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探索歷史上真實的張順,他其實是一位抗蒙英雄

探索歷史上真實的張順,他其實是一位抗蒙英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順( —1272),南宋民兵將領,與張貴同爲南宋抗蒙將領。他們出身草根,卻以國家之事爲己任。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喜歡古典長篇小說《水滸傳》的朋友肯定對梁山好漢浪裏白條張順這個人物非常熟悉吧!

提起張順這個名字,讀者眼前肯定會騰跳出江州城外、潯陽江上黑李逵和白張順在清波碧浪間一決高下的熱鬧場面,也一定會浮現出杭州城涌金門上張順萬箭穿心、一命歸神的悲壯一幕,但要說起歷史上真實的張順是怎樣一個人,和《水滸傳》中有什麼不同,恐怕大部分讀者都是一頭霧水,摸不着頭腦了。

《水滸傳》裏的張順生活在北宋末年,而歷史上的張順卻活躍在南宋末年,中間整整隔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但後者明顯是前者的人物原型。

探索歷史上真實的張順,他其實是一位抗蒙英雄

武俠大家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一書中詳細描寫了南宋末年襄陽保衛戰的曲折經歷和壯烈畫面,塑造了護國保民、深入人心的大俠郭靖的光輝形象。

令人遺憾的是,這是小說家言,不足爲信,但歷史上的宋元襄陽之戰確實涌現了許多血灑疆場、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張順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個。

《水滸傳》中的張順從小生活在江州(今江西九江)附近的潯陽江畔,歷史上的張順家鄉應該在湖北一帶,因爲他是應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的招募投軍報國救援襄陽的。

探索歷史上真實的張順,他其實是一位抗蒙英雄 第2張

和《水滸傳》裏一樣,張順有一個叫得很響 的綽號,但不叫“浪裏白條”,而是“竹園張”,很可能竹園是他故鄉所在地。張順應該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好漢,所以他被慧眼識英的李庭芝委任爲都統(這個官職是不是讓您想起了《水滸傳》中天罡星們徵方臘後被封 的都統制一職),同時被任命的還有“矮張”的張貴。

南宋鹹淳八年(公元1272年)五月,張順和張貴率領三千勇士、百艘 戰船,沿江而上,救援已經長期被困的襄陽守軍。出發前,張順二人對麾 下的將士們說:“此行有死而已。

如非本心,即可退去,別壞了大事!” 三千勇士一個個精神振奮,熱血滿腔,都做好了和元軍決一死戰的準備。

張順、張貴率領的三千義勇軍是在夜漏三刻起錨出發的,每艘戰船上都裝滿了救援物資和火槍、火炮、熾炭、巨斧、勁弩等武器裝備,船首掛着作爲標誌的大紅燈籠。

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一聲令下,百艘戰船乘風破浪,直奔襄陽,船頭的百盞紅燈在風浪中猶自耀人眼目,映紅了寬闊洶涌 的江面。

探索歷史上真實的張順,他其實是一位抗蒙英雄 第3張

當時,襄陽城外元軍戰船佈滿漢江江面,把城內的宋軍重重圍住。宋軍糧草物資即將告罄,正急切盼望着援軍的到來。

在張順、張貴的率領下,三幹義勇軍在朦朧的夜色中突破元軍層層封鎖,斬斷無數鐵索木樁,艱難地向襄陽城一步步靠近。

這次水上戰役相當 慘烈,宋元雙方都付出了沉重代價,大量戰船在炮火硝煙中化爲灰燼,死傷將士的鮮血染紅了漢江江面。

在這次水戰中,張貴那艘船負責衝鋒陷陣,張順這艘船負責掩護殿後,衝鋒陷陣固然需要勇氣和實力,掩護殿後的任務也並不比前者輕鬆, 甚至更艱鉅,因爲他們要替大家擋住所有的追兵。

爲了保證前面那些戰船順利前進,張順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帶領他那艘船上的兄弟們浴血奮戰,殊死搏鬥,打退了一撥又一撥蜂擁而至的元軍追兵。

探索歷史上真實的張順,他其實是一位抗蒙英雄 第4張

黎明時分,在漢江之上轉戰一百二十餘里的勇士們終於突破重圍抵達襄陽城下,城內城外軍民百姓歡欣鼓舞,士氣大振。

令人痛心遺憾的是, 在最後掩護大家的張順那艘船上的將士已經全部命殞沙場,壯烈殉國,張順身中四槍六箭,落水時猶在執弓向敵人猛射。

數日之後,張順的遺體溯流而上被人發現,其時,英雄面容“怒氣鬱 勃一如生時”。

人們感佩抗元英雄張順的忠勇,惋惜他的悲壯結局,爲了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意、懷念之情,人們就把張順的形象說進了平話,寫進了小說, 於是,就有了廣爲人知的《水滸傳》裏的浪裏白條張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