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名句,他不僅會打仗,更會治理國家,那麼面對“十民九官”的歷史遺留問題,他是怎麼解決的?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2年,雖然已經貴爲天子,但李世民並沒有感到輕鬆,朝廷面臨着種種困局,稍有不慎,唐帝國就會土崩瓦解。

這天,房玄齡受命進宮面見唐太宗,李世民開門見山地和他討論精簡機構、裁撤冗官的問題。

按照歷史規律,朝代存在的時間越長,朝廷官員將會越多,但是,此時距離唐朝建立只有9年,爲什麼會需要裁減官員呢?

此事還要從唐高祖李淵稱帝的歷程說起。

隋朝末期天下大亂,各地的起義軍此起彼伏,隋煬帝楊廣派兵到處平定叛亂,戰爭對社會經濟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就在隋朝統治搖搖欲墜的時候,李淵在晉陽宣佈起兵,當時李淵的目標非常清晰,率領大軍直逼隋朝都城長安。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從617年7月在晉陽誓師起兵,到617年11月李淵率軍攻破長安,中間僅有4個月時間。

在反抗隋朝的起義軍中,李淵的實力並不是最強的,但他是最聰明的,迅速佔領隋朝都城,擁立隋煬帝之子爲傀儡皇帝,這爲以後登基稱帝鋪平道路,這是特別值得誇讚李淵的地方。

但是,李淵是如何做到快速兵臨長安的呢?

起兵初期的李淵麾下只有3萬將士,爲了能夠達到快速攻取長安的目標,在晉陽到長安的路上,李淵遇到強悍的隋朝守將盡量繞道,避免戰爭減慢進軍速度。

與此同時,李淵迫切需要擴充軍隊,依靠麾下猛將贏得戰爭勝利,主動寫信招降沿途起義軍首領,對這些人給予豐厚的賞賜,比如馮翊農民軍首領孫華、鄂縣起義軍首領李神通

總之,唐高祖李淵在進軍隋朝都城過程中,一半是戰場上硬碰硬殺出來的,另一半是許諾豐厚封賞換取的“加盟讓路”。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2張

公元618年6月,李淵扶持的傀儡皇帝隋恭帝宣佈禪讓皇位,李淵在長安城太極宮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爲“唐”,定都長安,史稱唐高祖。

李淵雖然坐上皇帝寶座,但是屬於他掌控的土地非常有限,擁兵割據的豪傑都虎視眈眈,連綿不絕的戰爭在所難免。

李淵是非常聰明的,他不僅將眼光放在“武力攻城取地”上,還儘可能兵不血刃地擴大地盤和實力,也就是主動吸引各路豪傑前來歸降。

既然是吸引他人投奔,李淵開出的條件必須是充滿誘惑力,許諾給予高官厚祿,幾乎都是指定州縣賞賜給他們。

正因如此,唐高祖李淵爲安置這些追隨的豪傑,導致唐朝的州縣數量超過隋朝時期的2倍,唐朝地方官員衆多,有“十羊九牧”的說法,意思是10個百姓當中有9個都是當官的。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3張

站在李淵當時所處的環境來說,他的選擇是非常睿智的,李淵就是靠戰場取地和收服人心,這纔有了打造盛唐的基礎。

每個時代都有獨特的國情,每代人都有特定的使命,需要的是與時俱進解決它。唐高祖李淵遺留下來的問題,始終是需要解決的,這就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智慧了。

實際上,唐太宗面臨的局面更加觸目驚心,在經歷隋末唐初的戰亂後,百姓爲躲避戰亂背井離鄉,遭遇饑荒洪水災害人口銳減。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初期,朝廷登記在冊的戶籍數與隋朝的戶籍數相比,竟然不到百分之一,直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唐朝戶籍上的人口才恢復到隋朝時期的十分之一。

因此,在唐太宗登基的第2年,他認爲朝廷政府機構過於龐雜,重點是官員冗積,唐太宗決定啓動“精簡機構、淘汰冗官”的大事,由於事關重大,唐太宗請房玄齡等人來共同討論。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4張

首先,唐太宗向衆位大臣說明淘汰冗官的重要性,這段言論堪稱經典。

《貞觀政要》記載,“致治之本,惟在於審。量才授職,務省官員。”

意思是說,國家實現有序治理的根本辦法,最重要的是審慎用人,準確衡量每個人的才幹,根據才能大小授予官職,務必儘可能減少官員的編制數量。

對此,唐太宗還專門引用《尚書》中“任官惟賢才”,主要是說明任用官員一定要選擇賢才,此外還說要做到“官不必備,惟其人”。

《貞觀政要》記載,“若得其善者,雖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縱多亦奚爲?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於畫地作餅,不可食也。”

綜合起來,唐太宗認爲,選用官員關鍵在於得到真正的賢才,如果能夠選拔到這樣的人,雖然官員人數不多,但是使用起來就足夠了,相反,如果是無能的人尸位素餐,即便是再多的人也不能發揮積極作用,這些人在霸佔着官職,就像是在地上畫餅,是不能真正吃飽肚子的。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5張

在《史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是,1000張羊皮的價值,不如一隻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貴,我認爲用來形容朝廷官員數量非常合適,數量多並不代表高效,關鍵在於選拔的人是否優秀。

房玄齡出身名門世家,從小便博覽經史、善於謀略,在把握關鍵大事上能力突出,與杜如晦並稱爲“房謀杜斷”,是唐太宗極爲倚重的名相,位列凌煙閣24功臣。

房玄齡知道唐太宗的用意,按照旨意擬定全新的官職和實際需要的官員數量,京官最初有2000餘人,裁減後只剩下643人,裁員比例超過三分之二。

不僅如此,經唐太宗敲定,地方行政機構也大量裁減,唐朝共劃分爲10道、300餘州、1500餘縣。唐朝經過這次大張旗鼓的“精簡機構、裁撤冗官”,爲唐太宗實現貞觀盛世打下堅實的基礎。

唐朝在這次“裁員”之後,從官場吏治、王公百姓、生產貿易等方面全都呈現出勃勃生機,在《貞觀政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貞觀政要》記載:“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民。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

意思是,裁減後的官吏大部分自我約束、清廉謹慎,就連王公貴族和符號家族都害怕天子威嚴、小心行事,不敢有欺壓底層百姓的行爲,社會治安突然變好,商人在路上來來往往,也沒有盜賊打劫侵擾,百姓家中的牲畜自由行走在田野間,百姓不用害怕盜賊、夜不閉戶。

也許,這段記載對唐朝當時的情況有誇大成分,但是貞觀年間吏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達,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一切與唐太宗初期裁減冗官的舉措是分不開的。

元朝時期有位名叫戈直的學者,他對唐太宗“縮減官員數量”的政策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爲唐太宗這樣做至少有四個好處。

一是建立精心挑選官員的制度,可以保證皇帝不會錯失有才能的人;二是官員數量少,朝廷可以保障充足的俸祿供應,不會拖欠官員俸祿,這樣就不會擔憂官員從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三是官員數量少更容易保證權力和責任的統一,不會出現權力交叉,相互推卸的情況;四是官員數量少會避免相互之間的無事生非,減少官僚系統的內部消耗。

戈直對唐太宗“省官”措施的這段評價,可以說是鞭辟入裏,對於後世很有啓發和借鑑意義。

唐太宗在“精簡機構、裁撤冗官”後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是顯而易見的,但並不是每個朝代都能實現唐太宗的效果。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6張

在明朝晚期,朝廷曾經也開展一次規模宏大的裁減官員,但是效果卻奇差無比,這是爲什麼呢?

唐朝緊迫需要裁減官員,算是歷史上的特殊情況,更爲普遍的情況是像明朝這樣,經過王朝長時間的積累,朝廷供養的人員數量不斷增加,導致財政難以支撐,不得不採取裁減措施。

到了明朝晚期,朝廷每年需要供養的皇親多達10萬人,這些都是在朝廷俸祿冊明確列明享受俸祿的人,按照明朝當時的財政收入,皇親們每年要消耗掉2年的全國農業稅,相當於40%的國家稅賦都爲皇親發放俸祿。

與此同時,明朝朝廷還需要供養1.5萬的京官,這些人的俸祿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面對如此艱難的財政現狀,明朝決定啓動裁員來擺脫“艱難處境”。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7張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朝廷沒有裁減消耗大量稅賦的皇親和京官,而是選擇裁減基層官吏,比如說驛站的小吏。很顯然,驛站小吏的俸祿遠不及京官,更不可能與皇親的俸祿相提並論,這樣的裁減政策沒有出現積極效果,反而帶來一堆的後續問題。

比如說,朝廷減少驛站的數量和小吏數量,導致驛站的服務水平直線下降,進一步導致很多官員不願長途跋涉放棄基本的巡視檢查,懶政惰政現象更加嚴重,直接影響朝廷對社會的治理。

明朝相比唐太宗,到底差在了哪裏呢?

唐太宗在啓動裁減冗官之初,首先是拿秦王府舊部的官員開刀,也就是常說的“刀刃向內”。

要知道,秦王府舊部是唐太宗的嫡系,在唐高祖李淵在位時期,李世民帶兵南征北戰,這些秦王府舊部都是當年捨命跟隨的名將謀臣,在玄武門之變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可以說,李世民能夠坐上皇帝寶座,這些人功不可沒。

如今,唐太宗要開始裁減官員,首先拿這些親信嫡系開刀,唐太宗用實際行動踐行“裁員不避親”。

唐太宗時期“十民九官”,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第8張

反觀明朝的裁員,只裁小吏不裁皇親,名義上是精簡機構、裁減冗官,實際上是藥不對症,結果,不僅沒有解決堆積的財政問題,反而是將社會矛盾激化。

同樣是“裁減冗官”,明朝朝廷與唐太宗相比,雲泥之別立判。

縱觀古代歷朝統治者,雖然朝代的發展,都會出現“官職冗濫”“吏員冗濫”問題,一般都會通過精簡機構、裁減冗官的方式擺脫困境,解除朝廷面臨的治理危機。

但是,在制定並推行“淘汰冗官”的措施時,往往需要注意是否對症下藥的問題,唐太宗李世民對於官員數量和質量關係的辯證論述,極爲深刻,值得後世思考學習,唐太宗“省官”思想也充滿執政管理智慧,這種刀刃向內的決心更是關鍵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