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的“萬户侯”在那時是什麼地位?

古代的“萬户侯”在那時是什麼地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萬户侯”在那時是什麼地位?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帝王為賞賜功臣除了給他加官進爵之外,還會賞賜他一塊“食邑”(類似於封地),受賞者依法享有封地內百姓所有的賦税。影視劇中常説的“萬户侯”就是可以享受一萬户百姓賦税的侯爵,那麼他的地位如何?又有多少財產呢?

古代的“萬户侯”在那時是什麼地位?

先來看看“萬户”是個什麼概念

萬户並不是指的一萬人,而是一萬個納税單位。我國古代社會是農耕社會,人口流動不頻繁,所以用“户”為納税單位。户不僅要承擔賦税,還要承擔徭役(苦力活,比如興建工程)和兵役,古代一户平均人口數量為4-6人,所以從人口數量上來看萬户侯最低佔有四萬人,最多也就不到十萬人。

在秦漢時期,萬户還是區分一個縣級別的重要依據。秦漢制度,萬户以上的縣設縣令,不足萬户的縣設縣長。如果以此衡量的話,萬户侯從地方行政管轄級別相當於秦漢時期的一個縣長,當然,是最低一級的縣長,但是比縣令強。打個不合理的比方,萬户侯比現在的貧困縣強。

那麼萬户侯的收入換算成現在的幣值有多少?

看到有人拿現在一個縣的收入和萬户侯對比,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應該把當時的賦税收入換算成現在的鈔票才合理。以東漢末年為例。曹操平定河北後,規定“每畝粟四升,户絹二匹、綿二斤”。也就是每畝地徵收粟四升,每户再出絹二匹和綿二斤。

古代的“萬户侯”在那時是什麼地位? 第2張

按每户佔有耕地面積為50畝(據西晉佔田制男子佔有70畝為標準推測)計算,每户上繳粟200升,漢制一升相當於現在的750克,那麼每户每年上繳的粟大概為300斤左右。粟就是北方吃的小米,現在的市價為1.5元/斤,300斤小米為450元,這是一户上繳的賦税,那麼萬户就是450萬元。

除此之外,每户每年還上繳二斤棉花,萬户就是兩萬斤棉花,大概為10噸。現在棉花價格為16000元/噸,換算成人民幣為16萬。還有每户上繳的二匹絹,65米左右,絹的價格不太好算,這裏就不説了。

所以東漢末年一個萬户侯的平均年收入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470萬左右,不到500萬的樣子。這個收入水平肯定比不上一個縣,不過在一線城市可以活得很滋潤了。而現在年入500萬的人大有人在,可在古代社會,想成為萬户侯是很難的,不僅要有實力,還要有運氣。

飛將軍李廣打了一輩子仗,連個侯都封不到,所以人們常説“李廣難封”。而三國時期的曹爽成為託孤大臣後,就被封為“萬户侯”,還有滅蜀的鄧艾和鍾會也是萬户侯,不過他們的下場都很悽慘。

萬户侯,不好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