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密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爲何最後還是輸了?

李密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爲何最後還是輸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密是隋末唐初時期的割據羣雄之一,西魏名將李弼的曾孫。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隋唐交際之時,各路諸侯爭雄,我們大家都熟悉的瓦崗寨這一股勢力早先在各路諸侯中是很牛的,旗下一度擁軍數十萬,名將如雲,在短暫的內部爭鬥後還確定了一位貴族出身的領導李密。瓦崗寨的新領導有聲望,也有能力,將帥、士兵實力強勁,天下間最大的糧倉都被李密麾下的瓦崗寨將士們佔了好幾個。

李密率領的瓦崗寨集團不缺糧,不缺人,連後來建立唐朝的李淵都一度奉承李密,要讓他做反隋的盟主,可結果卻是李密的巔峯時期沒維持多久就被打落凡塵,本人也如喪家之犬般去懇求曾經對他低頭的李淵收留,被擱置不用後賊心不死,試圖再次反叛起事,直至被李淵麾下的大將盛彥師斬殺,曾被天下人視爲大才的李密隕落。

李密敗亡的原因有很多,他殺掉翟讓導致瓦崗寨的分裂因子加大是一個原因,沒有明面上官方認可的大義名分,無法聚攏人心也是一個原因,戰爭中的失敗就更不用說了,都打不贏別人還談什麼爭雄天下。不過小編以爲李密敗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一直沒有一個好的根據之地,空有還算比較強大的軍隊和將帥,卻一直徘徊在政治邊緣處。

隋末天下的中心其實也就兩處最具影響力,就是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隋朝時叫大興,李淵佔領後才改回舊稱長安),兩處都算得上是當時最大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安是關隴貴族的老巢,洛陽是隋朝皇帝爲了削弱關隴貴族的各種影響力增設的國都,因此,洛陽周圍也有大批頂尖的世家貴族以此爲根基之地。

李密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爲何最後還是輸了?

在隋末天下間各路諸侯,貴族世家以及老百姓眼中,只有佔據了長安和洛陽這兩大中心的任意一處,纔算真正能上得了檯面的霸主級勢力,河北竇建德也是擁兵數十萬的強大諸侯,可在貴族世家眼裏也只是一個土包子,被迫支持竇建德的地方世家對他也只是陽奉陰違,原因就是竇建德的勢力範圍遠離長安和洛陽這兩大中心。

李密還沒有登高一呼自己單幹時,先是隋煬帝大業九年跟着楊玄感造反,當時趁着楊廣第二次徵高麗領軍在外,他給楊玄感提出過三條策略,其中兩條就是建議楊玄感去佔領長安或洛陽,而不是去隋軍薄弱的南方去建立根基,爲啥?先不說長安和洛陽的政治中心屬性,就是兩大國都周邊大量的貴族世家就能成爲壯大勢力的絕對助力。

長安和洛陽經過周朝、秦朝以後千年以來的發展,加上長期作爲政治中心的屬性,圍繞着這兩大城市周邊,有大量的豪門、貴族、世家生存,他們所佔據的土地也都是處於這兩大城市周圍,這些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面的人口就是貴族世家們賴以生存的根基。古代不像現代,有什麼禍事可以賣掉土地或房子,帶着錢財去哪裏都可以重新開始。

很難想象長安周圍的關隴貴族會在有兵災的時候賣掉土地跑到南方去搞重建,那等於是把錢財和生命遞給了南方的大族。因此,在隋朝時,真正有頂尖影響力的貴族世家是不會輕易挪動腳步的,他們佔有的土地和人口以及在當地的影響力纔是他們之所以是貴族世家的標誌,離開了這些,再有名望其實也是一文不值。

所以,隋朝時期的大多數貴族世家是隨波逐流的,誰能佔據他們生存的地方並穩定下來,他們就出錢支持誰,給誰交稅。而長安和洛陽是有錢人,有實力的大家族最多的地方,有志爭奪天下的諸侯得到了這兩處任意一處地方勢力的支持,就能有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爭霸。李淵佔據長安後才逐步稱霸,王世充僅僅憑藉洛陽一城之地就硬捍李唐多年,就是因爲有着這兩處中心地帶地方勢力從經濟上面的支持。

回過頭來說李密,他起家的瓦崗寨不過是處鄉間野地,他在這個地方擁有再多的軍隊,也始終都是被邊緣化的諸侯,因爲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朝代,必須要讓有影響力的貴族世家認可,需要他們提供治理國家的人才,而這些有影響力的貴族世家全在長安和洛陽,李密即使出身於關隴貴族,但要讓他們真正認可李密有帝王之姿,也需要達到一定標準,這個標準其實就是率大軍進入長安或洛陽。

李密佔據的瓦崗寨就在洛陽旁邊,佔據洛陽當然就是首要任務,可他從成爲瓦崗寨一把手以來,即便是巔峯時期,也沒有打進過洛陽,遠離瓦崗寨的長安就更不用說了。瓦崗寨最輝煌時佔據河南、山東、兩淮大量的地盤,可李密僅僅只是自稱魏公,他其實很清楚沒有長安和洛陽作爲根據地,就是政治上的邊緣人,稱王稱帝就是沫猴而冠,《舊唐書》裏面有記載:

李密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爲何最後還是輸了? 第2張

竇建德、朱粲、楊士林、孟海公、徐圓朗、盧祖尚、周法明等並隨使通表於密勸進,於是密下官屬鹹勸密即尊號,密曰:“東都未平,不可議此。

大勢上的分析李密頭腦很清楚,可他在抉擇上卻犯了糊塗,隋煬帝大業十四年,李密統帥精銳大軍三十萬預備進攻洛陽,想一鼓作氣幹掉佔據洛陽的王世充,奪得這一處天下中心之地,完成自己的帝業中最重要的一環。於此同時,在江都的隋煬帝被寵臣宇文化及所殺,然後宇文化及帶着本來護衛隋煬帝的十幾萬禁軍一路西行,試圖通過洛陽回師關中。

這就等於李密在攻打洛陽時還很有可能遇上宇文化及的軍隊,按照常規來說,身在洛陽城中的隋煬帝孫子楊侗和擁立他的王世充纔是宇文化及的大敵,從政治上來講,繼承隋煬帝帝位的楊侗纔是最恨宇文化及的人。這個時候李密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宇文化及大軍到來之前攻下洛陽,另一種是收兵回瓦崗,等待洛陽城中的新朝廷和宇文化及拼個兩敗俱傷後再來撿漏。

可李密腦袋一抽,選了第三種方式,接受洛陽城中小皇帝楊侗的委任,並幫助楊侗去打宇文化及。接受委任還可以理解,因爲李密的魏公是自封,瓦崗寨勢力又是不被主流貴族世家認可的野小子,有了隋煬帝親孫子的官方認同,對於李密爭奪天下時獲取人心還是有相當好處的,但是做出頭鳥幫助洛陽打宇文化及就有些得不償失了。當然,或許李密是爲了宇文化及手中的隋煬帝皇后、隋朝皇族和傳國玉璽。

這一次預備攻打洛陽是李密最鼎盛時期經過周密準備後進行的,因爲宇文化及意外的到來被迫中止,而李密的選擇卻給了洛陽城中的實際統治者王世充喘息之機,李密沒有讓王世充去和宇文化及火拼,自己頂上去了,雖然最終李密擊敗了宇文化及,可除了幹掉宇文化及大量的有生力量外,對於政治上能有所幫助的人和物是一個都沒有拿到手。

而洛陽城中的王世充借這個喘息之機清除了楊侗登基後對他的一切不利因素,徹底把洛陽城和其中的小朝廷變成了他的一言堂,還藉機修整了軍隊,在李密剛擊敗宇文化及後疲憊不堪時,突然率領精銳軍隊出擊,一舉擊垮了不可一世的李密勢力,李密不但沒能攻進洛陽成就大業,反而成了王世充鞏固地位的墊腳石。

在李密平生最慘重失敗的這一戰中,後世民間耳熟能詳的瓦崗寨羣雄單雄信、秦瓊、程咬金、裴仁基和裴行儼(裴元慶原型)父子、羅士信(羅成原型)等都在此戰後歸降王世充,反而讓王世充一舉壯大起來,成爲關中新成立的李唐最大的對手,一度聲勢浩大的瓦崗寨首領李密卻成爲了最大的笑話,他最終連在黎陽駐守的徐世績那都不敢去,跑去投降了李淵,然後徹底消亡。

李密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爲何最後還是輸了? 第3張

李密如果能審時度勢,不在乎一時虛名,放任洛陽小朝廷、王世充和宇文化及死拼,等他們兩敗俱傷後再跑出來攻佔洛陽,不但可以直接清除掉爭霸路上的兩大競爭對手,而且有了洛陽城這個中心點,以瓦崗寨當時的軍事實力、將帥能力加上洛陽城中完整的朝廷配備,就可以正式和關中的李淵爭雄。

並且佔據洛陽後,李密扶持隋煬帝孫子楊侗也好,自己稱帝也好,都會得到洛陽周邊大量貴族世家的認可和支持,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和民間的認同上都有了最強大的本錢。可惜的是李密選擇了最不應該採取的策略。他出身貴族,佔據瓦崗寨首領之位後又有了雄厚的軍事實力,就是陰差陽錯的一直沒能有機會進入到天下的中心當中去,從崛起到失敗始終都得不到真正有實力的貴族世家的認可,看似強大,沒有天下中心之處作爲根基始終是紙老虎,一搓就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