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環球趣事 >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2日放寒假那一天,8歲的趙伊湄被自己抽到的一道寒假作業難爲哭了。作業題目是:如果沒有移動設備。主要任務內容是:堅持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不打電子遊戲,不碰手機和電腦,每天用閱讀、運動、和同學互動來代替網遊和上網。

“媽媽,這道寒假作業我肯定完成不了!”趙伊湄愁眉苦臉地哭訴着。爸爸、媽媽看了,也覺得這題相當“棘手”,對成年人來說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昨夜夢:我老婆一天不知道對兒子說多少遍不準玩電腦遊戲,可一點用沒有。還是老師好,說一次,孩子就聽了,厲害!

@今青1990:大人因爲太多因素離不開電子產品,孩子確實沒有必須用電子產品的需要。

@日基寶:手機、電腦有利有弊。何必出這樣的作業呢?

@軼琛:現在一個月不玩手機不上網就跟與世隔絕了一樣,等一個月後再上網,網上說的啥都看不懂了。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趙伊湄是南岸區黃桷埡小學2年級2班的學生。今年學校給孩子們佈置了特別的寒假作業。22日放寒假那天,班主任伍老師拿出一副撲克牌,讓班上的同學隨意抽出一張。

趙伊湄抽到了“紅桃2”。作業題目是:如果沒有移動設備,同時給出了三項任務,還有其他要求。

看到這道題,趙伊湄整個人都不好了。下午,她沒有仔細想這個問題,但晚上睡覺前,突然傷心地哭了起來。作爲班長,她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很想完成這道寒假作業,但她也知道“太難完成了”,這讓她的內心很煎熬。

“這樣的寒假作業,對現在的娃兒來說,確實很難完成。”當晚,看到女兒止不住的眼淚,父親在朋友圈裏發出感嘆。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第2張

媽媽郭毅是重慶郵電大學的老師,她鼓勵女兒勇敢接受這個挑戰。昨天,郭毅說:“我很理解孩子的不舒服,這作業對她來說,意味着寒假少了很多樂趣。她最愛看的節目是‘跑男’,因爲家裏沒電視機,每週六都會用手機看。她還喜歡玩一款網遊‘我的世界’,這款遊戲班上很多同學都在玩。”

媽媽說,小伊湄6歲開始接觸網絡。一般都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玩耍,每次不超過20分鐘。其實,女兒用電腦也並非都是玩,上學期學校開展精彩時刻課前三分鐘活動,在媽媽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製作PPT,爲準備課前演講的資料,女兒也會用到電腦。“過於迷戀網絡對小學生肯定不好,但適度上網還是有必要的。”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第3張

因爲找不到一起完成作業的小夥伴,媽媽決定跟女兒一起接受這項挑戰。郭毅說:“從目前的情況看,體驗一週或許有可能完成,但一個月難度太大。”儘管回家就把手機斷網了,但聯繫工作時,她又不得不打開微信、QQ。

這道體驗式寒假作業是黃桷埡小學5年級的曾凌川老師設計的。昨天,他說出題的初衷是因爲一次課堂調查。

曾凌川老師從教13年,曾在5年級1班做過問卷調查,發現班上95%的學生有用手機上網、電腦玩網遊的經歷,班上成績最差的幾個學生有經常玩手機、打遊戲的習慣。於是,曾老師想通過一次作業形式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暫時“屏蔽”掉手機、網絡。

“或許有很多同學覺得這太難做到,有家長會覺得這對城裏長大的孩子來說有些不近人情。”曾老師說,這種體驗過程能幫助孩子跳出平日裏習以爲常的生活模式,更好地挖掘自己的興趣,培養各類愛好。其實,完成這道題的關鍵在於“是否用心”,學生可通過團隊、小組合作來走出“困局”。

據瞭解,這道題是面向全校佈置的。全校24個班,近1100名學生放假前都抽到了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卡”,儘管2年級2班只有趙伊湄抽到了“如果沒有移動設備”這道題,其他年級、班級也可能有學生跟她在做同一道題。

趙伊湄抽到的寒假作業題。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第4張

昨天,重慶晨報記者正在採訪小伊湄的媽媽,沒想到中途小伊湄卻主動要求說幾句,她略帶情緒地說:“我已經堅持了三天,但真的沒有信心堅持一個月不碰手機和電腦。”

23日,放寒假的第一天,主城下了一場大雪。趙伊湄跟小夥伴一起在校園裏堆雪人、打雪仗。晚上,她還閱讀了《昆蟲記》,背了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睡覺前練舞蹈基本功。第一天,就這麼完成了。

24日,山上的雪沒化,繼續玩雪。下午,趙伊湄閱讀了《綠野仙蹤》,背誦了《琵琶行》的前八句。晚上,到操場跑步、跳繩,和小朋友玩耍。

25日,上午是跑步、打乒乓球。下午,她在閱讀了《香草女巫》、繼續背誦《琵琶行》後遇到了難題。在做一份《重慶市大中小學生電梯安全知識試題》時遇到了困難,在媽媽的允許下,三天來她第一次使用了手機。因爲這份100分的試卷有滿滿4頁,文字接近1500字。晚飯時,趙伊湄自己動手包了湯圓。晚上的時間實在難打發,她和媽媽到KTV唱了兩個小時歌。

接下來還有漫長的27天,能堅持下去嗎?如何堅持?小伊湄說:“儘量吧,應該能完成。”媽媽說:“既然孩子願意堅持,作爲家長,當然要鼓勵她。這道作業有一定的新意,也具有教育意義。但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孩子,絕對地不碰手機和電腦是不現實的。這些,我希望孩子能如實地記錄一個月。

學生抽到“奇葩”寒假作業: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第5張

重慶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爲,這樣的寒假作業說明小學生網民的發展已經讓老師很擔心了。其實,現在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在關注“小學生如何適度使用網絡”的事。

這道題很有新意,算是寒假作業的一大新舉措,但有些不近人情,操作性不強,很可能小學生竭盡全力,但也無能爲力,這會增加其挫敗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老師或許都難做到的事,學生做起來就更困難。”周小燕說,這是一道實驗性、開放式的命題,沒有正確答案可言。體驗過程比結果重要,也許一個月堅持不下來,但做到了一週、十天,娃兒也會有所感悟、得到成長,家長應儘量引導孩子,協助老師達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