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的糧食總是不夠吃,土地那麼多,他們爲何不去開荒種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桃李宮城近,偏承雨露恩。至今耕種地,一半作花園。”——宋無《馬騰》

中國古代因爲糧食本身的緣故,再加上當時沒有足夠先進的種植技術,這就導致古代的糧食總是不夠吃。

而這也使得人們產生了一個疑問:中國古代的人口密度遠沒有現在大,空置的土地面積也非常大,但人們爲什麼沒有去開荒種地呢?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古代的土地政策

首先我們需要簡單瞭解一下古代的土地政策,據悉在先秦時期,中國出現了井田制、“相地而衰徵”等政策制度。

秦漢時期我國開始實行土地私有制,而後在隋唐時期,中央又提出了均田制以及兩稅法。宋朝建立之後,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有關於土地的變法。

比方說青苗法、募役法(納錢代役)、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和市易法等等。後來到明朝時期,中國的土地制度再度發生改變。

其中以“一條鞭法”最爲有名。清朝時期朝廷則推行了“更名田”和“攤丁入畝” ,可見古人爲了吃飽肚子、充分利用土地做了多少改變。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第2張

土地制度限制

而中國古代人不會去開荒種地,也是因爲當時的土地制度限制良多。這裏我們以幾個土地政策爲例闡述一下。

比方說井田制,該制度要求諸侯們需要向周王上繳土地稅,而土地則由奴隸耕種,在這種情況下,奴隸根本得不到任何好處,且沒有周王的命令諸侯也不敢隨意墾荒。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第3張

而土地私有制以及兩稅法則導致百姓們需要繳納更多的苛捐雜稅,且這些土地政策都會加劇土地兼併。

要是百姓在這種政策背景下選擇開墾荒地,無疑是給自己“套犁拴繮”,更何況原本屬於自己的地都種不完,誰還會去想着開墾荒地呢?

古代戰亂較多

縱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戰亂爆發其實較爲頻繁,而每當要打仗的時候,朝廷都會大量徵兵,這就導致國內的年輕勞動力大幅度降低。

百姓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辦法去投入精力開墾荒地,畢竟墾荒本身是一個大工程,需要的勞動力數量並不少,百姓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填飽肚子都算是很不錯了。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第4張

墾荒耗費精力太多

由於古代沒有足夠先進的種植技術,這就導致百姓們無法快速開墾荒地。相比於良田而言,在荒地上種植糧食,最後的收成必定不會太好。

且要將荒地變成良田,期間勢必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這是很多古代農民沒有辦法接受的。

補充

最後再來補充一點,儘管古代給很多人的印象都是“百姓吃不飽飯”,但事實上中國古代並不缺糧食,每年百姓向朝廷以及當地官員鄉紳繳納的糧食都有很多。

而他們之所以總是吃不飽飯,其實也是因爲古代的糧食分配非常不均衡,百姓能夠真正拿到手裏的糧食遠不如上繳的多。

古代地廣人稀糧食不夠吃 古人爲何不去開荒種地 第5張

可想而知古代平民的生活有多不容易,再者就是當這種糧食分配不均衡嚴重的一定程度時,國內就會爆發農民起義,百姓們開始憑藉自己的力量謀求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