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歷史劇 > 《父母愛情》: 對革命愛情的後現代解讀

《父母愛情》: 對革命愛情的後現代解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解讀《父母愛情》: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傳奇,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那段特殊記憶如今已經真的成爲歷史文本。對於這段歷史的解讀本身就有諸多爭議,這也是近來全景式展示那一代人愛恨情仇的電視劇各有價值立場的一個重要原因。僅就去年而言,《小麥進城》與《我的父親母親的愛情》所持的價值立場與思想角度就各不相同,雖然同樣是對這一代人愛情的回顧,但對於如何解開歷史的蝴蝶結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父母愛情》: 對革命愛情的後現代解讀

由著名導演孔笙執導,劉靜編劇,郭濤、梅婷等聯袂出演的家庭情感大戲《父母愛情》是對這段歷史的再一次闡釋,相對於之前或批判或歌頌的解讀方式,《父母愛情》進一步疏離了直接的價值訴求,而是強調在故事中展現個體的存在意義。同樣是以那段歷史爲背景,《小麥進城》展現了主人公的適應不同生活情境的韌性及對自己追求的愛情的堅定,《我的父親母親的愛情》則強調了不同生活觀念在實質上的差異;而《父母愛情》儘管同樣展現了江德福(郭濤)與安傑(梅婷)這對農村土包子與資本家大小姐的生活差異,但卻採取了相對輕鬆歡暢的方式來構建故事。

特定歷史的價值觀念成爲《父母愛情》的切入點,但卻在切入之後迅速被隱身。江德福與安傑的愛情離不開當時的主流價值理念:原本生活於上層的資本家成爲被時代所批判的對象,貧苦出身的江德福成爲時代的主人。從一開始,安傑與江德福的結合並沒有什麼浪漫性,甚至也談不上愛好興趣相投合,然而這或許就是那個時代最典型的婚姻,以某種生硬的方式結合在一起。當然,任何時代婚姻都有功利性的一面,安傑嫁給江德福之後安家社會地位的變化或許也可以看作是這樁婚姻的附屬價值。

然而,這只是最表層的歷史外衣,透過這種表層的歷史敘述,我們還會看到在《父母愛情》中的後現代隱喻。儘管有各種政治波折,但相對來說江德福夫婦所受的影響並不大,影響最大的恰恰是家庭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江德福與安傑生活習慣及處事方式上的差異構成《父親愛情》的主要敘事,而圍繞江、安兩家展開的家長裏短則成爲他們啼笑婚姻的主要笑點,特別是妹妹江德華(劉琳)的介入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傳統姑嫂鬧劇的成分。

由此,我們甚至可以延伸,如果脫去歷史的外衣,那麼呈現在面前的就是當下時代的愛情故事,這或許又成爲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一個新註腳。江德福與安傑的愛情風雨恰恰是當下年輕人生活的寫照,由於現代學科分割,當下年輕人的學識及興趣差異性相當大,因而婚姻中的融合需要一個過程,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差異是我們互相欣賞的前提。江、安的愛情中充滿了各種鬧劇,當然也有無數的包容,這也是當下年輕人生活的特點。

或許可以簡單來概括一下《父母愛情》:《父母愛情》讓我們看到了上一代人的生活歷史,看到了他們適應對方的過程與努力,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當下的自己,在父母的愛情裏也有年輕人的影子。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