稀奇,後來的舜不也形同棄兒嗎?要知道,舜差點被後媽和老爸活埋在井裏。

周朝始祖后稷系農業專家:曾遭母親狠心丟棄 第2張

成長:

天生就是農業專家 被任命爲農業官員

后稷這孩子發育得快,當別人還在匍匐爬行時,他已經能站立了,“克岐克嶷”,而且還會主動索食。不過,更神奇的事情在後面,他沒有經過什麼農業培訓,居然天生會種植莊稼,而且單位產量高,農作物質量好。讓他種大豆,大豆長得茂盛,絕對不會種出陶淵明所言的“草盛豆苗稀”;讓他種稻子,稻子沉甸甸,一派豐收景象;讓他種瓜果,瓜果累累,吃都吃不完。后稷完全是上古時期的農業奇才。至於有沒有專業訓練,只有《史記·周本紀》透露了一點信息,說后稷從小就喜好玩種植物的遊戲,估計家裏有個小小的農業實驗室吧。當然,司馬遷也沒見過上古時期的農業活動,大概也是隻能從當時的神話傳說中汲取素材的。

后稷從事農業,當然是講究技術手段的,“有相之道”。大家留心觀察他的種植流程,是十分順暢的,從拔出雜草到播種,到開始發芽、含苞開花、長出果實、穗子低垂,乃至到收割入庫,都沒有什麼意外因素,沒有什麼阻礙,莊稼從播種到豐收,無蟲無病無災,看似平淡,實則神奇。五穀豐登的背後,是有強大的技術爲支撐的,栽培、除蟲、施肥、灌溉等一道道程序都要用心經營、科學經營,而4400多年前的后稷是怎麼完成的?又是如何達到技術指標的?一切都是個謎。

后稷的農業專長被天下人承認,並受到了當時首領舜的接見。舜對他說:阿棄,如今老百姓都吃不飽,你就帶領他們按時播種百穀吧。“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這就是把發展農業、解決百姓吃飯問題的重大責任交給后稷了。后稷,其實是他的號,和農業掛鉤的一個號。

有沒有後稷這個人?他不像古埃及的胡夫那樣可以確定,因爲人家有個大金字塔作爲證明。但是,從農業的角度而言,肯定有後稷,他很可能是一羣農業能手的代名字,或是上古一個農業研究團體的代稱。

周是一個重農業的民族,他們在祖廟裏高唱《生民》,緬懷祖先的功業、神化祖先的同時,也是對農業的一種表態;神化農業能手,實際上是對農業的一種尊崇,是對“民以食爲天”這個信仰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