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皇帝壽命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這是張養浩在《山坡羊·驪山懷古》中的感嘆,驪山所在的長安地區見證了幾大王朝和衆多割據勢力的迭起興衰,許多帝王都曾在這裏營造自己奢華的行宮。然而任憑行宮如何奢華,也終究抵不過歲月的侵蝕。在千年過後,亭臺樓閣皆已不見,而曾在此“建功立業”的帝王們,也早已化爲塵土。

其實,儘管古代皇帝享有着社會上最好的生活條件,但實際上他們的平均壽命並不長,甚至有許多“短命鬼”。那麼,爲什麼古代皇帝的壽命這麼短呢?是因爲後宮太多導致精力耗盡了嗎?並非如此,實際上,古代皇帝壽命不長的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要研究這一問題,首先就要確定一點,那就是古代皇帝的範圍。由於中國古代並非一直都是大一統王朝時代,而是經歷了幾個割據混戰的時期。這其中就必然會有部分自稱皇帝但只掌握了極小地盤或只在位了極短時間,或者並未建立行政體系的人物,這些人是否能算入皇帝之列就衆說紛紜了。因此皇帝數量究竟有多少一直都有爭議,根據標準不同而有所不同。並且有些皇帝的生卒年並沒有明確記載,這也對皇帝平均壽命的統計造成了影響。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因此本文只能採用相對通行的一種說法,即從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自稱“皇帝”開始,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爲止。在這兩千多年時間中,中國共有422名皇帝,平均壽命爲39.2歲,還不到40歲。

這個平均壽命在今天看來確實不長,尤其是在皇帝們往往都是享有古代社會最好生活條件和最佳醫療條件的情況下。因此可能有人就有疑問了,這些皇帝們擁有着最好的睡眠環境,享受着最佳的食物,得到的是面面俱到的照顧,還有水平頂尖的御醫團隊的照料,爲什麼壽命還這麼短呢?是不是因爲皇帝后宮佳麗三千,沉迷享樂,所以耗盡了精力呢?

但實際上這純屬誤解。三千佳麗只是個虛數,皇帝后宮究竟有多少人主要還是得看皇帝本人,自然既有沉迷聲色的皇帝,也有忠貞專情的皇帝,也有的皇帝純粹是爲了省錢而縮減後宮規模。真正完全沉醉於後宮,被後宮掏空了身子的皇帝並不佔多數,因此沉迷後宮其實不能作爲皇帝壽命不長的理由。

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後宮裏沒有任何嬪妃,只有張皇后一人。他一生只愛張皇后,所有的子女都是和張皇后所生。他活了多少歲呢?35歲,屬實是英年早逝了。而那位著名的風流皇帝乾隆,還有常年沉迷聲色的唐玄宗,以及在晚年泡在後宮裏的唐高祖李淵,卻一個比一個長壽。李淵活了70歲,李隆基活了78歲。而乾隆帝更是活了89歲,成爲了封建社會壽命最長的皇帝,由此可見後宮多少其實與皇帝壽命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第2張

那麼古代皇帝爲什麼壽命這麼短呢?先說根本原因,這裏可以用杜甫的一句詩定調:“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七十歲的老年人比比皆是,但在古代社會,尤其是明代以前的社會,能活到七十歲的人的確十分稀少。甚至直到民國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也不超過40歲,古代社會的平均壽命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古代皇帝短命的根本原因就是古代生產力水平的客觀限制。古代人均壽命本來就短,皇帝儘管有着各種優越的條件,但終究是人,也會生老病死。生產力水平的客觀限制導致了古代皇帝不可能得到如現代醫院一般的醫療條件,古代的御醫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憑空變出各種藥物。而諸多常識的缺乏和衛生條件的惡劣也在客觀上限制了皇帝的壽命,有時甚至一個小傷口就足以奪取一個皇帝的性命。可以說,古代平均壽命構成了古代皇帝平均壽命的基礎,導致就算這些皇帝有再好的條件,也終究不可能個個長壽。

這一點也可以從歷朝皇帝的平均壽命變化看出來。我們不要把整個古代社會看成一個整體,好像古代社會都是一樣的,永遠都是吃着簡陋的食物,穿着一樣款式的古裝,拿着刀劍打打殺殺那般。實際上這個“古代社會”長達兩千多年,人們的風俗、飲食、服裝、武器乃至醫療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點對於皇帝而言也是一樣。

秦漢時期皇帝平均年齡爲35歲,到了魏晉時期則是39歲,唐五代時期爲45歲,到了清朝就有53歲了。即便清朝有順治、咸豐和同治這三個短命皇帝“拖後腿”,平均年齡都能達到這個水平,可見隨着古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均壽命,乃至皇帝壽命總體而言是在不斷上升的。

當然,生產力水平是基礎,但除此之外還是有許多因素影響到了皇帝的壽命。皇帝的生活看起來至高無上,也因此總有許多人想要取而代之。歷史上死於非命的皇帝從來不在少數,有的是被殺的,有的是自殺的,有的是鬱鬱而終的,有的是活活累死的,還有的莫名其妙因爲一場意外就死了。能夠活到自然死亡,對於古代皇帝而言是一種奢望。也正是這各種意外因素,大大降低了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第3張

比如秦始皇,雖然雄才大略,身體也不錯,但因爲滅六國後真正實現統一的工作實在太繁重,最後還是被壓垮了。六國儘管被滅,但還有大量的舊勢力妄圖復國,秦始皇爲了穩定東方,不得不常年巡遊,最後就死在巡遊的路上,享年50歲。之後的秦二世更不必說,年僅24歲就被趙高所殺。秦朝的第三代君主秦王子嬰因爲沒有稱帝,因此不計入皇帝之列,但他同樣年紀輕輕就被項羽所殺了。

之後的西漢王朝也好不到哪去,充斥着各種殘酷的宮廷鬥爭。漢高祖劉邦享年62歲,算是非常長壽的了。但之後的漢惠帝劉盈就只活了23歲,這與他執政期間受到呂后的高度控制,常年鬱鬱寡歡密切相關。而之後的“前少帝”和“後少帝”更是短命,本質上就是呂后的傀儡,沒多久就被殺了。呂后去世後,漢文帝、景帝先後即位,分別活了46歲和48歲,也算長壽的了。之後的漢武帝劉徹成爲了漢朝的“壽命巔峯”,足足活了70歲。

但在漢武帝去世後,西漢皇帝的壽命就開始迅速下降。漢昭帝雖然有賢能之名,但只活了21歲就莫名其妙駕崩了。歷史上沒有記載漢昭帝去世的具體原因,但很可能與漢武帝去世後激烈的政治鬥爭有關。之後的“昌邑王劉賀”在位沒多久就被廢了,他也只活了34歲。之後西漢政治環境相對穩定,宣帝、元帝、成帝就都活了四十多歲。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第4張

但隨後漢哀帝劉欣面對外戚崛起,處處受制的局面束手無策,只能沉醉聲色,還搞出了“斷袖之癖”的典故,結果24歲就鬱鬱而終。之後的漢平帝則基本淪爲了權臣王莽的傀儡,年僅14歲就不明不白地死了。之後的“孺子嬰”更是剛出生沒多久就被囚禁起來,年僅20歲就被殺了。

這是西漢,東漢的政治局面更爲不穩,出了一大批“小皇帝”。除了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和獻帝劉協之外,東漢竟然沒有一個皇帝活過40歲,而獻帝劉協也是長期當傀儡皇帝,後來還被廢了,嚴格來說也不算“長壽皇帝”。漢明帝之後的皇帝平均年齡迅速下降,漢章帝

32歲,漢和帝27歲,漢殤帝更是不到兩歲就夭折了,這可能與皇帝與外戚的鬥爭有關。之後的漢安帝在旅途勞頓中突然得病,32歲就死了。此後的漢順帝在位期間宦官、外戚全面崛起,他本人也在30歲時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漢衝帝年僅3歲就夭折了,而漢質帝更是有明確記載的爲權臣樑冀所殺,年僅9歲。此後的桓帝、靈帝則日夜縱酒,沉迷聲色,硬是把自己的身體拖垮了,都只活了30多歲,少帝則是年僅15歲就被董卓所殺。漢獻帝倒是活得久,但他先是當傀儡,後來又當“山陽公”,其實也沒當幾年皇帝。

由於篇幅所限,對於之後的朝代我們沒法一一介紹了。但由此也能看出來皇帝死於非命,壽命不長的若干原因。有的是因爲鬱鬱寡歡而死的,有的是在政治鬥爭中作了犧牲品,死的不明不白,有的則是直接被殺了,還有的則是因爲醫療條件和衛生條件的客觀限制,“無藥可救”,因此在得病後就只能等死。除此之外,部分看重權力的皇帝不願分權,導致自己不得不“日理萬機”,耗費極大精力處理國事,這也是導致許多明君短命的重要原因。

古代皇帝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 皇帝壽命爲何那麼短 第5張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局勢越動盪,鬥爭越殘酷,皇帝的壽命就越短。比如北朝時期,皇帝的平均壽命竟然只有25歲,這正是因爲這一時期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極爲激烈,叛亂,政變和暗殺層出不窮。這一點是除生產力之外決定古代皇帝壽命的另一重要原因,由於“盛世”終究只佔少數時間,因此皇帝壽命短也就理所當然了。而所謂後宮三千,縱情聲色,可能也有影響,但並非主因。更何況是否要沉迷後宮,也是皇帝本人決定的,皇帝自己身體弱,又怎能將原因怪罪到後宮頭上?

綜上所述,導致皇帝平均壽命短的就是這幾點。生產力條件的客觀限制,政治局勢不穩,意外因素多,皇帝本身工作繁重和縱慾等等。

但是皇帝本身命再短,命運再悲慘,也比當時普通百姓的日子要好得多。皇帝死亡尚且有人記錄,古代社會多少百姓慘死,又有幾人被記錄了下來呢?一句“大荒”,“大飢”,“大疫”或“人相食”,背後是多少百姓的血淚!權貴乃至皇帝們還有機會選擇,百姓又能選擇什麼呢?這正是“莫道權貴無善終,民間百倍凍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