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吳三桂爲什麼引清兵入關?其實是被歷史環境所迫

吳三桂爲什麼引清兵入關?其實是被歷史環境所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字長伯,明末清初政治、軍事人物,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末清初最有決定意義的事件,肯定是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大門,引清兵入關,之後纔有了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歷來評說此事,有的人說他是“衝冠一怒爲紅顏”,有的人說他是學楚國的申包胥,想借兵報君父之分,更多的人則說他是爲了個人的榮華富貴。不過不管怎麼說,大家都認爲,吳三桂本人在這件事件有絕對的自主權,是個人意志的決定。其實在歷史的大潮中,個人的命運非常渺小,即使強如吳三桂這樣手握天下權重的大人物,有時也是被客觀環境所迫,隨歷史的波浪而起伏。

吳三桂爲什麼引清兵入關?其實是被歷史環境所迫

誠然,吳三桂手握強兵,佔據天下嚥喉,在決定天下大勢時,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也無法以一已之力決定全天下的命運。別的不說,就說吳三桂的遼東總兵一職,雖然兵權在握,但在山海關還有兩個人比他官大,分別是遼東總督王永吉和遼東巡撫黎玉田,雖然可能實際權力不如吳三桂,但也說明吳三桂並不能隨心所欲。

崇禎十七年三月,面對咄咄逼人的李自成大軍,崇禎皇帝封吳三桂等大將爲伯爵,下令進京勤王,但諸將中唐通已經投降了李自成,左良玉與黃得功等人之前曾大敗於李自成,根本沒有膽子來,對勤王的聖旨置若罔聞。隨着闖軍的不斷逼近,京師的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崇禎才嚴令王永吉總督關外軍隊(當然主要是吳三桂所部)進京勤王,此時皇帝首先想到的還是遼東總督王永吉,而不是遼東總兵吳三桂。

四月十九日,當王永吉率領的先頭部隊距京師還有數百里之時,李自成已經攻破了京師,崇禎皇帝也吊死在煤山。王永吉聞訊後開始率軍返回,途中遇到了還在前進的吳三桂主力部隊。二十九日,吳三桂遇到了拼死突圍出來的家將海山,知道了崇禎皇帝已經自殺,百官叛變,而李自成大將劉宗敏在城內對權貴豪門大搞“追贓助餉”,連吳三之父吳襄也遭到了拷打,家產也被搶走,傳說中的陳圓圓被搶就發生在此時。

吳三桂爲什麼引清兵入關?其實是被歷史環境所迫 第2張

吳三桂當然受不了這種事,發誓要興兵血恨,爲崇禎皇帝報仇。四月初一,留守山海關的遼東巡撫黎玉田派人通知王永吉與吳三桂,說清軍已經開始南下,向山海關進發,王、吳二人趕緊率部返回了山海關。回到山海關的衆人商議今後的去向,最後由王永吉拍板,決定南下聯絡南明的史可法,讓其率軍北上,然後南北對進,收復京師。

巧的是,李自成派來招降的唐通等人也在當天晚上趕到了山海關。衆人又連忙商議了一宿,最終決定還是做明朝的忠臣,按原計劃南下聯絡史可法。爲了麻痹李自成,王永吉又臨時安排黎玉田前往李自成營中,假意商談投降事宜,只是誰都沒想到,黎玉田竟然在京師投降了李自成。原來前來招降的唐通與吳三桂是舊相識,一同前來的副使也是王永吉的同鄉,唯有黎玉田雖說是二把手,可一沒有決策權、二沒有兵權,竟然被人當成了空氣。他害怕王、吳二人日後反悔投降李自成,不如自己先投降,立個頭功。黎田玉的投降,讓李自成得到了山海關的第一手情報,並最終決定兵發山海關。

王永吉與吳三桂兩人畢竟都是職業官僚,知道一旦投降李自成,就會一身名節盡毀,在史書上留下“二臣”的罵名;而且李自成的“追贓助餉”將包括王、吳二人在內的所有官紳精英階層推到了對立面,所以他們是儘可能地避免這種事件發生。但大順軍已經打下了大半個北方,僅憑一座山海關和幾萬遼東軍實在是無法抵擋,於是有個叫童達行的軍將建議吳三桂,向清軍借兵爲崇禎復仇。王、吳二人都明白,此事風險極大,如果成功了,他們就是重興大明的當代申包胥,但要是失敗了,他們就成了萬世唾罵的石敬塘。

吳三桂爲什麼引清兵入關?其實是被歷史環境所迫 第3張

此時的吳三桂雖然打仗在行,但是玩政治還是嫩了點,於是向王永吉請教。職業政客出身的王永吉當然明白此事幹系重大,雖然不斷接到京師官紳被大順軍虐待的情報,還是一直下不了決心,直到四月十日,南明軍隊北上還遙遙無期時,卻得到了清軍已經南下的確切消息,才最終同意童達行的獻議。

狡猾的王永吉耍了個心眼,只以吳三桂的名義向清朝發出了請兵書:希望清軍不走山海關,繞道長城西面與山海關守軍夾擊大順軍,同時,向關內發佈檄文,大意是吳三桂將率遼東軍竭盡全力匡復明室。如果事件成功,當然少不了他這個最高官的好處,如果事情失敗,那留罵名的也是吳三桂。而此時的滿清當然更看重手握兵權的吳三桂,所以對吳三桂署名的請兵書也欣然接受。

四月十七日,得知清軍仍在向山海關進軍的王永吉嚇出了一身冷汗,他終於放下了最後一絲幻想,認清多爾袞此番前來決不是借兵爲明室復仇,而是來問鼎中原的。爲了不留下千古罵名,他以親自南下督促史可法迅速北上的名義逃往南方,而將所有的爛攤子留給了吳三桂。而此時的吳三桂已經被逼上了賊船,又捨不得放棄手中的兵權,無奈地在山海關前的一片石決戰中,爲了生存投降了清軍,最終變成滿清的“平西王”,留下了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