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世間印象 > 歷史劇 > 電視劇《三體》有哪些看點?爲何能夠成功呢?

電視劇《三體》有哪些看點?爲何能夠成功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劉慈欣同名原著改編的電視劇《三體》,2月3日即將開啓大結局的超前點播。從七年前開始接觸IP項目的改編,到如今上線後8.1分的評分成績,《三體》的首次影視化改編可以說拿了一個開門紅。對於國產科幻劇蹚出來的這條新路,或許一切已經變得更加讓人期待。

電視劇《三體》有哪些看點?爲何能夠成功呢?

改編方案做了二十多版

用七年時間來做一個項目,對靈河文化副總裁、電視劇《三體》製片人蔡佳來說都是絕無僅有的經驗。但當這個項目是《三體》,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2015年的時候,《三體》IP的版權持有公司找到我們,提出想讓我們做原著的影視劇改編,整個團隊幾乎是第一時間就開始想怎麼做故事。”《三體》改編的第一年,整個團隊主要考慮的是劇本怎麼開發,哪個方向更適合影視劇。

蔡佳透露,這取決於《三體》在國內科幻小說取得的獨一無二的成就以及其本身的特色。自2006年首次發表以來,《三體》積攢了大批絕對死忠的原著粉,2015年小說獲選具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更是聲名達到了頂峯,並且成爲國內外都共同關注的作品。

“這樣一個大項目,當時困擾我們的主要還是影視呈現化的角度選擇。”蔡佳直言,國內科幻領域的影視作品當時尚處於空白的狀態,“因爲沒有對標作品,相當於也沒有成熟的影視製作鏈條,要想做《三體》,就必須一切從頭開始。”可供參考的科幻類型作品主要都來自國外,但《三體》第一部中這樣一個具有強烈現實屬性的作品,海外的經驗又有侷限,主創團隊在兩年間嘗試了無數種方向,僅方案就做了二十幾個版本。“最終,在平臺方、原著作者劉慈欣及各主創會議上,大家決定還是遵從原著,還原原著氣質,建構劇版的敘事邏輯。”

完全按照原著翻拍,甚至前幾集復刻到了每個段落場景都還原,對原著粉來說,《三體》的改編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但這種決定在開發當年是具有冒險性的。蔡佳表示,這種選擇是認真研究過原著後,從製作公司到播出平臺都共同認可的方向。“我們嘗試用做影視劇本的方式去拆解《三體》,發現三體的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它所構建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已經足夠完善了。而劇版能夠還原出原著的內核,就是我們最想做到的事。”

蔡佳透露,她所在的靈河文化在2015年間其實是較早接觸特效的劇集製作方,“我們的改編經驗還是比較豐富,過去做改編我們始終堅持的一點就是,要尊重原著,還原原著氣質。而尊重原著的核心邏輯,就是要特別明確地瞭解原著的核心是什麼,包括人物的核心氣質是什麼,場景的關鍵細節在哪兒,不是簡單按照原著去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複製,而是要抓住這些核心。”

劇版《三體》播出到後半段,不少觀衆發現其實影視劇延伸了原著中的一些角色情節,更符合影視劇的表達方式。這些改動並沒有如往常那樣招致原著粉絲的強烈反對,反而因爲更適合沒有看過原著的觀衆理解,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電視劇《三體》有哪些看點?爲何能夠成功呢? 第2張

科幻工業鏈條尚需完善

用接近五年的時間解決了核心的劇本問題,當劇集於2020年正式開拍,擺在《三體》面前的技術壁壘依然很多。本次改編的是《三體》的第一部,其中有相當體量的內容需要展示三體遊戲世界,難度很大。“技術的瓶頸一定是有的,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不用動捕技術來拍遊戲的畫面,使用常規的特效製作就好了,但是這樣的畫面的呈現是很難在我們自己這過關的,大家還是想嘗試新的、更好的呈現手段。”蔡佳說。

遇到這種時候,蔡佳坦言整個團隊“原著粉”的身份就發揮了正向的“雞血”功能,“大家選擇了一個更難實現的方式,本質上主創團隊還是爲了迴歸初心,選擇堅持努力。”蔡佳笑言,一個項目能堅持做七年,整個團隊還是“有點自己的堅持”,“大家都是原著粉,會有一些基礎的共識,就是互相死磕,而做《三體》這個項目本身就需要死磕精神。”

蔡佳透露,做《三體》也得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全方位支持,不管是製作流程中的上下游,還是科學界的各種科學家們,大家都給予了十分慷慨的無私幫助。“影視行業大多數還是文科生,在開拍之前我們是花了很多的時間去補課的。到了拍攝的時候,可能半夜兩點開會需要確定一些技術細節,團隊給科學家們打電話也都是十分配合。”《三體》的場景實拍,也實現了各種國內“第一次”,劇中展現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站、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都是影視劇組第一次進入拍攝。

如今,《三體》第一部的改編已經交了作業,從播出數據來看,這個作業達到了合格乃至優秀。自開播以來,電視劇《三體》在全網熱搜熱榜超過1400個、微博熱搜近700個、豆瓣近20萬人評分,是騰訊視頻站內開播熱度值最快破2萬的劇集,彈幕則超過1000萬,站內評分人數達150萬,可謂是中國科幻劇里程碑式的作品。蔡佳感慨,《三體》作爲新賽道的作品,可能會讓行業對這個賽道產生新的信心,而就在《三體》製作的過程中,國內也已有不少製作方在做科幻作品的研發,“我們希望告訴大家,這個門類大家都在勇於嘗試,而行業的進步需要時間和敢於嘗試的勇氣。技術的突破或許還沒到百花齊放的狀態,經驗積累得越多,纔有更多的可能性。”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