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翦(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憑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翦最後能夠善終,其實並不是一個偶然事。

一是因爲按照秦國的制度,王翦雖然功勞很大,但卻很難威脅到秦始皇的皇位。尤其是滅了六國之後,王翦手裏沒了兵權,秦始皇實在是沒有清理他的必要。

二是因爲王翦治家確實比較厲害!王家的子孫,一個比一個出色,而且都在軍中擔任要職。他們的存在,對王翦來說,已經相當於是一張護身符。最關鍵的是,王家的這些子孫,還不是那種囂張跋扈的紈絝子弟,一個比一個低調,沒人給王家惹麻煩。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三,最重要的是,王翦碰上了秦始皇。秦始皇雖然在後世有很大爭議,很多人說秦始皇是暴君。但不可否認,在殺功臣這件事上,秦始皇做得非常到位。秦朝統一天下的那些功臣,秦始皇一個都沒殺,他們全都善終了。

所以,要說王翦運氣好,所以才能善始善終,其實也不算錯。

據史書記載,王翦在秦始皇尚未親政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追隨秦始皇了。而據後世史學家推斷,王翦從年齡上來說,應該比秦始皇大一輩人。

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王翦的出生時間,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史書上的記載,來對王翦的年齡進行大致推斷。首先,王翦之子王賁,在公元前226年,率軍大敗楚軍。一年之後,又獨自率軍,水淹大梁,獨自滅了魏國。

其次,王賁的孫子王離,曾經參加過秦滅六國的戰爭。假設王離參加滅秦戰爭的時候,只有十多歲,那麼作爲王離的父親,王賁在指揮滅魏戰爭的時候,應該是三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

而秦始皇生於公元前259年,秦國滅魏國這一年,秦始皇35歲。所以,這樣算下來的話,王翦比秦始皇大一輩人,肯定是沒錯的,王翦應該比秦始皇大二十多歲。

如此一來,就算是秦始皇十多歲的時候,尚未親政,王翦來到了秦始皇的身邊。那當時的王翦也應該是三十多歲,接近四十歲的樣子了,這也符合秦國的軍功升遷體制。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2張

對於王翦早年做過什麼事情,史書上完全沒有記載。史書只是記載,王翦人到中年之後,來到了秦始皇的身邊,然後迅速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王翦剛到秦始皇身邊的時候,秦始皇的處境,其實也挺難的。當時秦始皇雖然已經登基,但是還沒親政,朝政大權都掌握在他媽趙姬和丞相呂不韋手裏。然後他媽後來不甘寂寞,又找了個假宦官嫪毐,一起搞事情。而這個嫪毐爲了穩固自己的權勢,後來甚至打算直接幹掉秦始皇。

就是在這樣的危險局面下,王翦來到了秦始皇身邊,成了秦始皇手下最得力的軍事人才。甚至有人說,當時秦始皇的安保工作,就是王翦負責的。

如此,到了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成年了,開始正式舉行冠禮,即將親政。就在秦始皇即將親政的這一日,那個假宦官嫪毐發動了政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蘄年宮之變。

對於嫪毐發動的這場政變,秦始皇其實早有準備。所以,叛亂髮生之後,秦始皇在極短時間內,就鎮壓了嫪毐發動的這場叛亂。

而在鎮壓過程當中,據說王翦曾經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只可惜司馬遷老爺子在記載這段歷史上的時候,留給王翦的筆墨並不是很多,所以後世對這事瞭解得也比較有限。

不管怎麼說,有了這樣的經歷,那秦始皇親政之後,自然會對王翦委以重任。就這樣,王翦一躍成爲當時秦軍的高層將領,甚至隱隱成了秦軍的總負責人。

所以,說王翦是中年得勢,還真不算錯。

蘄年宮之變以後,接下來的兩年裏,秦始皇開始迅速抓穩大權。在這期間,原本權勢滔天的丞相呂不韋,被流放巴蜀。秦國內部的權力結構,也是開始重新調整,恢復了以往最高效的耕戰體系,並且爲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

自邯鄲之戰結束以後,已經暫停擴張十多年的秦國,終於再次發動了起來。而這一次,秦國的目標,便是統一天下!

公元前236年,就在秦始皇正式親政兩年之後,秦國大軍再次出動,矛頭直指趙國!而當時的秦國大軍,則是兵分三路,分別由王翦、楊端和、桓齮統領,分三路進攻趙國。

這場大戰,幾乎是秦滅六國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戰!同時也是整個戰國時期,所有戰爭當中,最爲精彩的一戰!

因爲趙國那邊負責指揮的,是趙國名將李牧!秦國這邊,則是由王翦作戰。而且,在這場秦趙兩國的大戰當中,其他國家基本沒怎麼插手。也就是說,這是一場頂級名將的捉對廝殺!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3張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四人之間,孰強孰弱不好說。但真正當面較量的戰爭,只有這一次而已。之前的長平之戰,白起和廉頗雖然都參戰了,但是前期廉頗指揮的時候,白起不在。而白起來了之後,廉頗則是撤退了,導致兩人遺憾地錯過了。

唯有這一次,秦國對趙國,王翦對李牧,名將對名將。

這場秦國對趙國的戰爭,前前後後打了整整七年!在這個過程當中,桓齮被李牧擊敗,楊端和雖然沒有被擊敗,但是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唯有王翦,在戰爭當中穩紮穩打,靠着秦國強大的國力,算是取得了一些優勢。

如此一來,王翦自然就脫穎而出,逐漸成了秦軍的總指揮了。

經過幾年的蠶食之後,秦國逐漸從趙國這邊,佔領了一大塊的土地,再次削弱了趙國。當年那場長平之戰,已經把趙國打得由盛轉衰。而邯鄲之戰結束以後,趙國雖然一直在極力恢復,這些年也確實恢復了不少。但是經過了這幾年秦國的持續打擊之後,趙國好不容易恢復的這點國力,又被秦國徹底打掉了。

隨着趙國被再次打垮,原本同爲三晉的魏國和韓國,此時也慫了,被迫向秦國各地求和。當時兩國內部,其實也有很大的聲音,主張三晉聯合,一起對抗秦國。客觀來說,如果當時三晉真的聯手的話,或許還真能給秦國造成一些麻煩。

但問題是,在之前的很多年裏,韓趙魏三國內部,也有很多戰爭。哪怕是邯鄲之戰結束以後,明明是魏國救了趙國,幫趙國避免了亡國之禍,但趙國後來卻依然反過來進攻魏國。

所以,就在趙國剛剛被打殘,韓魏兩國再次打算和趙國組隊的時候,秦始皇終於發動了雷霆一擊,對最弱小的韓國發起了滅國戰。公元前230年,秦國派內史騰率軍,直接進攻韓國,迫使韓國首先投降。

就這樣,韓國成了戰國七雄當中,第一個倒下的國家。

之所以滅韓的時候,秦國派了這位名氣不大的內史騰,而沒有派王翦,主要是因爲當時韓國實在是太弱了,都沒有必要派王翦這種頂級名將上場。不過,這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遺憾:在秦滅六國的戰爭當中,其他五國,都是王家父子滅的,唯有韓國不是。

韓國的消亡,對於其他幾個國家來說,自然是敲響了警鐘。所以接下來,各國又開始有了聯手的跡象。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一旦各國聯手的話,顯然是大麻煩。所以,秦國此時最重要的工作,就只有兩個:一個是在外交戰場上,讓其他國家無法聯手。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4張

另一個,便是儘快消滅其他國家。正面戰場上的動作越快,其他國家聯手的概率就越低。

畢竟,其他國家想要聯手,也是需要時間去談判的。

組織其他國家聯手,這個任務,主要是以李斯、王綰爲首的那些文臣去做,和王翦沒啥關係。而王翦這邊,首要任務就是儘快消滅更多的國家。

於是,在韓國被滅不到一年之後,王翦正式領兵,對趙國發起滅國戰,直接進攻邯鄲。這一次,李牧再次站出來,率領趙軍對抗王翦。

不得不說,李牧的能力是真的很強。哪怕到了這個地步,李牧依然能夠率領趙軍,正面對抗王翦而不落下風。在李牧的阻擋下,王翦大軍愣是被擋了近一年的時間!

在當時的戰局下,時間就是最珍貴的東西,雖然秦國單靠國力,也能耗死趙國。但此時的秦國,卻不敢繼續耗下去,因爲秦國怕其他國家增援趙國。所以這個時候,王翦就開始出陰招了。

當時的王翦,直接使了反間計,去趙國那邊散播流言,說李牧暗中和秦國勾結,準備出賣趙國。因爲這條反間計,後來趙國高層直接臨戰換帥,撤下了李牧和他的助手司馬尚,而後又直接殺了李牧!

隨着李牧身死,擋在秦國和王翦面對的最大一塊頑石,也徹底消失了。沒有李牧的趙國大軍,是絕對不可能擋得住王翦的。

所以,就在李牧被換下去不到三個月之後,王翦便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趙國首都邯鄲,俘虜了包括趙王在內的大部分趙國高層。

至此,趙國被滅,成了戰國七雄當中,第二個被消滅的國家。

趙國被滅之後,接下來,秦國高層在圍繞着到底要打哪個國家,似乎存在一些爭議。有人認爲,應該先消滅魏國,因爲魏國當時已經沒多少土地了。也有人認爲,應該先滅燕國,這樣秦國就徹底橫掃北方了。還有人認爲,應該先打楚國,因爲剩下的這幾個國家當中,似乎也就只剩下楚國最強了。

不管當時這場爭論到底是怎麼進行的,王翦這頭的動作,可是一點都不慢。在趙國投降之後,殘存的趙國貴族,逃往北方建立了一個代國。這個代國,只能勉強算是苟延殘喘,整體實力其實還不如被滅之前的韓國,所以王翦根本不放在眼裏。

但即便如此,王翦還是小心行事,直接調遣秦國大軍,繼續北上,直接駐守在趙國和燕國兩國的邊境地區。如此一來,既可以防備燕國趁火打劫,也可以防備代國作亂,同時還可以給齊國魏國造成一定的壓力。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5張

不過,這樣一來的話,燕國可就難受了。

當時的燕國,根本不可能是王翦大軍的對手。面對屯兵邊境的數十萬精銳秦軍,燕國高層此時則是呈現出兩種態度。一種是盡力交好秦國,生怕要惹怒秦國,給燕國招來滅頂之災。另一種則是積極抵抗,直接聯合剩下的齊國和楚國,一起反擊秦國。

就在燕國高層還沒做出最終判斷的時候,燕國當時的太子,卻做出了第三個選擇。

他選擇直接派人刺殺秦始皇。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事件。

荊軻刺秦事件發生之後,秦始皇自然是勃然大怒。恰好,此時王翦又率領重兵,駐守在燕國周圍邊境。所以在荊軻刺秦失敗之後,王翦直接率軍,對燕國發起決戰。

王翦進攻燕國的時候,燕國這邊根本沒有李牧那樣的名將,自然也擋不住王翦。而且,因爲秦國在外交戰場上的發力,此時僅存的楚國、齊國以及魏國,根本不敢增援燕國。只有那個代國,勉強派了不少人,來增援燕國。而這支燕代聯軍,則是由之前派出荊軻的那位太子丹統領的。

結果不出所料,這位太子丹在王翦面前,連一個回合都沒走過去,直接被就地殲滅了。諷刺的是,太子丹戰敗的地方,就在他之前爲荊軻送行的易水河畔。

太子丹率領的這支精銳,已經是燕國的最後一點力量了。所以,太子丹戰敗之後,王翦就直接率兵橫掃燕國,佔領了今天的北京地區。因爲打不過王翦,殘存的燕國高層,只能逃往東北地區。因爲當時那個年代,想要進入東北地區,幾乎就只能走遼西走廊,這會給秦國的補給線形成很大的壓力。所以在這之後,王翦並沒有繼續追擊。

但此時的燕國,也只能說是名存實亡了。

連續滅了趙國和燕國,王翦的聲望,已經驟然膨脹。最關鍵的是,趙國和燕國被滅了之後,秦國在整個天下佔據的地盤,已經超過一半了。

這也就意味着,哪怕接下來秦楚魏三國聯手,也已經無法再阻擋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更何況。三國之間利益糾葛極爲複雜,哪怕是到了這個地步,聯手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

所以,燕國被滅之後,秦國在滅國這件事上,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公元前226年,就在燕國被滅不到一年之後,秦國就將下一個滅國的目標,放到了魏國頭上。這一年,在滅魏之前,秦國首先派出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楚國,消滅了楚國一部分有生力量。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6張

等到確定楚國無法增援魏國之後,這個時候,王賁才忽然率軍大軍,揮師北上,直接進攻魏國。在王賁的進攻之下,魏國只能迅速收縮兵力,退守魏國首都大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

不得不說,這座被魏國經營了幾百年的大梁城,城防還是很堅固的。當時的魏國高層,也是打定了主意,想要靠着這座大梁城,阻擋秦軍的進攻。只要秦國拖得時間長了,楚國和齊國必然會來援,到時候魏國就有一線生機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魏國的這個如意算盤,卻很快被王賁給打破了。王賁直接挖開了黃河,水淹大梁。這座被魏國經營幾百年的都城,面對秦國大軍,或許真能抵抗一年半載,而且能讓秦軍損失慘重。但是面對着滔滔黃河,再堅固的大梁城,也只能轟然倒塌了。

說到這場滅魏之戰,我們得稍微打個岔。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很多人都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疑問:爲什麼當時負責領兵的,是王賁這個兒子,而不是王翦本人呢?

首先,王賁很牛,這是一定的。雖然王賁在正史上的記載不多,但既然有王翦這樣一個爹,再加上滅魏的戰績,足以證明王賁也是名將級別的將軍,或者最多也就是比王翦這種名將,稍微低一線而已。

因爲很牛,能力很強,所以王賁有能力去領兵作戰,甚至是領導這種滅國級的戰爭。能力足夠,這是最重要的。

而除了王賁的能力足夠之外,最關鍵之處在於,王翦當時在幹嘛?有人說,王翦當時還率兵在燕國那邊,沒來得及撤回來,所以沒有主持滅魏之戰。也有人說,因爲當時王翦連滅兩國,秦始皇有意壓制他的軍功,所以滅魏之戰才只是讓他兒子上場,並沒有讓他本人上場。

真相到底如何,我們不好說。但王翦沒有參加滅魏之戰,魏國讓他兒子給滅了,這倒是毋庸置疑的。

而魏國被滅了之後,接下來勉強還算完整的,就只剩下齊楚兩國了。

在滅這兩國期間,秦始皇想要先滅楚國。但是在滅楚需要派出的人數上,當時的秦國高層,出現了很大的爭議。以李信爲首的一些將軍認爲,只需要二十萬人,就能滅了楚國。而以王翦爲首的一羣人,則是堅持認爲,需要至少六十萬人!

然後,秦始皇選擇了人數少的這種方案,選擇了只用二十萬人上場。

再之後,李信就敗了,而且是全軍覆沒。

很多人初讀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會覺得,這是秦始皇的一個失誤。大家覺得,如果當時秦始皇直接派老將王翦上場,說不定一戰就能滅了楚國,根本不可能有這場大敗。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對李信這次戰敗,瞭解得更多一點,我們就會發現:可能並不是秦始皇失誤,而是因爲以當時的局勢來說,正常情況下,二十萬秦軍確實可以滅了楚國。而當時那一戰,如果派王翦帶六十萬精銳上場,極有可能會輸得更慘!甚至把整個秦國,都給賠進去。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7張

這真不是危言聳聽。

因爲當時的情況是,楚國那邊,雖然地盤依舊很大,但楚王能直接指揮的力量,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當時楚國內部,有屈、景、昭三個大家族,人家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至於楚國怎麼樣,在人家眼裏是次要的。

所以,之前秦國橫掃天下的時候,連續好幾任楚王,雖然有心和其他國家聯合,但奈何國內意見不同意,三大家族根本就不出力,所以楚王也沒辦法,只能眼睜睜看着秦國做大。

而當秦國準備滅楚的時候,當時的三大家族,甚至都已經暗中聯繫秦國。只要秦國願意保證滅楚之後,他們自身的利益不受損,他們基本不會支持楚王。要是這樣算下來,楚國境內的大家族,不支持楚王,甚至可以反過來幫秦國,那秦國滅楚國,二十萬精銳確實是夠了!

當時的秦始皇,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再加上考慮到王翦父子已經連滅三國,齊國那邊也需要派一些軍隊防着,所以秦始皇纔會同意李信二十萬人滅楚的方案。

但問題是,秦楚兩國開戰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首先,當時在韓國舊地,韓國的舊貴族們開始叛亂了,牽扯了秦國的一部分精力。其次,當時在秦國大軍身後,負責轉運糧草補給的秦國丞相昌平君,忽然叛變了!昌平君叛變之後,前線的李信大軍,一下子就面對了糧草補給斷絕,同時孤軍深入的局面。

昌平君叛亂這個事,說起來有點複雜。簡單來說,楚國的前代老楚王,曾經在秦國做過人質。做人質期間,他和秦始皇爺爺的妹妹結婚了,然後生下了昌平君。然而後來,這個前代老楚王,回去繼承王位了,沒有帶走秦國這邊的孤兒寡母,這就導致昌平君一直是在秦國長大的。

後來,昌平君逐漸投入到了秦始皇麾下。之前平定嫪毐叛亂的時候,昌平君更是立下了大功,所以才被秦始皇看中,逐漸升做秦國的相國。後來,秦楚兩國開戰之前,考慮到昌平君是楚國王族之後,派他去楚國舊地,更有利於滅楚,所以秦始皇纔會派他坐鎮秦國大軍後方。

至於昌平君爲什麼會造反,這事其實反倒簡單了。因爲當時的楚國貴族,直接以楚王之位做籌碼,誘使昌平君反叛。而昌平君作爲一個楚國人,面對楚國的滅頂之災,自己又有機會成爲楚王,自然會轉投楚國了。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8張

所以,李信這二十萬人,接下來纔會被楚國的大將項燕,一口氣全部吃掉。

如果當時是王翦領兵的話,面對這種後路被切斷的戰局,大概率也是要慘敗的。而且,二十萬人全軍覆沒,對當時的秦國來說,尚且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但如果王翦帶着六十萬人,在前線全軍覆沒的話,那秦國至少接下來十年之內,都恢復不過來了。

要是那個局面出現的話,殘存的齊楚兩國,鐵定會再次聯手,其他被秦國征服的國家,說不定也會再次復國。

所以,王翦的方案被否定之後,選擇暫時以生病爲理由,隱退回家,這不光救了他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救了整個秦國。

接下來,李信戰敗之後,秦始皇終於明白,王翦的重要性了。此後,秦始皇親自來到王翦家裏,以秦國國君的身份,向自己的大將道歉,承認之前是自己判斷失誤。

再之後,王翦便帶着秦始皇給他的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楚國。不過,到了楚國那邊之後,王翦卻並不急着和楚國的項燕展開對戰,反倒是帶着六十萬大軍,就這麼在前線駐紮了下來,和項燕乾耗着。

這種對耗,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續了整整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前線戰場上其實一片平靜。王翦這邊的六十萬人,再加上項燕那邊的四十萬人,基本上沒怎麼打過仗。雙方雞犬之聲相聞,但是卻老死不相往來,彷彿王翦帶着這六十萬人,就是來度假的一樣。

但私底下,卻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首先,爲了讓秦始皇放心,王翦在這期間,多次向秦始皇要房子要地,要豪宅。在一般人眼裏,這未免有點居功自傲的嫌疑。王翦手握六十萬大軍,寸功未建,反倒是不斷向秦始皇要房子要地,怎麼看都說不過去。

但實際上,這恰恰展現了王翦的智慧。

王翦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是在讓秦始皇安心。因爲當時秦國幾乎所有的精銳,都已經在他手裏了。王翦需要用這種行爲,來告訴秦始皇:自己只對金錢土地這種東西有興趣,沒理由進行反叛。

正是因爲王翦這樣做,秦始皇才能足夠安心,王翦也才能夠平穩地在前線和楚軍對峙一年。

而楚國這邊,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也發生了很多事情。

之前項燕之所以能夠一口氣吃掉李信,除了李信背後的昌平君叛亂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秦國和楚國的那幾大家族談崩了,秦國不保證一定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纔會全力支持項燕,要兵給兵,要糧給糧。

但是輪到王翦這邊,情況就不一樣了。

當時楚國的幾大家族,覺得秦國或許也沒那麼可怕。畢竟,李信都被項燕打垮了,此時輪到王翦,就算項燕無法擊敗王翦,擋住王翦總不是問題。再加上秦國這時候又開始暗中推波助瀾,所以接下來,楚國的三大家族之間,就開始再次內鬥了。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9張

這場內鬥一起,項燕的後方,就開始再次不穩,軍心也出現了波動。這導致項燕不得不抽出更多的精力,解決後方的那些問題,無法再全心全意對付王翦!

高手過招,差一點可能就是滿盤皆輸。和王翦這種頂級名將過招,本就已經很危險,此時項燕又無法全力以赴,結果自然也就不難猜了。一年之後,王翦出其不意,突然進攻,瞬間殺的楚軍大敗。

這一戰當中,王翦不但消滅了楚軍大部分的精銳,而且還直接幹掉了項燕。項燕死後,楚國就再也沒有能和王翦正面對抗的名將了。所以,接下來不到一年裏,王翦迅速帶人,橫掃楚國。一年之後,王翦更是直接俘虜了楚王負芻。

至此,楚國也沒了。

楚國被滅之後,那位昌平君倒是帶着一些人,在楚國僅剩的一點地盤,再次建立了一個政權。但此時的楚國,已經不足爲慮了。此後,王翦繼續進攻,很快就幹掉了昌平君,徹底佔領了楚國全境。

楚國被滅之後,王翦之子王賁,迅速率軍北上,先是花了一年的時間,滅了北方殘存的燕國和代國。至於王翦,據說王翦此後帶着大軍,去更南邊征討百越了。而王賁這邊,滅了燕國和代國之後,直接帶領大軍南下,進攻齊國。

此時的山東六國,五個國家都已經被消滅。齊國雖然依然存在,但也是獨木難支。所以,王賁率軍進攻之後,齊國連抵抗都沒抵抗,直接就投降了。

公元前221年,隨着齊國投降,秦始皇正式統一天下。與此同時,王翦的故事,也徹底結束了。王翦留在正史上的最後一頁,就是他帶着兵,南征百越。至於後來,百越那邊的戰事如何,王翦又是何時去世,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兩件事,我們知道:第一,王翦後來肯定是善終了,因爲後來秦朝末年的時候,他的孫子王離,依然是秦國最高層的將領。第二,十多年之後,秦朝末年的時候,王翦和王賁這對父子,應該都死了。因爲在秦朝末年的時候,哪怕秦朝被滅,他們也沒有再出來救國。

這就是王翦的故事。

從王翦的故事當中,我們不難看出:王翦之所以能夠善終,主要是因爲他識時務,知進退。在秦朝統一天下之後,王翦迅速退出權力高層,沒有給秦始皇留下一個功高震主的印象。

再加上秦始皇本人,也不是那種濫殺功臣的皇帝,而王家子孫也都比較爭氣,既能在軍中擔任高層,同時又不給王翦惹麻煩,這樣一來,王翦能夠善終,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作爲親手結束戰國時代的超級牛人,千百年來,後世對王翦的評價,一直都是極高極高的!所有人都說,王翦屬於那種不世出的名將。如果沒有他,秦始皇想要統一天下,肯定要多費很多力氣。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10張

這個評價,其實已經不低了。

但同時,考慮到王翦的影響力,這個評價,其實依然不夠高。因爲這個評價,只評價了王翦生前的影響力。王翦死後,他留下的那個家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其實更爲恐怖!

首先,王翦有個孫子,叫王離。王離在秦朝末年的時候,負責在北方領兵,抵禦匈奴。當時秦朝北方的最高負責人,就是蒙恬,其次就是王離。

而沙丘政變之後,趙高和李斯假傳詔書,賜死了公子扶蘇和蒙恬之後,北方兵團的最高負責人,就成了王離。

再之後,秦末農民起義爆發,迅速席捲天下。王離當時奉命帶領北方兵團,回國清剿起義軍。最終,在鉅鹿之戰當中,王離死在了項羽的手裏。項羽破釜沉舟,針對的對象,其實就是王離。

而王離死後,他的子嗣卻並沒有就此斷絕。王離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王元,另一個叫王威。

在那場秦末亂戰當中,王元和王威兄弟二人,也走失了。王元帶着一部分王家人,舉家遷往琅琊,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臨沂。後來,這一部分王家人,在琅琊地區開枝散葉,形成了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

在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裏,琅琊王氏在中國歷史上,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家族!尤其是在東晉時期,王家在南方更是堪稱第一世家!號稱是‘王與馬共天下’,司馬家雖然是皇族,但朝堂上的高層官員,卻大多出身琅琊王氏。歷史上建立東晉的王導,以及書聖王羲之,都是琅琊王氏的後人,他們也都是王翦的後人。

王翦爲何能善終?其實並不是偶爾事件 第11張

而王離的另一個兒子王威,後來則是輾轉進入漢朝政府做官,最後做到了揚州刺史的高位,封地被分到了太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後來王威這一支,舉家遷往太原,並且在太原地區開枝散葉,形成了‘太原王氏’。

和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那是一點都不遜色。三國時期用美人計,幹掉董卓的司徒王允,就是出身太原王氏。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太原王氏更是成了北朝最大的五個家族之一!

混亂的南北朝時代,無數家族斷絕了香火,但是王翦的子孫,卻可以做到南北通吃,而且兩地都可以成爲最頂級的大家族,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個奇蹟。

而到了唐朝之後,因爲科舉制的出現,傳統的世家大族,雖然是逐漸消亡了,但是王翦的子孫後代,卻依然傳承了下來。據說到了現代,中國依然有上千萬的人,是王翦的子孫後代。

這個影響力,恐怕比王翦生前掃平天下的影響力,還要更加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