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環球趣事 > 北大學生曝學校後勤亂象 無合同無社保超時加班

北大學生曝學校後勤亂象 無合同無社保超時加班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他們是隱藏在北京大學食堂工作臺後的臉龐;他們是屈居於八人間宿舍中的黑影。他們是一個很難被北大師生注意到的羣體,熟悉卻又無比陌生。他們是北大工人。”

12月15日,關注工人問題的北京大學學生社團馬克思主義學會微信自媒體上發佈《北大後勤工人調研報告》,報告稱61名北大學子訪談了100名北大後勤工人,結果發現北大36%的後勤工人根本沒有勞動合同;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一些保安無社保;工人們存在嚴重超時加班,工資僅2300元/月;絕大部分工人只能住地下室,很少有肉吃等等。

這份報告刊發在一篇名爲《他們|北大後勤工人調研報告——被忽略的羣體》微信文章上。報告發出後,很快就引發了北大學子、後勤工人們的討論,12小時內閱讀量突破3萬,打賞人數近600人,並且數量還在增加。

北大學生曝學校後勤亂象 無合同無社保超時加班

一些曾在北大工作的保安、正式工在調查報告下留言表示,對報告很有共鳴,北大打工者的情況是社會打工者遭遇的冰山一角等。

12月15日傍晚,無界新聞(微信ID:wujienews)記者多次撥打北京大學相關宣傳負責人的電話,截止發稿,尚未得到北大的官方回覆。

61名北大學生的調研和呼籲

今年9月22日來,北大校園內建築工人討薪的話題引發北大學子大討論後,北大馬克思主義學會成立調研小組,着手調研北大校園工人。

2015年11月23日—12月5日期間,來自北大社會學系、中文系、法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19個專業院系的61名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分成四個小組對學校幾個重點後勤部門的工友進行了探訪。報告稱,訪談約100名工友,基本覆蓋所有基層崗位。

在相關教授幫助下,調研小組形成了調研報告後發佈在自媒體上,引發關注。包括北大法學院教授等在內的一些北大內部職工在微博上轉發了這份調研。

在報告中,調研團隊稱希望通過此次調研真正接觸身邊工友,詳細瞭解並向師生們展現後勤工友真實的工作和生活狀況,將被標籤化了的“工人”還原爲全面的、活生生的人,探求校園不和諧勞工問題的根源並嘗試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

“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調研拉近學生與工人之間的距離,思考工人命運和我們之間的現實關聯性,體諒工人的辛苦,尊重勞動的價值,努力爲工人處境的改善盡到自己的綿薄之力。”

報告在最後呼籲,各後勤主管部門在爲北大爭創世界一流大學作出貢獻的同時,切實敦促相關單位落實法律法規,及時發現並且改正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現象,保障工人合法權益,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境遇,也爲兄弟高校提供一個學習的榜樣。

“如果您是北大的一員,請用實際行動去爲身邊的工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在晚上走進宿舍陪他們聊聊天,聽聽他們真實的心聲,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瞭解他們的困難,幫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回不去農村,留不下城市”

我們家早就不種地了,糧食現在賣不上價,只好通過土地流轉將土地租給種糧大戶。他們有的包了上百畝地,有大型機械,能賺到錢。

——一位食堂的保潔阿姨

此次調研訪談到的工友大都來自河北、河南和山東三省,很多有長年的打工經歷,生活的重壓迫使他們背井離鄉,異地謀生。

“我們家早就不種地了,糧食現在賣不上價,只好通過土地流轉將土地租給種糧大戶。他們有的包了上百畝地,有大型機械,能賺到錢。”一位食堂的保潔阿姨對調研團隊說。

調研團隊認爲,這些工友身份已從農民轉變爲工人身份,已經回不去農村了。

針對年輕工友這一特殊羣體,調研團隊傾聽了他們對未來的規劃和展望。“迷茫”是很多受訪保安的第一反應。關於未來的打算,53%的保安選擇回家鄉創業,37%希望將來能在城市裏找到一份工作並定居下來,10%表示沒想好或打算回家鄉務農。

保安的流動性非常高。很多保安是爲了利用北大的學習資源纔過來上班,但是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工人不被允許進入圖書館,除非有教師的擔保和證明。

中年工友多將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他們注重兒女教育的意識出乎意料。然而,調研團隊也發出了疑問——在不完整的關愛與落後的教育資源中成長起來的留守兒童,真能有朝一日如工友們所想“和你們一樣,來到北大讀書?”

“這種從小被灌輸在每個人心中的‘要成爲人上人’的人生目標,成了許多工人艱辛生活中的虛無寄託,其實他們的孩子最終很有可能和父輩們一樣,一次次地踏上打工的漫途,又一次次地被拒在城市之外,四處飄搖。”調研報告中寫道。

附:北大後勤五大問題概述

調研報告分別對“合法權益被侵害”“惡劣的食宿條件”“乏味的地下室生活”“單調緊張的人際關係”“建築工人之殤”等進行了論述,無界新聞做了部分概要整理。

問題1:有北大後勤工人10年無勞動合同

36%北大後勤工友未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調研組統計,36%的北大後勤工友在入職以來,單位根本就沒和他們簽訂勞動合同(如北大學子用餐的藝園二層的多數工友)。超過6成北大後勤工人未籤合同或者未持有合同。

一位曾在某後勤部門工作了10多年的老員工告訴調研學生,單位從來沒有和她簽過一次合同。北大食堂有工人坦言:勞動合同都不籤,壓根就是把工人當成北大的外人。“只是把我們當成幹活的。”

“(北大食堂)農園一層和勺園一層的部分女工友,即便籤過勞動合同,只是和單位主管約定了大致的工資,簽完字合同馬上就被主管收走了,”調研報告寫道,這種情況在北大學子走訪的簽了合同的後勤工友中佔比超過70%。

《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北大的後勤工友分爲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工兩種。正式工簽有正式的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工則是由勞務中介公司招工。正式工工資相對高些。

按照《勞動合同法》新規:勞務派遣工必須跟正式工同工同酬,同時只能在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臨時崗位使用。國家人社部要求,在2016年3月前,勞務派遣工比例必須降到10%以內,距離國家強制要求僅有3月,北大食堂部門勞務派遣工的比例高達43%。

問題2:購買社保的後勤工友比例低於40%

有句話叫‘胳膊擰不過大腿’,你出身農村我又不是不知道,公司的力量比你不知道強多少倍,不信就去告啊,沒用的,勸你還是省省吧。

——某單位負責人

調研報告稱,北大校園工人中,單位爲其購買社保的後勤工友比例低於40%,而全額購買的則不到10%。北大食堂農園、勺園二層、麪食部和松林餐廳的很多工友都沒有繳納社保,有工友反映,後三者實際上是被學校承包給同一個私人老闆了。

“社保缺失的另一個重災區是保安隊。”調研小組發現,承擔北大校本部安全保衛任務的是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文安分公司第一大隊下轄的幾個分隊。文安公司沒有爲在北大工作年限在2年以下的任何1名保安繳納過社會保險。

一名曾經在保安隊工作過的保安,到海淀區人社局的官網查詢他的社保繳費記錄,結果顯示爲空。他在離職後到保安隊找某位負責人討要一個說法,卻得到卻得到以下回應:“有句話叫‘胳膊擰不過大腿’,你出身農村我又不是不知道,公司的力量比你不知道強多少倍,不信就去告啊,沒用的,勸你還是省省吧。”

媒體報道北大保安成學霸的事蹟後,一些人利用北大的學習資源而到北大當保安,但是事實是:工人不被允許進入圖書館,除非有教師的擔保和證明。

保安們向調研小組反映管理混亂:保安隊部分領導經常縱容一些黑導遊、黑車拉客隨意進出北大校園,被扣下來的車,也被有些領導私下放進北大。種種不如意讓北大保安非常不穩定,流動性非常高。一名保安說過:“經常是剛和一哥們認熟,結果他就辭職了。”

調研顯示,北大53%的保安未來選擇回鄉創業,37%希望將來能在城市裏找到一份工作並定居下來,10%表示沒想好或打算回家鄉務農。

問題3:工人收入低、超時加班現象普遍

正常工作時間爲8小時,調研發現北大食堂的絕大多數工作人員每天工作至少9小時:3成工人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47%的工人工作時間在8-11小時。而北大的部分食堂(如麪食部、松林餐廳和藝園小白房)和一些特殊工種(如動力系統的白班崗)的工作時間可達12-14個小時,屬於嚴重超時加班。

“北大後勤工人加班現象普遍存在。”調研組發現,北大一半左右在食堂工作的工友每週只能休息半天,即上午和中午上班,從下午兩點左右開始休息,每週累計四個這樣的半天折算成兩個全天休息日。

工人工資不高,北大農園二層某窗口工作的A阿姨爲例,她每天工作11小時,每週休息1天,單位沒有給其繳納社保情況下,只能拿到2900元左右/月。北大農園一層、勺園等食堂的很多阿姨僅2300元左右/月。不少工人連工資條都沒見過。

收入低,調研報告稱,北大絕大部分後勤工人住學校地下室,早飯大都是是饅頭加鹹菜,而其他兩頓飯經常吃清湯麪和炒蔬菜,肉食很少見,反正是“什麼便宜吃什麼”,一天飯錢六七塊。

“這不是發生在北大的個案,而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北大學子調研組呼籲改變這種情況:北大各後勤主管部門在爲北大爭創世界一流大學作出貢獻的同時,切實敦促相關單位落實法律法規,及時發現並且改正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現象,保障工人合法權益,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境遇。

同時,15日自媒體上有超500多人對報告的打賞,調研組表示將拿出這些錢用在工友後續服務活動上。

問題4:單調緊張的人際關係

很少有學生正眼看我們,這也是這個職業決定了的。——一名保潔工友

調研團隊發現,很多工友不知道自己是和餐飲中心還是勞務派遣公司建立的勞動關係,有的阿姨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主管是誰。在很多部門,上級對待下級的態度惡劣,管理也非常苛刻,有位工友反映,“經理看誰不順眼就罵人,還經常以罰款相威脅。”

幾名保安曾向調研團隊調侃公司弄的企業文化宣傳,比如“公司是員工的衣食父母”之類,他們稱之爲“鬼話”。在保安隊偶爾會發生上級與下級之間的衝突,多數由工資和社保問題引發。調研團隊分批走訪過5個保安宿舍,發現每個宿舍的工友之間並沒有多少交流,經常看到的是畫面是每個人都在低頭玩手機,有室友下班進來後也不會打招呼。

在工友與學生之中,也存在着一些衝突。比如,有位食堂員工就提到自己曾經上錯了一道菜,結果被當事學生曝光到BBS上,並且說了很多言辭激烈的話,結果那個月的工資就全被扣掉了。有一位負責四教某層保潔的工友講起了自己的辛酸事,“很少有學生正眼看我們,這也是這個職業決定了的。”晚上教學樓熄燈的時候會遇到學生上自習,“每次催他們讓下,都挺不好意思的……還有一次不知道怎麼回事得罪了學生,結果被舉報了,說我不好好幹活,被主管領導批評了一頓。”

問題5:建築工人追討工資難,基本權益嚴重缺失

由於建築工地在勞動模式上同食堂等後勤部門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調研團隊把在建築工地發現的主要問題這塊單獨列出來。

調研團隊瞭解到,通常是一個地方的人依靠鄉緣關係組成一個包工隊,由包工頭帶領,集體到工地工作。當然,實際上包工頭只是建築業中所盛行的分包勞動體制的一環,這成爲建築行業欠薪事件頻發的直接原因——包工頭承擔着經其手直接向建築工人發工資的責任,工人一旦拿不到工資就會去找包工頭,然而,包工頭本身也常常成爲被拖欠工程款的對象。

據一名包工頭講述,考慮到建築工作的高風險、高強度、長時間和低保障,普通工人五六千的工資其實並不很多。平時工人們則在包工頭那裏領取一點微薄的生活費以度日,只有在年底結算時才能夠拿到自己這一年來的血汗錢。

報告中寫道,建築行業是缺乏合同和社會保障的重災區,北大的工地也難以倖免。在調研團隊接觸到工人和包工頭裏,只有包工頭會與建築商或者勞務公司簽署用工協議,工人們出於老鄉的關係僅與包工頭有過口頭協議。沒有一位工人簽署過勞動合同,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障自然是無從談起。“這巨大的法律風險便成爲了建築工人基本權益嚴重缺失和日後追討工資難的癥結。”

北大學生曝學校後勤亂象 無合同無社保超時加班 第2張

訪談中,一位工人稱,所在的包工隊裏的工人沒有籤合同,老闆欠了他們一百多萬就跑路了。工人們告到北京市政府,“牌子舉過,橫幅拉過”,但最後仍然因爲缺乏勞動合同等必要的法律證據而不了了之。

相關資料顯示,類似的欠薪事件在建築行業裏幾乎成了老大難的頑症。另一位工人向調研團隊展示了他身上的傷疤,那是一次工傷事件留下的痕跡,受傷過後,他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工傷賠償或補助,甚至連受傷期間的工資也被剋扣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