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歷史劇 > 《小歡喜》的教育方式怎麼評價?正確的教育方式當如何?

《小歡喜》的教育方式怎麼評價?正確的教育方式當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歡喜》的教育方式怎麼評價?正確的教育方式當如何?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小歡喜》最近很火,尤其是剛剛過去這周,隨着劇情的深入,劇中三個家庭遭遇的問題不斷升級,各種“催淚彈”連番轟炸,讓很多觀衆欲罷不能。

《小歡喜》的熱播並不出人意料,它就像一個筐,把中國家庭正在遭遇的難題一一“揀”到了一起,總有那麼一款能砸中你。所以,總有一些家長一邊追劇一邊感嘆:“太真實了”“就像照鏡子”。

既然是個裝滿家庭教育難題的筐,那麼我們自然可以在劇中看到當前家庭教育中的”流行病”:比如“虎媽病”,劇中由父母方圓、童文潔和兒子方一凡組成的家庭,雖然完整和諧,媽媽童文潔卻是個虎媽,動不動就對兒子又罵又打,強勢又霸道;比如“單親家庭病”,劇中媽媽宋倩和女兒喬英子組成的家庭就“罹患”此病,宋倩的“症狀”極爲典型,把自己所有無處安放的愛全部投放到女兒身上,又有極強的控制慾,這種“牢籠式”的愛生生把英子逼成了抑鬱症;再比如“父愛/母愛缺失病”,劇中季勝利、劉靜夫婦在兒子季揚揚成長的關鍵期缺位了6年,錯過了兒子6年中的所有重要時刻,可以說是一種“喪父/喪母式”的家庭關係。

在電視劇前半段,季家最不被看好,爸爸一身官氣、兒子一臉冷漠。在季家,前一分鐘家裏還在爲慶祝團聚而掛滿氣球,下一分鐘爸爸就因與兒子一言不合而捏爆了所有氣球;前一分鐘爸爸還滿心歡喜地以爲兒子接受了自己的建議,後一分鐘兒子就當着衆人的面挖苦爸爸心裏只裝着自己的前途。

《小歡喜》的教育方式怎麼評價?正確的教育方式當如何?

在很多專家的眼中,父母的缺位應該是這些“流行病”中最嚴重的一個,因爲“喪父/喪母式”的家庭關係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很可能永遠無法彌補。

不過,在最近的幾集中這個“病”得最重的家庭卻在“逆襲”,兒子不僅理解了父母當年離開自己的不得已,而且願意爲了父母作出改變和努力,特別是在得知媽媽得了癌症之後,更是剃光了自己的頭髮,要陪着做化療的媽媽一起勇敢渡過難關。

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非常流行,大家用這個心理學上的名詞來分析自己,很多成年人似乎也由此找到了自己身上存在問題的“原罪”。但是,再簡單的生活也遠比專業的心理分析複雜得多,很多在學術上認定的因果在真實的生活中還會面臨很多變化的可能。就像劇中,雖然最初“一身官氣”的季勝利在兒子面前也無法放低身段,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時,他把自己的將軍肚塞進了兒子喜歡的賽車裏;他頂着滿是皺紋的大叔臉混到遊戲廳看兒子玩賽車遊戲;他一邊用季勝利的身份在生活中與兒子小心翼翼地接觸,一邊用Victor(勝利者)這個網名在論壇裏扮演兒子的成長導師……

雖然不完美,但是誰都能看到這個在兒子生活中缺失了6年的父親的努力。就因這份努力,這個“喪父/喪母式”的家庭出現了轉機。

有人說,電視劇是用來造夢的,再殘酷的劇情也會迎來圓滿的結局。而真實的生活可能會更糟。筆者的一位發小兒,父親很早去世,她一直生活在單親家庭,而且因小兒麻痹症落下殘疾。發小兒可不像英子是個學霸,家裏也沒有學霸媽媽和4套學區房,她從小生活在自卑和因學不好而對不起媽媽的自責中。

確實,這就是現實:我們每個人手裏都拿着一手爛牌,問題是如何才能用這一手爛牌打贏。電視劇的作用大概就是把關鍵的那幾步演給你看。可能現實中的父母不會像季勝利那樣可以做到180度的轉變,現實中的孩子也不會像方一凡那樣恰巧在學習成績墊底時被發現有藝術天賦,但是電視劇告訴你:別因爲手裏是爛牌就任由它爛下去,並且心安理得地“因爲爛所以爛”,就像某類病人,知道了病因卻不吃藥,沉溺在自己是個病人的事實中,而且還隨時隨地抱怨自己的病情。

有人說,糟糕的父母比比皆是,稱職的父母萬里挑一。確實,哪個父母身上沒有毛病?屏幕前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是那個糟糕的父母,但是我們能做的是別讓兩個糟糕的父母組成一個糟糕的家庭,關鍵是找到各自的問題,並且直面它,像季勝利一家那樣努力化解。努力了,結局也許不會像電視劇裏演得那樣圓滿,但是至少會向着圓滿靠近。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