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三彩的胚胎要怎麼製作?詳解其胚胎製作方法

唐三彩的胚胎要怎麼製作?詳解其胚胎製作方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t唐三彩是我國工藝美術品裏的瑰寶,那麼唐三彩的胚胎要怎麼製作?其實古代唐三彩製品是經過兩次燒造而成的,先是將高嶺土原料碾碎放入澄泥池中浸泡、沉澱,製成泥漿,在作坊中製坯做成各種器物後,入窯作第一次素燒,素胎燒成後取出上彩釉,再入窯進行第二次釉燒而成。

唐三彩是陶瓷的一種,唐三彩是一種多色彩的低溫釉陶器,它是以細膩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鉛的氧化物作助熔劑,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溫度。在燒製過程中,用含銅、鐵、鈷等元素的金屬氧化物作着色劑融於鉛釉中,形成黃、綠、藍、白、紫、褐等多種色彩的釉色,但許多器物多以黃、綠、白爲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種或兩種,人們統稱爲“唐三彩”。

而瓷器的原材料是高嶺土製坯,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才能叫瓷器。其實高嶺土是一種以高嶺石族粘土礦物爲主的粘土和粘土巖,說白了它就是一種非金屬礦。一般開採出的是高嶺石,它成緻密或疏鬆的塊狀,一般爲白色,如果含有雜質便呈米色。

想要得到高嶺土就要用高嶺土磨粉機把高嶺石磨成粉,然後再經過過濾等工序,才能得到最終制胚用的高嶺土了。因爲高嶺土呈白色而又細膩,所以又稱白雲土。高嶺土因江西省景德鎮高嶺村而得名。

唐三彩的胚胎要怎麼製作?詳解其胚胎製作方法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製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製,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爲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

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爲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爲世界各地的民衆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 。

制瓷原料經過加工,製成磚狀泥塊,稱爲“不子”或“白不”。原料 製成不子,更便於製作各種瓷坯。中外陶瓷文獻一般都採用這一名詞。

目前在河南省發現的唐三彩遺址是在鞏義的大黃冶,小黃冶,這一帶地質結構屬粘土礦層帶,有青色、白色高嶺土層,也就是優質的北方瓷土。這種粘土質地細膩,無雜質並且含鐵量很低,加工後的泥料可塑性較強。

由此可以推斷唐代洛陽三彩的製作,其主要原料採用的就是這一帶的高嶺土。一是根據鞏縣窯出土的唐三彩碎片及胎質分析,二是利用同地域高嶺土的配製燒製實驗比較,胎質細白。研究表明黃冶窯在唐代製作三彩胚胎所用的原料就是從當地開採的。

製作原料開採出來後,經過晾曬、挑選、碾碎,再用水浸泡,然後調和成泥漿在澄泥池裏進行沉澱,製作坯胎時利用上層的細料,這種材料因爲經過長時間的浸泡,所以可塑性能好,製作時手感光滑,便於修整,二次釉燒時與釉層結合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