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任,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任,三國時期孫吳重臣。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衆所周知,《三國演義》雖然取材於陳壽的《三國志》,但卻有大量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情況存在,比如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吐血而亡。它把大政治家諸葛亮寫成妖里妖氣的神棍;把意氣英發、雅量高致的周瑜寫成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小人;把孫、劉聯盟的主謀和組織者魯肅寫成老實而無用的老好人;把孫吳重臣張昭寫成沒有骨氣的“投降派”。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周瑜就不用多說了,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他的同窗蔣幹說他“雅量高致”;劉備說他是“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器量廣大”;就連毛主席也多次替他“翻案”。

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的演講中提到,赤壁之戰最大的功臣並非諸葛亮,而是周瑜。

在《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中,直接點明瞭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用,說:“大敵當前,誰人掛帥?還是後起之秀周瑜掛了大都督的帥印,結果打了勝仗。”

那麼老好人魯肅和軟骨頭張昭是否也如周瑜一般被羅貫中抹黑了呢?真實的魯肅與張昭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張昭

張昭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會寫隸書,治左氏春秋,博覽衆書,是個中原學者。漢末避難渡江,孫策任爲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因爲張昭年長許多,孫策還稱其爲“仲父”。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第2張

孫策去世時,託孤之臣就是張昭,孫策還拉着孫權的手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可見對張昭能力的認可!

孫策去世時,孫權只有17歲,是44歲的張昭親自扶着孫權上馬出巡,以示輔佐之心,才穩定了人心,又是在東吳擁有巨大聲望的張昭梳理內政,令羣臣恪盡職守,使東吳朝堂平穩過渡,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昭的扶保,孫權能否繼承江東基業尚在兩可之間。

因此,孫權也以“師禮”待張昭,後來孫權每逢戰事,都將後方的內政交給張昭,張昭也不負衆望,事無鉅細處理得井井有條。

曹操在南下征伐孫權之前,曾讓阮瑀捉刀代筆給孫權寫了一封軟硬兼施的長信,開出條件,如能“內取子布(張昭字),外擊劉備”,則江東之地永遠歸你,並且加官進爵永不相伐。

雖然曹操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但也足見曹操對張昭的重視,最起碼是把張昭擺在了與劉備同等價位。

張昭不僅是孫權的“蕭何”,還是“魏徵”,張昭每次上朝議事,言辭都非常激烈,對於孫權的錯處經常毫不留情地當面指出,“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比如,孫權好射獵,在孫策死於遊獵的情況下,還不知收斂,張昭見到後,當着羣臣的面直接對孫權說,“身爲君主,當外禦敵寇,內用羣賢,能麼能像野獸一樣四處奔馳,一旦發生禍害,怎奈天下人恥笑!”令孫權相當難堪。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第3張

甚至張昭還因爲孫權不聽勸告,而賭氣不上朝。有一次,張昭因爲勸諫孫權不聽,賭氣不上朝,孫權惱羞成怒,直接派人封了張昭家的大門,意思是,你不是不上朝嗎,有本事永遠別出來,張昭一看,牛脾氣也上來了,直接安排家人,在門內用泥土也封了起來。最後以孫權道歉、慰問張昭而告終。

如此一個直言敢諫之人,又怎麼會是軟骨頭呢?張昭主張投降有自己的考量。

作爲後來人,我們看待赤壁之戰,自然認爲“主戰者”是明智的一方,但當時的實際情況卻很難讓人相信東吳能夠戰勝曹操。赤壁之戰前,曹操上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下有百萬能征善戰的虎狼之師,曹操本身又是出色的軍事家,“麾下戰將千員”,如果曹操不是驕傲大意,被火燒赤壁,東吳取勝的機率很低。

況且張昭以善“內事”著稱,“外事”本就是張昭的短板,所以張昭在分析了曹、孫之間的力量對比後,錯誤的認爲一旦雙方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東吳是必敗無疑。張昭力主降曹也就不足爲奇了!

再說,張昭原不主張鼎足三分,是主張統一的。當時形勢,對吳國的地主、官僚來說,分立有利,但對整個歷史,對當時人民來說,曹操的統一,利益更大。假使沒有赤壁之戰,孫權降曹,劉備孤軍無援,統一的局面根本不用等到公元280年,對當時的人民來說,對生產的發展來說,應該是件更大的好事。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就說,張昭的主張還是有道理的。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第4張

所以,張昭的主張並沒有錯,他的主張也沒有太多私心。

張昭作爲輔佐孫策、孫權兩代的重臣,對於江東的穩定非常關鍵,特別是在孫權即位之初,張昭更是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無愧“吳有張昭,萬無所憂”。

張昭晚年因直言而不受孫權所喜,於是以年老多病爲由,不再參與政事,在家著書立說。

儘管如此,張昭也甘之如飴,張昭一直活到了八十一歲,死後孫權身着素服前往弔唁,諡號文侯,以太牢禮儀祭祀。

魯肅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川人,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事母至孝。據記載魯肅體貌魁偉,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兼之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一副美男子形象不輸周瑜。

同時他還仗義疏財,人緣很好,錢不夠就“摽賣田地”,販濟窮人。當時,周瑜爲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其家中一半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爲好友。

除此之外,魯肅還是一個有決斷的人。當時袁術兵勢強盛,請魯肅作東城長。魯肅看出袁術不成器,便攜帶老弱,舉家南到居巢投奔周瑜。

周瑜介紹魯肅給孫權,魯肅指出當時形勢,一、漢室不可復興;二、曹操力量壯大,消滅不了;三、只能鼎足江東,看形勢發展作打算。

“肅竊料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爲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今乘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祖之業也。”

這就是堪比諸葛亮“隆中對”的“吳宮對”,也叫“榻前對策”,而且比諸葛亮早了整整七年。是不是諸葛亮有抄襲魯肅之嫌?

魯肅在孫權面前的出場,也比得上諸葛亮的待遇,“(孫)權甚敬之,與之談論,終日不倦”。“權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第5張

而且,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魯肅的吳宮對實施得更早!儘管諸葛亮爲劉備所做的戰略規劃同樣堪稱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但劉備三顧茅廬那會兒,卻並沒有條件實施。而魯肅的吳宮對因爲孫權的大力支持,“權聞言大喜,披衣起謝”、“權依其言”,從向孫權提出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公元208年,荊州劉表死,雖然孫劉兩家有世仇,魯肅還是建議弔喪,以觀察形勢。這時劉備失敗,寄寓荊州。他認爲如劉備能和劉表二子團結一致,便該和劉備結盟,共拒曹操,如情況相反,另作打算。還必需先走一步,免得被曹操走到前頭。

不料魯肅纔到夏口,曹操已向荊州,魯肅連夜趕路,纔到南部,劉表子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正沒辦法,魯肅乘機勸他和孫權聯兵共同抵抗曹操。劉備很贊成,派諸葛亮作代表到孫權處商議軍事,魯肅的目的達到了。

由此可見魯肅在曹操取荊州之前,已經定計,和劉備結成軍事聯盟,並且還努力爭取時間,和曹軍賽跑,雖然沒有能夠阻止劉琮投降,卻及時地爭取了劉備,在戰略上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主動。

在赤壁之戰中,他是一個決策的人物,是堅決主戰派的首領。

魯肅回來覆命,曹操聲言東下,來信恐嚇,孫權的謀臣都主張投降,只魯肅反對。這時周瑜出使鄱陽,魯肅勸孫權追還周瑜,拜爲都督,魯肅作贊軍校尉(參謀長)。

很多人認爲周瑜在勸說孫權抗曹方面的的作用遠超魯肅,小編認爲不然,因爲就慣例來說一般武將主戰,文臣主降,周瑜主戰只能是不出所料,以張昭爲首的文官集團一力主降,使孫權猶豫不決,是魯肅的一番話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第6張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載:當孫權諸將皆勸權投降曹操時,“而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衆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衆人之議也。

衆人可降,不失爲下曹從事,獨將軍不可降,纔是孫權抗曹的決心所在。

赤壁之戰後,東吳方面對於劉備一方,有不同聲音,有的主張趁曹操勢弱,向西進軍川蜀,再圖中原,也就是甩開劉備或者把劉備納入自己戰略意圖,獨立對抗曹操,先來個二分天下,這種聲音以周瑜、呂蒙爲代表;還有一種聲音,是主張借荊州與劉備,讓劉備有自保能力,共同對抗曹操。這種聲音的代表就是魯肅。

對於“三分天下有其一”中最弱的一角,魯肅的主張顯然對於劉備來說是及時雨,但對於孫權來說則是兩可之間,很難判斷是對誰錯,小編更傾向與魯肅是正確的。

因爲,一是曹操的魏國無論是在人口、地域、富饒程度在三國中都是一家獨大,就算東吳能夠取了川蜀,也不一定能夠抗拒曹操。二是如果按照周瑜的主張則必然要與劉備對抗,那很可能反而形成曹劉聯盟共同對付東吳的局面,那時的情形就不是能不能一統天下的問題,二是江東基業能不能保住的問題。

所以魯肅對天下大勢的判斷,是很準確的。孫權對於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也是極認可的,雖然因爲周瑜力主西進,孫權出現了短暫的猶豫,但最終還是採納了魯肅的政策,爲曹操樹敵,爲自己結援。

所以,在對東吳政策影響力方面,魯肅是要超過周瑜的。

歷史上的魯肅和張昭是怎樣的? 第7張

魯肅如此一個優秀的戰略家爲何在羅貫中筆下成了一個“忠厚長者”般的老好人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羅貫中刻意給劉備一方加持的“主角光環”,爲突出諸葛亮的深謀遠慮不得不讓魯肅犧牲,最終魯肅在赤壁之戰前後起到的作用都安排給了諸葛亮。

還有一個次要原因就是魯肅不是一個陰謀家,他實施得更多的是陽謀,有點類似於曹操手下的荀彧,“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大隱隱於市”,故而名聲不顯,才讓諸葛亮獨美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