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行密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沒有戰績為何穩居高位?

楊行密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沒有戰績為何穩居高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楊行密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天祐五年(908年)五月十七日,徐温殺掉張顥,獨掌淮南左右牙軍兵權,成為這個割據藩鎮事實上的統治者。與楊行密集團大多數驍勇武夫不同,徐温並不以“武勇”聞名。在楊行密早年創業團隊“三十六英雄”中,“獨温未嘗有戰功”。

沒有戰功的徐温卻一路升遷,原因在於他長於謀略。龍紀元年(889年),楊行密攻破宣州,“諸將爭取金帛”,只有徐温佔據糧倉,“為粥以食餓者”。徐温的做法與秦末劉邦入關中,蕭何不取財貨寶物,獨取天下圖籍如出一轍。胡三省在注《通鑑》中説,“徐温之遠略已見於此矣”。

在楊行密集團中,徐温一直是距離藩帥很近的親軍將領。乾寧二年(895年),徐温“又從平濠、泗有功,授隨身都知兵馬使、檢校工部尚書”,所謂“隨身”,是指其職責為跟隨在藩帥左右以護衞安全,而都知兵馬使則已經是統軍之將的資歷了。

楊行密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沒有戰績為何穩居高位?

在很多軍事行動中,徐温的謀略往往起到關鍵作用。譬如,天覆二年(902年),楊行密發兵攻朱温,手下軍吏“欲以鉅艦運糧”。徐温反對説:“運路久不行,葭葦堙塞,請用小艇,庶幾易通。”大軍抵達宿州之時,趕上連綿不絕的大雨,“重載不能進,士有飢色,而小艇先至”。這件事令楊行密非常賞識徐温,“始與議軍事”。

天覆三年(903年)八月,安仁義據潤州叛楊行密,楊行密先派王茂章進攻潤州,未能取勝,後又派徐温增援。徐温軍“盡易新制衣服旗幟,悉用舊者”,換成王茂章軍的軍服、旗幟。安仁義不知對方援兵已至,出城作戰,被擊敗。這幾次出奇制勝以後,徐温引起楊行密重視。

正因為出色的軍政謀略,徐温漸為楊行密重用,成為身邊心腹重臣。楊行密病重之時,徐温已經是淮南道的右衙都指揮使。在楊行密立儲猶疑之際,徐温與張顥又出面力挺楊渥。尤其是徐温,在天祐二年,楊行密病重期間,楊渥奉命出鎮宣州。臨行之前,徐温對楊渥説:

公有病,而令嫡嗣出外,必奸臣為之,不可不防。他日有徵召,非王令某手書,非某之使,幸勿應命也!

楊行密手下最重要的大臣,沒有戰績為何穩居高位? 第2張

楊渥奉命出鎮宣州,並非是楊行密不打算讓他接班,更多的可能是楊行密希望楊渥掌控宣州這個戰略要地,穩定局勢。然而,楊渥可能並不理解父親的用意。徐温在此時以“必奸臣為之”為説辭,意在拉攏楊渥,贏得信任。

楊渥繼位之後,徐温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當然,楊渥也不是酒囊飯袋,他建立“東院馬軍”,目的就是制衡左右牙軍。最終,君臣權鬥導致了楊渥的喪命。

在弒殺楊渥這件事上,徐温的表現又很精明。當徐温與張顥謀弒楊渥到時候,徐温説:“參用左、右牙兵,心必不一;不若獨用吾兵。”張顥哪裏會把此事全交給徐温辦呢,自然不同意。於是徐温就説:“然則獨用公兵。”

徐温的右衙軍沒有參與弒殺楊渥,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後來,張顥圖謀自立失敗,吳國王位由楊隆演繼承。徐温又藉機殺掉張顥,將當初弒君之罪全部歸之於他,世人都以為徐温真是清清白白的。

殺掉張顥之後,徐温獨掌左右衙軍權,看上去大權獨攬。但是,徐温的地位並不鞏固,與楊行密共同創業的元老勛舊大多握有重兵,鎮守一方。如劉威、陶雅、李遇、李簡等人分別部署在廬州、歙州、宣州、常州等地,威脅着徐温的地位。

在元老諸將中,廬州老兄弟李遇是對徐温最不買賬的一個。李遇從楊行密起兵,累功授常州刺史,後遷宣州觀察使,他對徐温掌權尤為不滿,常説:“徐温何人,吾所未識。”徐温要想立威,首先就要動李遇。

徐温以吳王楊隆演的名義,召李遇入朝覲見。如果李遇不來,徐温就以叛逆之罪治之。果然,李遇就是抗命不從。徐温於是調動昇州、潤州、池州、歙州四州大軍,派都指揮柴再用為帥,徐知誥為副,進攻宣州,李遇兵敗投降,被斬首且夷其族。

殺掉了李遇之後,徐温的威嚴才真正建立起來,“於是諸將始畏温,莫敢違其命。”劉威、陶雅這些元勛舊臣,從此放棄與徐温爭權的念頭,滿足於做一方節帥。徐温對他們也採用拉攏辦法,禮遇諸將,結以恩信,優加官爵,使他們心悦誠服。

從此,徐温完全控制了政權,朝中無人再敢對他異議,吳王楊隆演更是安心做傀儡,徐温成為楊吳政權實際上的統治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