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封邦建國: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

封邦建國: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封邦建國即“封土建國”,簡稱“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轄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給諸侯,並授予他們爵位,諸侯再分封貴族,諸侯和貴族在自己的領地上有相當的自主權。分封的目的是讓他們建立封國和軍隊,保衞中央,收買人心。

封邦建國是一種社會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屬於政治制度範疇。武王滅紂後,論功行賞,大封功臣昆弟,作為周王室的屏藩。姜太公為首功,被封在齊,以營丘為。周初封邦建國,前後共有71個,其中姬姓之國佔去53個,中原地區有康叔等,東方有太公望和伯禽,河東地區有唐叔,北方有召公長子,南方有“漢陽諸姬”和周文王兩個伯父。

“封建”一辭,最早見於春秋時富辰之説:“周公吊二叔之不鹹,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義,即“封”土而“建”國,“封”之本義起始於“豐”字,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其字形狀如“植樹於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來,“建”字可見於金文,指“建國立法”;古文獻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封邦建國: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

“封建”,簡單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諸侯,而使之建國於封建的區域。這是上古時代戰勝的部族對於戰敗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種統治方式。所謂封建,自應有部族戰爭以來已有雛形。封建制正式起源時間尚有爭議,有人主張始於西周。封建制度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起源時間已經難以考證。根據史記記載,黃帝時代,“諸侯鹹來賓從”、“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這是早期的封建制度。五帝三代時期不斷髮展,到周朝時封建制度的完善程度達到頂峯。柳翼謀謂:“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即從堯、舜經夏、商到周朝,採用的都是封建制度。

漢語對古代中國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稱為“諸侯”(“諸侯國”、“封國”或“王國”),統治諸侯(王國)的君主稱為“諸侯王”、“君”或“國君”,也使用“國王”的稱謂。同時,漢語對歐洲從中世紀起的君主制國家也稱為“王國”,君主稱為“國王”,儘管兩者有所不同,但從純粹的土地分封來看兩者都是一致的。

封邦建國: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 第2張

西周施行分封制,建立藩屏,拱衞周畿,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一政治策略的實施,在東亞大陸形成了覆蓋廣大地域的青銅文化交流網。這一文化交流網絡的擴展,構成以周王朝為代表的中國青銅文明的進一步拓展,乃至秦漢版圖形成的前提。

周室鑑於當時諸侯之眾而又各據要津,後世必為共主之患,乃著興滅國,繼絕世之名義,封建諸侯,分封周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來的氏族部落建立國家,勢力始自上達下,周天子正式成為天下共主,周朝的封建規模正式完成。傳説中聖王的後裔和商的遺民以及立功的將士,讓他們在地方作“諸侯”,分區管理,輔佐周王,被封的“諸侯”在“封國”內繼續分封,通過這種逐級分封,下級對上級承擔繳納貢物,軍事保衞,服從命令等義務。

封邦建國: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 第3張

為了控制廣闊的新徵服區,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先後分封的有魯、齊、燕、衞、宋、晉、虢等71個諸侯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