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统国学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参与了贾府的哪些事情

红楼梦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参与了贾府的哪些事情

来源:历史趣闻网    阅读: 7.5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红楼梦》中,曹公向我们描述了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她在《红楼梦》中的出场并不多,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个印象的关键,就是探春怒扇的那个耳光以及她的外孙女与潘又安的勾当。

作为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为何会接二连三受到羞辱?究其根本,是源于她太过天真的想法。

【一】“绣春囊”事件的真相。

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捡到了绣春囊,因为她不认识这件玩意是什么。所以原本她打算拿给贾母看,却不曾想,在路上,遇上了大太太邢夫人。

邢夫人见她拿着这个玩意儿非常开心,因此也来了兴致,从她手中接过了这个物品。一看便震惊了,原来傻大姐所拿的,是男女闺房之中的调情物“绣春囊”。

大观园,是贾府众小姐以及宝玉生活的地方;大观园,也是元春省亲的皇家园林。因此,绣春囊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也是因此,邢夫人看到这件玩意,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但她明白,这件事不能声张。所以她恐吓傻大姐不要将这件事说了出去,并亲自保管了绣春囊。

只是奇怪的是,几天之后,她才将绣春囊由陪房王善保家的,转交给来王夫人。

邢夫人得到绣春囊之初,为何还要留在身边几天?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红楼梦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参与了贾府的哪些事情

但是,当她没有亲自前来却将绣春囊由她的陪房转交给王夫人时,这个疑惑,显然有了答案:邢夫人是想利用绣春囊,羞辱王夫人。

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贾府的婆子一向嘴上没把门的,但凡她们知道的事,多半会四处宣传。邢夫人若真有心维护王夫人的体面,理应在得到绣春囊的第一时间,亲自交给她。

而作为荣国府的大太太,邢夫人为何想要羞辱王夫人呢?

其实这也好理解,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这两点:

1、迎春的奶妈被撵,长房丢掉了体面。

回顾原文,我们会发现,在“绣春囊”事件之前,贾府刚经历一场风波,这便是贾母处理下人夜晚聚赌一事。

而在贾母所撵的三个做庄的人当中,正好有迎春的奶妈。这对邢夫人而言,显然是一种羞辱。因此,事后,她特意跑到迎春的房间,数落她一番,而她刚从迎春的房间出来,便遇上了拿着绣春囊的傻大姐。

2 荣国府由二房当家,邢夫人心存不满已久。

在荣国府,家族财产的继承并没有采用嫡长子继承的制度。荣国府的爵位,由长房贾赦世袭;荣国府的家产,由二房贾政掌管。

作为荣国府的大太太,面对这样的现状,怎么能甘心呢?其实在贾赦讨要鸳鸯那件事上,就体现了长房对二房管家的觊觎之心。

如今,邢夫人拿住王夫人的把柄,自然要做一番文章。所以她特意让陪房王善保家的去做这件事。表面上看似是她对王夫人管家的维护,实际上却是变相的在羞辱她的管家能力。

从这上面的分析我们大致能够猜测出:在对待绣春囊这件事的态度上,邢夫人确实是不怀好意的。只是,作为陪房的王善保家的,在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却自主主张,打乱了她的计划。

按正常来说,邢夫人交给她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让她将这件玩意转交给王夫人,并借着她嘴上没把门的,将这件事告知于众。

只是,王善保家的显然没有体会出主子的意思,所以她私自做了两个决定。

【二】王善保家的自主主张。

王夫人出身贵族家庭的王家,深受礼仪教育。尤其到了中年,她更看重名声。因此,当她从王善保家的手中接过绣春囊的时候,脸色大变。

所以她在得到绣春囊后,立马气匆匆的跑到凤姐小院数落王熙凤。其实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能明白,对邢夫人的真实意图,王夫人是清楚的。所以她,才会在第一时间,跑到凤姐这里,一口咬定绣春囊是她的,并数落她一番(因为凤姐是邢夫人的儿媳妇)。

红楼梦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参与了贾府的哪些事情 第2张

按说,王善保家的将绣春囊交给王夫人,任务就算结束了。但是,事实证明,她并没有,或许她是出于对大观园丫鬟的记恨,也或许是她有心想看这一出好戏,所以她,做了两件自以为是的事。

1、紧随王夫人的心腹来到凤姐小院看热闹

王夫人拿着绣春囊,来到凤姐这里,劈头盖脸对着内侄女就是一顿数落。如此一来,心情渐渐平复下来,随后便同她商议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王熙凤还是有大局观的。她建议姑妈,家丑不可外扬(胳膊折了要往袖子里藏),如今咱们只能以暗访查赌为由,派靠得住的心腹去调查这件事情。

对此,王夫人也是同意的。并叫来了吴新登家的、周瑞家的等五家陪房。只是,就在这个时候,王善保家的却突然探出了脑袋,在王夫人面前晃来晃去,王夫人的怒火,再一次被点燃。

你不是要看戏吗?那好。就让你加入这个行列。所以,王夫人借人手不够为由,邀请王善保家的加入调查绣春囊这件事。

对于这样的邀请,她想都没想,便愉快的同意了。并说出了,让王夫人感到意外之喜的话。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头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娇娇,大不成个体统。”

作为贾母派给贾宝玉的丫鬟,王夫人对晴雯是非常厌恶的,那么漂亮,又那么嚣张,留着她,不成了赵姨娘的第二人了吗?只是,晴雯是贾母赐给宝玉的丫鬟,作为儿媳妇的她,又不好明着撵她。

而如今,由王善保家的提出这件事,可谓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如此一来,王夫人完全可以将晴雯一事,推给长房邢夫人。

2、建议王夫人抄检大观园。

作为长房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应该是太想表现了,所以,得到王夫人首肯的她,显得非常活跃。

尤其是,见到王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表明要撵晴雯的时候,她恍惚认为,在这里,她已经是个人物了。

所以她,公然建议王夫人,突袭大观园,抄检大观园,并提出了自以为是的高见。

王善保家的道:“太太且请养息身体要紧,这些小事只交与奴才。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她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也是她的了。”

王夫人道:“这话倒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

红楼梦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参与了贾府的哪些事情 第3张

绣春囊的真正主人果真有这么简单吗?我们回头看看王熙凤的那番分析,就会发现,这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

只是,面对长房挖的坑,王夫人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而王善保家的提议,却大大减少了处理这件事的难度。

为何这样说呢?我们看看参与抄检大观园的阵容就能明白。作为长房这边,谁参与了?仅王善保家的一人;而作为二房这边呢?除了王熙凤,还有五家陪房。

况且,这又是在自家的地盘上,结果对谁有利?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所以我们会发现。整场抄检的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放水行为。

比如,对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仅仅因为王熙凤的一句话,便免去了抄检。

比如,在潇湘馆,当王善保家的满心欢喜地从紫鹃这里翻出宝玉的扇套、鞋子的时候,却被凤姐、周瑞家的等人,三言两语,就给打发了。

而到探春这里,则显得更不可思议。作为贾府的小姐,面对两房太太组织的抄检,竟然可以公然反抗,王善保家的不过上前扯了一下她的衣角,便被探春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王熙凤差一点就笑出了声)。

比如,在惜春的房间,当众人从入画的箱子里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的时候,面对这样的铁证,王熙凤尚且极力呵护,并给予了入画分辨的机会。

但是,当众人来到迎春的房间,画风就变了。原本懒散的周瑞家的,突然变得异常精明,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迎春是长房的人,而司棋,更是王善保家的亲外孙女。

及到了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王善保家的说:“也没有什么东西。”

才要盖箱时,周瑞家的道:“且住,这是什么?”说着,便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可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

凤姐因当家立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边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上面写道:

“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玩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

凤姐看罢,不怒而反乐,别人并不识字。

原本想看二房出丑的王善保家的,到最后,却成功地羞辱了自己一番,被凤姐嘲笑的无地自容:

红楼梦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参与了贾府的哪些事情 第4张

这王家的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凤姐只瞅着她嘻嘻的笑,向周瑞家的笑道:“这倒也好。不用你们老娘操一点儿心,她鸦雀不闻的给你们弄个好女婿来,大家倒省心。”

周瑞家的也笑着凑趣儿。王善保家的气无处泄,便自己回手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在人眼里。”

众人见这般,俱笑个不住,又半劝半讽的。

在《红楼梦》中,邢夫人虽然自私自利,却并不糊涂,这一点,我们从她为贾赦讨要鸳鸯中的表现便能看出。因此,可以推测出,让王善保家的参与调查“绣春囊”事件以及让她打压晴雯的举动,都绝非是邢夫人的吩咐,而是源于她的私心。

王善保家的,代表的是荣国府中老一辈的嬷嬷们,她借着“绣春囊”一事,公然做出打压荣国府丫鬟们的举动,这可以理解。

只是,在二房的地盘上,她却妄想逞能耍威风?这显然是太过天真了,尤其是,还有下人夜晚聚赌活生生的例子在。因此,她被探春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又导致自己的外孙女司棋被撵,最终回到邢夫人哪里,再一次被打骂,这一切,完全都是她咎由自取的结果!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