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清初四王之一:王時敏的生平簡介

清初四王之一:王時敏的生平簡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時敏(1592-1680年),本名王贊虞,字遜之,號煙客,又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人,明末清初畫家,大學士王錫爵之孫,翰林編修王衡之子,"四王"第一代人。

系出高門,文采早著以祖蔭,官至太常寺少卿。明清鼎革後,家居不出,獎掖後進,名德爲時所重。明季畫學董其昌,少時親炙,得其真傳。於黃公望墨法,尤有深契,暮年益臻神化。愛才若渴,四方工畫者踵接於門,得其指授,無不知名於時,爲一代畫苑領袖。康熙十九年卒,年八十九歲。

王時敏主張摹古,筆墨含蓄,蒼潤鬆秀,渾厚清逸,構圖較少變化。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翬、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王時敏開創了山水畫的"婁東派",與王鑑、王翬、王原祁並稱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

晚清婁東畫派代表畫家與評論家秦祖永之《桐陰論畫》評王時敏:運腕虛靈,布墨神逸,隨意點刷,丘壑渾成。

清初四王之一:王時敏的生平簡介

王時敏少時即聰慧伶俐,《國朝畫徵錄》中就有記載:"姿性穎異,淹雅博物,工詩文,善書法,尤長於八分,而於畫有特惠。"於是其祖父就囑託董其昌來指導王時敏。在董其昌的指導下,他少年就開始從摹古入手,深究傳統畫法,對黃公望山水,刻意追摹。

由於家裏古書、名畫收藏豐富,且大都是名跡,像當時很少傳世的李成的畫他都能夠見到,這對他的影響是深遠的。

根據當時規定,由於祖先功勞顯赫,子孫可不經科考而繼承之,王時敏在24歲時就出任尚寶丞,就是管理皇帝璽印的官,後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廟祭祀禮樂),仍兼管尚寶司事。

曾奉命至山東、湖廣、江西、福建一帶巡視封藩,有機會遊覽名山大川,觀賞各地名畫真跡。對董源、巨然作品收藏的集大成者、江北收藏大家睢陽袁樞(大司馬袁可立子)尤爲推重,其曾爲袁樞繪工筆肖像,自拔盛讚道:"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邱爲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鑑之祖。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乃猶勤向鄙蒙索其點染,荏苒一年,未有一應。蓋時見公墨沈,不覺小巫氣索,欲下筆而輒止者數四。茲於其軺車戎裝,聊仿一峯老人筆意,作小幅丐郢。昔人所謂"恆似似人"之語,轉覺學步之難爲工也,特書以志吾愧。關門紫氣幻雲煙,大石寒山列兩邊。割取一峯深秀色,可堪移入米家船。"(《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

清初四王之一:王時敏的生平簡介 第2張

由於他淡於仕途,更喜筆墨,因此於崇禎五年(1632年)稱病辭官,隱居西田別墅,潛心繪畫研究與創作。

十二年後,明朝被李自成起義軍推翻後,清軍入關,王時敏歸順,保住性命,繼續歸隱山林,潛心習畫,且着力培養子孫輩之學業。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爲官,八子王掞(顓庵)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直經筵、典會試。其孫王原祁康熙九年成進士後,深得康熙喜愛,入值南書房,充《佩文齋書畫譜》總裁,主持繪製《萬壽盛典圖》。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時敏卒於家中,時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