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真的是因爲暴政和起義才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真的是因爲暴政和起義才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真的是因爲暴政和起義才導致秦朝滅亡的嗎?這是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秦始皇制定和實行的這些政策,是有益於大一統的,後面的劉邦玩的也是“漢承秦制”。且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及實踐考驗,無論王朝如何更迭,核心始終沒變,一直延續至今。

所以,纔有了領袖他老人家讚揚的詩句:“祖龍魂死業猶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秦軍當時無敵,政策符合歷史潮流,可秦國怎麼就在短短十多年後就滅亡了?

真的是因爲暴政和起義才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一:秦始皇死早了,秦朝建立後,也沒有跟六國貴族分享紅利

秦始皇49歲時就病死是一個主要原因,如果再多給他10年,或者更多時間的壽命,即使有農民起義,即使項羽再能打,估計秦朝也滅不了。

秦軍、秦將在秦始皇麾下作戰,和在秦二世胡亥趙高麾下作戰,戰鬥力肯定是不一樣的。秦始皇活着時,六國貴族也都只敢玩暗殺這樣的小把戲。

更不要說胡亥、趙高殺蒙恬、蒙毅、李斯等名將良相,胡亥還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殺了個乾乾淨淨,當戰亂一起時,胡亥和趙高治下的秦朝,已經沒有人了。

六國貴族大概也是看到這一點,纔有膽子出頭,至於暴政引發的農民起義的老祖宗陳勝、吳廣?佔了巴掌大點地盤,就稱王稱霸,起義不到一年就內鬥。

這樣的格局,即使再強大,始終也只是炮灰。縱觀歷史,農民起義本來也都是如此,強如黃巢、李自成,最後也都做了炮灰,唯一例外的大概只有元末的朱元璋。

因此,滅掉秦朝的不是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只是點燃了火把,並沒有真正讓農民起義星火燎原,滅秦的是以項羽爲首的六國貴族,當然,還有參與其中的秦朝小吏劉邦。

而秦始皇生前,做的一系列事情中,給秦朝帶來的最大隱患,也正是沒有安撫好,以及拉攏六國貴族,或者乾脆的消滅掉他們,給了他們死灰復燃的機會。

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並非沒有防備六國貴族,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秦始皇收天下兵馬於咸陽,收天下財富鑄十二金人,銷燬民間兵器,遷移所有富戶到咸陽居住。

這些行爲,都是防止六國貴族造反的舉措,但強硬的壓制,始終抵不過適當的分享,秦始皇滅掉六國,損失最大的,是六國貴族。

秦始皇奪了他們的國,還要奪他們的土地、財富,完全剝奪他們的權力,一點安撫的意思都沒有,這個誰能忍?即使大一統是順應歷史潮流的,他們也不會幹。

說穿了,秦朝滅亡的根源就是,統一全國後的利益分配工作沒有做好,舉天下之財供原秦國,只有關中的原秦國百姓和貴族受益了,原六國貴族及六國百姓們當然要反秦。

真的是因爲暴政和起義才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第2張

二:漢高祖劉邦看懂了秦朝滅亡的根源,也懂得一代人幹一代人的事

最終做到普惠的是漢高祖劉邦,他看懂了秦朝滅亡的根源,他把所有階層的人全部團結起來了,統戰工作比秦始皇和項羽做的都要好,捨得封官,捨得許願,絕不吝嗇。

漢朝建國後,在劉邦麾下,韓信、陳平等代表寒門,張良、陳餘等代表六國貴族,英布、項伯等代表原項羽勢力,彭越等代表草根,加上劉邦嫡系、以蕭何爲首的沛縣幫,全部都有相應的地位和封賞。

劉邦沒有學秦始皇,把六國貴族和項羽遺留下來的勢力全部監視、看管起來,而是跟他們一起分享漢朝建國的紅利,異姓王加上侯爵封了一大堆,連曾經背叛過他的雍齒都給了食邑2500戶的侯爵。

至於百姓,就更簡單了,無非“修生養息”四字而已,秦始皇制定的鞏固中央集權制的政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了,唯一的區別就是,分給了殘存的貴族們大把的利益,於是,沒有多少人反對劉邦。

即使後來感覺到異姓王們對中央集權制實行的阻礙太大,劉邦把他們又全部剿滅,他當皇帝時期,戰爭始終沒有遠離,但漢朝也一直穩如泰山。

除了部分異姓王們,原來的六國貴族全部老實安享富貴,他們其實也想安定,前提是別讓他們過苦日子,沒有普及的反對,異姓王們也沒能掀起太大的浪花。

劉邦擔不擔心這些貴族們?他肯定擔心,可他採取的是順勢而爲,一步步的來,他在位時,幹掉了異姓王,擡出了劉姓王,先穩住劉氏江山再說,其餘的,需要時間。

漢文帝在位時,打壓勳貴,漢景帝在位時,打壓劉姓王,經過四代五朝,到漢武帝時,才完成了皇帝的集權,一代人幹一代人的事。

三:秦始皇太急切,沒有可借鑑的經驗,也沒有糾錯的機會

秦始皇就是太急了,似乎想在最短的時間裏搞定一切,秦朝滅亡的八百年後,隋朝的隋煬帝楊廣,也犯了跟秦始皇一樣的錯誤,想把百年大計濃縮到十年內幹完,消耗的國力、民力很輕鬆的就把隋朝拖垮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要搞的中央集權制是好的,幫助秦國統一全國的人才中,大把原六國中人,他們都支持秦始皇的中央集權政策,可見,政策實行的阻力並不大。

但中央集權不等於把利益也集中,獨食難肥,需要讓大多數人看到或得到秦朝統一後的好處,秦始皇沒有做到這一點,老天也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糾正,49歲真是個可惜的年齡。

真的是因爲暴政和起義才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第3張

當然,秦始皇沒有在生前決定好全天下都認可的繼承人,也是一大失敗,從後來的歷史來看,反法挺儒的長公子扶蘇的思想,或許更適合大一統的國家管理。

其實,不怪秦始皇,秦朝是首箇中央集權制的大一統國家,秦始皇和他麾下的文臣、武將也沒有經驗可借鑑,他們也需要在摸索中尋找最合適的方法。

“漢承秦制”何嘗不是在秦朝治理了十多年的經驗中繼承的,如果秦始皇能多活幾年,他未必就看不到相應的弊端,好的方面是,所有的有利於大一統的政策,全部被後人繼承了。

所以,綜合以上講述,我認爲,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不是所謂的暴政,而是秦始皇沒有想通利益該分享這個原則,又死的太早,無法糾錯,劉邦看懂了,做到了,於是,漢朝延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