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劉邦當初身邊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們後面爲何會成爲軍事將才

劉邦當初身邊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們後面爲何會成爲軍事將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邦朋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邦身邊的酒肉朋友,爲何起義後都成了軍事將才?

漢高祖劉邦是歷史上富有爭議的人物之一,他私德不佳,算不上十全十美的英雄豪傑,因而被一些後世文人學者不齒,但他起義反秦、建立漢朝,也有着豐功偉業

從業績來看,劉邦確實是一位好皇帝,而他能從沛縣的亭長成爲開國皇帝,卻也離不開身邊一衆謀士武將的幫助。這其中既有張良、韓信這類起義後依附劉邦的人才,也有蕭何、夏侯嬰、樊噲、曹參等劉邦任亭長時的酒肉朋友。

那麼,爲什麼劉邦的這些好友在起義前默默無聞,而跟隨劉邦後都成了軍事將才?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原因。

從功曹到漢初三傑,從獄卒到開國元勳

首先就是被稱爲“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蕭何初次見劉邦時,就看出他器宇不凡,認爲他將來一定會創建一番事業,便多次利用職權保護劉邦。有一次,劉邦收到命令,讓他負責押着囚犯從沛縣到驪山做苦力。

因爲秦朝對待苦力都是十分殘忍,劉邦也明白這羣人哪怕安全到了驪山,恐怕也是生不如死,所以便在一路上對他們十分寬容。囚犯自然比劉邦更清楚這一點,再加上劉邦管得散漫,纔出沛縣不遠,就逃跑了大半。

當走到豐鄉大澤時,劉邦把剩下的囚犯都放走了,讓他們逃生。這些人一聽劉邦要放走他們,紛紛逃跑,但還是有十幾個講義氣的囚犯留下了跟隨劉邦逃亡。

沛縣縣令得知劉邦犯了私放囚犯的死罪後,立馬把劉邦的妻子呂雉抓了起來,蕭何和兩人的共同好友曹參一同勸說,才把呂雉保了出來。

劉邦當初身邊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們後面爲何會成爲軍事將才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動搖了秦朝的統治根基,各地反秦組織紛紛響應,沛縣縣令也打算背叛秦朝,就找蕭何等人商量。

蕭何和曹參都勸說沛縣縣令將劉邦迎回沛縣,帶領大家起兵反秦。兩人千方百計將劉邦接回了沛縣,無奈縣令反水,把劉邦等人關在了城外,多虧蕭何與曹參帶領百姓殺了縣令,開門迎接劉邦。

在沛縣起義後,劉邦與項羽共同西進滅秦,蕭何負責軍中調度、後勤保障,而曹參負責領兵殺敵。兩人在連年的戰爭中逐漸成長,表現得一點也不像從小縣城出來的官吏。

等到漢朝建立,劉邦分封功臣,給予了這兩位忠心的好友極大的賞賜,蕭何被封爲第一功臣,曹參因戰功累累得封第二功臣,並且流傳千古。

從鼓手到兩任宰相,從車伕到淮陰侯爺

當時,與劉邦交好的還有周勃和夏侯嬰,他們當時都是經常在一起喝酒的好朋友。周勃是做零工出身,後來靠在喜事或是喪禮上打鼓吹簫爲生;而夏侯嬰是沛縣官府的車伕,閒來無事時,就會找劉邦聊天喝酒,兩人一聊就是一天。

有一次,劉邦開玩笑誤傷了夏侯嬰,結果被人告了官府,因爲劉邦是亭長,官吏傷人是很大的罪過,所以他被抓後極力否認。夏侯嬰爲了保護劉邦,也順着劉邦的證詞說,但是最後還是被證人推翻了兩人的證詞。

夏侯嬰因此被拷打百下,又被關押了一年多。在劉邦舉旗反秦時,周勃身先士卒,往往是衝在最前面的一個將領,因而屢屢受到劉邦的獎賞。

劉邦死後,周勃繼續爲漢惠帝效力,但當時呂氏擾亂朝綱,周勃是太尉,卻不得進入軍營之門統領士兵。於是周勃與陳平謀劃,聯合諸王滅掉了呂氏家族,將漢文帝扶正。

劉邦當初身邊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們後面爲何會成爲軍事將才 第2張

夏侯嬰最爲人熟知的事情,則是發掘了韓信以及營救太子劉盈。當年,韓信在項羽手下不得重用,就投奔劉邦而來。初到漢地時,卻因爲同僚犯罪,險些連坐被處死。

幸虧夏侯嬰發現韓信與衆不同、氣宇非凡,便將他免罪,還將他推薦給了蕭何,這纔有了後來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曲折一生。

而在劉邦平定三秦後,與項羽發生了一場惡戰,劉邦不敵,丟掉一切負重倉皇而逃。爲了減輕重量,一路上幾次把太子劉盈和魯元公主丟下車去,夏侯嬰不顧劉邦叫罵,一次次把劉盈和公主抱上車來。

當時,他氣得劉邦“欲拔劍殺之”。好在劉邦一行順利逃脫,夏侯嬰才保住性命,當劉盈繼位後,也念念不忘夏侯嬰的救命之恩,對他很是親切,封這位淮陰侯爲太僕,陪伴在劉盈的身邊。

劉邦當初身邊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們後面爲何會成爲軍事將才 第3張

既是屠夫,也是妹夫的樊噲

樊噲年輕時在沛縣靠賣狗肉爲生,後來娶了呂雉的妹妹爲妻,所以樊噲要叫劉邦一聲姐夫。劉邦與樊噲很早的時候就認識了,劉邦時常到樊噲那裏混吃混喝,樊噲期初也是熱情招待。

後來,他便躲着劉邦走,但是最後還是被他遇到。樊噲一直都是劉邦的忠實擁護者,在戰爭中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深受劉邦和呂后的信賴。鴻門宴時,樊噲出面營救劉邦,連項羽都稱讚他爲壯士。

在劉邦建立漢朝後,自然也是獎賞了妹夫兼大將樊噲許多錢財和封地。可以說,劉邦當年的那些出身低下的酒肉兄弟,最後都光宗耀祖了,爲何呢?

首先,這些人都有着自己擅長的領域,蕭何熟悉律法,而其餘的幾位都勇猛健壯,而劉邦只是把他們都安排到了合適的位置上。劉邦曾說:“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劉邦當初身邊的人都是酒肉朋友 他們後面爲何會成爲軍事將才 第4張

可見,蕭何在劉邦心中的地位極高,以及蕭何的能力屬實出衆,但是如此優秀的人才年輕時卻只是沛縣的小小官吏,也從側面體現了秦朝人才的選拔也有問題,下品很難上升。

蕭何自幼便喜愛學習,對經史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即便這樣,他也沒能在秦朝獲得什麼高官俸祿,甚至連官場的門檻都只是堪堪邁進,屈居一個小地方。

因而可以想象,蕭何有宰相之才,但卻因爲沒有遇到明主,所以才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反觀,劉邦在沛縣結交的幾位酒肉朋友,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屠夫樊噲、獄卒曹參、車伕夏侯嬰都是“術業有專攻”,他們或許不是名將良才,但卻比大多數人都有實力,只是缺少了一個成功的機會罷了。

後來,多年的戰爭使得幾人都獲得了經驗和成長,而與劉邦的親密關係使得他們有更多機會經歷大型的戰爭和事件,慢慢地他們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大勢成就了自己。

由此可見,機會對一個人來說的重要性,同時這也驗證了結交正確朋友的重要性,好的朋友可以使你比別人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就是這個道理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