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寶劍的?鑄劍技術真牛!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寶劍的?鑄劍技術真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從有了人類文明以來,每每解決爭端的方式無非是戰爭,即便是身處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一些國家因爲“一言不和而大打出手”的情況也不是不存在。當然,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戰鬥武器越發先進,迫擊炮,洲際導彈逐漸成爲了戰鬥的主角。它們破壞範圍廣,殺傷力強,可以在千里之外而殺人於無形,所以很快成爲戰爭中的寵兒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冷兵器時代,這些東西聽都沒聽說過,更別提應用在戰爭中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那他們所依靠的就只能是那種近身武器了,也由此有了所謂的十八般武器之說。

在東周衰落後,個個諸侯國便都按捺不住稱霸的野心,對王權虎視眈眈,由此使得彼此之間戰亂不斷,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春秋戰國的一段戰爭史。雖說沒有現代戰爭中的尖端火力,但即使近身肉搏,有一方最後也是損失慘重,而在當時比較落後的年代,戰爭主要武器即是劍,而其中的吳越青銅劍成爲了一顆耀眼的明珠,在這顆明珠中尤其以吳王劍與越王劍最爲出名。

在湖北被挖掘出的越王劍,全長有56釐米,劍面佈滿花紋,篆刻有勾踐的名字,劍格兩面更是用寶石裝飾,它保存的相當完整,鋒利無比,可以輕易切割銅鉛。而出土的吳王劍外形和越王劍相差不大,同樣刻有吳王夫差的名字,用獸紋裝飾劍格,也鑲嵌有寶石。這兩把劍可謂是春秋戰國時青銅劍的代表作,被相關人士稱作國寶。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寶劍的?鑄劍技術真牛!

那這麼精美的國寶級寶劍在當時那樣落後的時代是如何被鑄造的呢?

一、制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感覺更像是在做模板:即先用泥巴塑造出劍的模型,並在內部雕鏤出花紋。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它是以後步驟的基礎,劍能否勻稱,能否達到需求者的要求都主要決定在這一步。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寶劍的?鑄劍技術真牛! 第2張

二、調料。衆所周知,青銅是一種合金,在大自然中並沒有直接的形態存在,必須通過用特定的金屬(例如錫、鉛等)熔鍊合成,而這其中各種金屬的比例自然成爲最困難的部分。而以當時的技術,自然更爲這一步增添不少難度,鑄劍師們通過多年的經驗,最終普遍認爲錫的含量能達到百分之十已經實屬不易,而越王劍和吳王劍的錫含量卻接近百分之二十,可見它們的鑄造難度!

三、冶煉。在所有材料準備好之後,接下來就是最爲關鍵的熔鍊:將原料放入坩堝淬鍊,主要目的是去除雜質,例如存在於原料中的各種氫化物和硫化物。但這步卻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着成品的品質。這一步根據有經驗的鑄師介紹又可以分爲三步:首先會是木炭燃燒產生的黑氣,緊接着因爲銅的熔化,但又夾雜雜質而產生的青色和白色的混合,再最後會因爲銅的完全熔化而產生青色。這也是爐火純青這個詞的由來。

四、澆鑄。這步可能是最爲簡單的一步,只需將上面符合條件的青銅液體傾倒入最開始製造的模板,慢慢等冷卻凝固就可以了。

五、加工。這是最後一步,也可能是最爲繁瑣的一步。

上面鑄造的只是一把粗糙的半成品,所以還需要一系列的再加工。首先是磨平劍的表面,讓它更爲的平整與光滑;接着便是裝飾,用工具在表面雕刻各式各樣的花紋,再用名貴的寶貴的玉石之類加以修飾;俗話好馬配好鞍,好劍也自然需要劍鞘來襯托,爲劍配好劍鞘也是一個技術活;最後就是爲劍開刃了,不然基本上就是廢鐵,前面的工序做的再好也是無用功。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寶劍的?鑄劍技術真牛! 第3張

而就開刃來說又可以細分,鑄劍師以爲:白色的堅硬,黃色的韌性好,而間雜有黃有白的劍纔是上好的劍,既有韌性,又很堅硬,現在稱作複合劍,而且當時因爲戰亂導致劍的普遍應用,加上技術的日漸發展,所以複合劍的鑄造量很大。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寶劍的?鑄劍技術真牛! 第4張

複合劍雖然品質上等,但程序卻相對而言較爲繁瑣,因爲它劍脊和劍刃的合金程度是不同的。劍刃處因爲更多的用於戰鬥,所以含錫量較高,硬度強,而且特別鋒利。相對於此,劍脊則相對是韌性較好的。正因如此,複合劍在澆鑄時需要兩次,首先在劍脊流出槽,然後再把劍刃鑲嵌其中,這樣才能打造出完整的複合劍。這樣的劍既不會過於堅硬,也不會太過柔軟,這一把劍用不同的合金分配比來完成,無不體現着古代鑄劍師的高超技藝。

一把看似輕巧的劍的背後竟隱藏着這麼繁瑣的步驟和高超的技藝,我們除了讚歎古人的智慧與他們的勤勞,還能用什麼去表達我們內心此時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