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十四原文

海瑞(何以尚)丘橓呂坤郭正域海瑞,字汝賢,瓊山人。舉鄉試。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欲開道置縣,以靖鄉土。識者壯之。署南平教諭。御史詣學宮,屬吏鹹伏謁,瑞獨長揖,曰:“臺謁當以屬禮,此堂,師長教士地,不當屈。”遷淳安知縣。布袍......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三十八 列傳一百二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三十八 列傳一百二十六原文

李成樑(子如鬆如伯如楨如樟如梅)麻貴(兄錦)李成樑,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鮮內附,授世鐵嶺衛指揮僉事,遂家焉。成樑英毅驍健,有大將才。家貧,不能襲職,年四十猶爲諸生。巡按御史器之,資入京,乃得襲。積功爲遼東險山參將。隆慶元年......
2022-03-22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九十四 志第七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九十四 志第七十原文

◎刑法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太祖嘗曰:“凡有大獄,當面訊,防構陷鍛鍊之弊。”故其時重案多親鞫,不委法司。洪武十四年,命刑部聽兩造之詞,議定入奏。既奏,錄所下旨,送四輔官、......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四十四 志第二十原文

◎地理五○湖廣浙江湖廣《禹貢》荊、揚、樑、豫四州之域。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治武昌路,)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治天臨路)屬焉。又以襄陽等三路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又分置荊湖北道宣慰司(治中興路)並屬焉。太祖甲辰......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原文

盛庸平安何福顧成盛庸,不知何許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揮。建文初,以參將從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隸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敗於白溝河,走濟南。燕師隨至,景隆復南走。庸與參政鐵鉉悉力固守,燕師攻圍三月不克。庸、鉉乘......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二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六 志第三十二原文

◎禮十(嘉禮四賓禮)巡狩東宮監國皇長孫監國頒詔儀迎接詔赦儀進書儀進表箋儀鄉飲酒禮蕃王朝貢禮遣使之蕃國儀蕃國遣使進表儀品官相見禮庶人相見禮巡狩之制永樂六年北巡,禮部行直省,凡有重事及四夷來朝與進表者,俱達行在所......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原文

魏觀陶垕仲(王佑)劉仕貆(王溥徐均)王宗顯(王興宗呂文燧王興福蘇恭讓趙庭蘭)王觀(楊卓羅性)道同(歐陽銘)盧熙(兄熊王士弘倪孟賢郎敏)青文勝魏觀,字杞山,蒲圻人。元季隱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國子助教,再遷浙江按察司僉事......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九 志第六十五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八十九 志第六十五原文

◎兵一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爲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文皇北遷,一遵太祖......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十四 志第十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十四 志第十原文

◎歷四大統曆法二(立成)立成者,以日月五星盈縮遲疾之數,預爲排定,以便推步取用也。《元志》、《歷經》步七政盈縮遲疾,皆有二術。其一術以三差立算者,即布立成法也。其又術雲,以其下盈縮分,乘入限分萬約之,以加其下盈縮積者,用......
2022-03-16
元史的歷史評價:該如何評價二十四史中的元史

元史的歷史評價:該如何評價二十四史中的元史

《元史》問世後,很多學者對它表示了不滿,錢大昕則是不滿者中持激烈否定態度的一個。他指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無如《元史》者”“開國功臣,首稱四傑,而赤老溫無傳。尚主世胄,不過數家,而鄆國亦無傳......
2022-05-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九十八 志第七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九十八 志第七十四原文

◎藝文三子類十二:一曰儒家類,二曰雜家類,(前代藝文志列名法諸家,然寥寥無幾,備數而已。今總附雜家。)三曰農家類,四曰小說家類,五曰兵書類,六曰天文類,七曰歷數類,八曰五行類,九曰藝術類,(醫書附。)十曰類書類,十一曰道家類,十二曰......
2022-03-18
《遼史》簡介:二十四史中記述遼國曆史的史書

《遼史》簡介:二十四史中記述遼國曆史的史書

《遼史》記載的是遼朝自建立到滅亡近210年的歷史(西遼歷史過於簡略,不算入)。遼朝是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契丹的名字,最早見於《魏書》,它的含意,據《金史》......
2022-04-2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原文

◎景帝恭仁康定景皇帝,諱祁鈺,宣宗次子也。母賢妃吳氏。英宗即位,封郕王。正統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監國。丙寅,移通州糧入京師。徵兩畿、山東、河南備倭運糧諸軍入衛,召寧陽侯陳懋帥師還。戊辰,兵部侍郎于謙爲本......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十八 列傳第一百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二百十八 列傳第一百六原文

申時行(子用懋用嘉孫紹芳)王錫爵(弟鼎爵子衡)沈一貫方從哲沈氵隺(弟演)申時行,字汝默,長洲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第一。授修撰。歷左庶子,掌翰林院事。萬厲五年,由禮部右侍郎改吏部。時行以文字受知張居正,蘊藉不立崖異,居正......
2022-03-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 本紀第三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三 本紀第三原文

◎太祖三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羣臣於謹身殿,始用九奏樂。景川侯曹震、定遠侯王弼下威楚路。壬午,元曲靖宣慰司及中慶、澄江、武定諸路俱降,雲南平。己丑,減大辟囚。乙未,大祀天地於南郊。庚戌,命天下朝覲官各舉所知一人。二月......
2022-03-16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原文

◎武宗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諱厚照,孝宗長子也。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立爲皇太子。性聰穎,好騎射。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千寅,即皇帝位。以明年爲正德元年,大赦天下,除弘治十六年以前逋賦。戊申,小王......
2022-03-16
《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爲之釋注。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漢書》天文志由班固弟......
2020-10-21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原文

陶安(錢用壬詹同朱升崔亮)牛諒答祿與權張籌朱夢炎劉仲質陶凱曾魯任昂李原名樂韶鳳陶安,字主敬,當塗人。少敏悟,博涉經史,尤長於《易》。元至正初,舉江浙鄉試,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太祖取太平,安與耆儒李習率父老出迎。太......
2022-03-18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八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八原文

◎樂二○樂章一洪武元年圜丘樂章。迎神,《中和之曲》:昊天蒼兮穹窿,廣覆燾兮龐洪。建圜丘兮國之陽,合衆神兮來臨之同。念螻蟻兮微衷,莫自期兮感通。思神來兮金玉其容,馭龍鸞兮乘雲駕風。顧南郊兮昭格,望至尊兮崇崇。奠玉帛,《......
2022-03-17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原文

二十四史之《明史》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原文

◎禮四(吉禮四)歷代帝王陵廟三皇聖師國先師孔子旗纛五祀國馬神南京神廟功臣廟京師九廟諸神祠厲壇歷代帝王陵廟洪武三年,遣使訪先代陵寢,仍命各行省具圖以進,凡七十有九。禮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唐堯,虞......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