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前221年稱帝,史稱“秦始皇”。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文章,歡迎閲讀哦~

如果沒有《大秦賦》及其熱播,很多人未必會關注到這部大劇的文學版基底——可能是我國有史以來篇幅最長的小説鉅著《大秦帝國》(孫皓暉著、全書超過五百萬字);當年斥巨資買齊這部鉅著的人們,不知有多少真正讀完的;讀完的,又不知有多少再去拿着小説講的故事去對照對照歷史的……只看了《大秦賦》的很多很多人,有一部分(只敢説“一部分”,不敢説多大比例,因為確實不知道)竟會發出類似這樣的疑問或説感慨:還有“秦”這麼個帝國哪!接着其中有些人就可能去翻“杜娘”了。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這算是“歷史的無知”麼?照筆者説,也算也不算。説“算”,是因為,秦,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的“大一統”封建王朝,中國人,真的不知道,有點兒説不過去;説“不算”,是因為,即便有點兒説不過去,也多多少少“情有可原”——大一統的大秦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在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佔的時長比例,實在微不足道;即便是隨便什麼版本的《新華字典》的後附部分都肯定有詳列的朝代表,不仔細看,或者沒存着特意查找的目的去看,也很容易“晃過去”;實在太短,皇帝世系只有兩項:始皇帝,和,二世皇帝。

不知完整看完《大秦賦》的朋友會否有這樣的疑問——那麼強大且“正能量”滿滿的大秦,怎麼會只存在了那麼短時間?進而,其中有些,比如筆者的兩三個年輕友人,還會疑問:既然只存在了那麼短時間,已經78集(央視播出版)了,幹嘛不再多拍幾集、十幾集,把那後面十五年的故事講完?

關於幹嘛電視劇不把故事“講完”的問題,筆者也有自己的見解或説“想法”,但相比大秦帝國為什麼只存在十五年的疑問,故事講沒講完、為什麼沒講完、不講完,好像想要説清楚還顯得更復雜一些,也更有現實的風險;所以,若真想得到答案,不妨求問電視劇主創或《大秦帝國》小説作者。在這兒,只簡要説説為什麼只有十五年那麼短的問題。

(一)那十五年——電視劇和小説所講“故事”的“後來”

還對初中歷史課及相應考試存點兒印象的話,一説“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大概能想起點兒“秦”。截至公元前221年,起源於西周中後期、冊封於東周初期、周王朝治下的諸侯國“秦”,以武力方式,消滅了周王朝冊封的所有主要諸侯國(還有屈指可數幾個小國未在其列),更在稍早前同樣以武力方式覆滅了周王朝;公元前221年,曾經的周王朝直接、間接控制、相關的、在當時被習慣稱“天下”的區域及有限外延,秦、大秦,成為了唯一的絕對主導政權。

這個叫做“天下”的地方,有多大呢?形象點兒説,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陝西、湖北、安徽、山東、江蘇、上海等省級區劃的全境,加,遼寧、寧夏、四川、重慶、浙江等省級區劃的大部,再加,內蒙古、甘肅、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與前面所及區域相鄰的部分地方;今天看,疆域面積並算不上多大,但在當時,就已經是中原政權認識中的“六合八荒”了;説起來,跟歷史同期及相近時期世界上其他主要“帝國”相比,也毫不遜色。至少可以認為,在公元前221年前溯的我國全部“上古史”中,從沒有哪個政權,曾經“事實控制”過這麼大的疆域。亦即:誕生於公元前221年的“大秦帝國”,是截至當時的“有史以來”華夏大地上最遼闊的國家。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面對如此遼闊的疆域以及世代生活其間的、數以百萬計的“各國人民”,新生的大秦帝國,由統治階級主導,主要做了十件事:

一,徹底廢除緊前的周朝貫行的分封制國家聯盟政體,確立“大一統”的“郡縣制”國家機制;按父系血統世襲的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所有事實控制區域設立郡、縣兩級行政單位,由皇帝完全控制之下的唯一的朝廷,委派文官擔任有限任期的地方官。

二,統一貨幣,強行收繳各諸侯國、各地不同貨幣,再由國家統一發行對應幣值的“秦幣”,就是傳諸後世直到百年前還能在流通領域見到的“外圓內方”那種形制。

三,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築通往之前由其他諸侯國佔領、控制的重點區域、中心城市的“馳道”,並以“秦制”為標準,強行統一運輸工具的制式(車同軌)。

四,收繳所有能收繳到的武器及可充作武器的金屬質工具,以殘酷的法令及其施行,強有力控制武器的生產、改造、持有(僅限於配給國家直接控制的軍隊)。

五,以“秦字”為標準,強行統一文字,並確立小篆字體為標準字體(書同文)。

六,將燕、趙、魏、秦等國為防禦北部遊牧民族而修築的城牆工事進行加固,並統一形制、連通。

七,強行收繳、毀滅除“法家”以外所有思想流派著作,並廣泛、嚴厲處置、處決不歸屬、不贊同法家學説的“異端人士”,唯一性地確立思想學術領域、方向(焚書坑儒)。

八,以前所未有的浩大規模,啟動並推進驪山陵寢、阿房宮等一系列建設工程。

九,將被武力征服的各諸侯國的豪強富貴強行遷移到咸陽周邊,並剝奪其大部分財產,對其進行武裝監控。

十,向以今天“兩廣”地區為主的“南越”和北部以匈奴為主的遊牧民族政權大肆用兵。

這些之外,還有兩件貌似比較“私人化”的事情,卻不得不提,就是:秦始皇帝為追求永生而主倡的空前絕後的“煉丹”、“求仙”活動,和,兼顧類似目的、以政治安撫為主旨的五次大規模巡遊。

第五次大巡遊途中,秦始皇帝嬴政,由於過度操勞、亂服丹藥、壓力過大等多重原因,發“急症”,並急劇惡化,于歸途中病逝;其信用有加的近前宦臣趙高,夥同其第十八子胡亥,裹挾丞相李斯,假造遺命(矯詔),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並逼迫呼聲最高的皇位繼承人、始皇帝嬴政長子扶蘇自殺。

對“全天下”具有強大威懾力、被稱“祖龍”的秦始皇帝嬴政的死去,加上扶蘇自殺,民間各種反對勢力,藉助部分奴隸(虻隸)和中下層平民為求生存而發起的反抗活動,迅速促成規模浩大的武裝顛覆運動;而同時,為鞏固皇位,二世皇帝胡亥,在近臣趙高唆使下,對嬴秦王室成員也就是他本人的兄弟姐妹、同宗親戚,予以滅絕式打擊,逼死蒙恬為代表的帝國主要軍事將領;後又處死文官集團領袖、謀篡皇位的“同謀者”丞相李斯及其全家,以及與其相關的大批文官;致使國家機器幾乎停擺,皇權旁落趙高之手。

隨着後世更習慣稱“起義軍”的顛覆帝國的勢力的飛速壯大及其中領袖人物對局勢的有力、有利引導、推動,帝國可調配的防禦性軍事力量被擊潰、毀滅(項羽坑殺二十餘萬秦軍俘虜),帝國成了空架子;趙高設計謀害了親手扶植上位的二世皇帝胡亥,欲以“退居秦王”姿態自立為王,被嬴秦宗族倖存的年輕成員“子嬰”瓦解;子嬰隨即“退稱秦王”。至此,大秦帝國,宣告滅亡。很快(旬月間),“秦王子嬰”,以正式文書(降表)和正式禮儀,向兵臨咸陽城下的起義軍“劉季”一部投降。於是,叫做“秦”的政權,無論“帝國”還是“諸侯”,無論“皇帝”還是“王”,都完全、徹底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二)興而驟衰的基礎隱患

煌煌“大秦帝國”之所以短短十五年就“二世而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形成本身,就為迅速滅亡留下了隱患。形象比喻——大秦帝國,屬於“帶病上崗”;且所“帶”之“病”,還是近乎“絕症”的大病、重病。所謂“基礎隱患”,想説的,主要就是這“大病”、“重病”。

什麼呢?一言以蔽之——武力征服。

縱觀古今中外,可以説,沒有哪次純粹依靠武力的“征服”,能夠持續長久;甚至,中外歷史上很多“純武力”的所謂“征服”,都還沒能最終達成,就已宣告失敗、破產。最典型的例子,當屬上世紀的“二戰”——納粹德國、日本軍國,何其強大,武力何其囂張,手段何其暴戾,可都沒能真正達成“征服”的目的,而是被反對者打得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所謂“純粹”的武力征服,可以認為,是指嚴重缺乏甚或沒有政治基礎和文化“配套”的、侵略擴張屬性的、以地域(疆域)的掠奪為核心甚至唯一目的的軍事強佔行為。大秦帝國的誕生,所依靠的,就可以認為是這樣的“純粹”的武力征服;之前沒有歷史參照;之後也基本談不上有“複製”。

(秦二世)

説大秦帝國“基礎隱患”之前,先把上一小節“故事”的“後來”的“再後來”簡單捋捋——秦滅亡後,起義軍盟主、事實的領袖“西楚霸王”項羽,帶着強烈報復心理,對秦的一切都施予了所能施予的最大限度的破壞和毀滅,包括對嬴秦宗族的滅絕式屠殺,以至於“嬴”這個古老的“貴姓”,至今傳襲者聊聊。毀滅性破壞中,年輕的戰術天才、剽悍將領項羽(滅秦時項羽最多二十八、九歲)個性中的“暴”,被嚴重激發,成了極度缺乏政治素養的獨裁軍事統帥,被起義軍其他諸多分支視為重大隱患、禍害,以至眾叛親離,最終兵敗自刎,結束了傳奇的年輕生命,也結束了華夏大地綿延五個半世紀多的烈烈戰火。富於政治遠見的勝利者,在大秦帝國的廢墟和楚漢相爭的滿目瘡痍之上,締造了漢王朝,接受歷史教訓,經世累代遂行一系列適合時代發展的軍政舉措,不僅真正長久地實現了大秦帝國倡導的大一統郡縣制政體,更成就了綿延四百年、鼎定族羣性格和國家特徵的偉大王朝。

之所以不嫌囉嗦地贅上這段,除了非要把故事講得告一段落的強迫症,也是想拿滅亡了秦的項羽為例,説明一下純軍事手段的侷限性和慘淡結局。在此基礎上,稍稍試圖“攀爬”一下“理論”,大概可以講出這麼幾條:

一,純粹的武力征服,投入高昂、創傷深重,僅從客觀的經濟維度看,不利於鞏固成果和自我修復。

二,旨在“征服”的武力行為,由於雙方缺乏甚至完全沒有“退路”,比其他性質、意圖的戰爭,要麼表現愈發乃至極至的決絕(拼死以戰),要麼使被動一方揹負極嚴重的屈辱(妥協投降),再要麼二者兼有(決戰失利後被迫投降),勢必造成嚴重傷亡及其必然連帶的勞動力和兵源的缺失以及難以磨滅、極度缺乏調和可能的情感裂痕(仇恨),給征服者對於所得成果的管理,造成成本式壓力和潛在安全危機。

三,征服一方由於勝利導致的驕橫、傲慢情緒和為削弱乃至去除安全危機,愈發迷信、倚仗暴力手段,客觀上更加劇了戰爭創傷,也使得安全隱患更隱蔽、更嚴重、更執拗。

四,由於戰爭的酷烈及情節的偶然性,勝利的征服者,還會面臨內部論功行賞的置衡課題和將領的補償心理所引發的諸多機制問題。這方面比較突出的實例是上世紀我國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局主流勢力迅速形成的貪腐、掠奪弊症致其短期內盡失民心、走向覆亡。

(李斯)

具體到大秦帝國,其建立所“攜帶”的“基礎隱患”,可以概括成三個方面:

一是歷史客觀現實的“難題”——自公元前八世紀前葉(公元前770年)而始的“東周”時期直至戰國末年的公元前三世紀中晚期,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綿延達五個半世紀之久,戰國以來(始於公元前五世紀中葉),則愈演愈烈,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創傷和仇隙都愈加深重,文化滲透和外交協調,逐漸降低甚至失去作用,經濟發展成果更多用去充作戰爭成本,整個華夏大地,差不多都變成了戰場。在這樣形勢下,想要創立全新的政治秩序,就須如孟子所言“定於一”,即以唯一的強大政權歸攏所有其他政權,形成一家獨大或者乾脆就是大一統的政治格局;而實現這一格局的可採取措施,根本上離不開戰爭手段。簡言之,想要“天下凝一”,不打,根本就不可能。可以“迴旋”的只是“打到什麼程度”和“打多久”。

第二方面,在“必須打”、“只能打”的客觀大前提下,秦統一的軍事動作所呈現的“方式”、“程度”等,跟秦國的“軍國”式國家性格密切相關。秦國本身就是“以武立國”,其諸侯地位,是“打”出來的,而不是依靠姓氏、血統之類;從其立國之初(東周早期)的地理形態看,也毫無地緣優勢可言;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在防範中原諸侯傾軋、滋擾、劫掠的同時,跟不講道理只認拳頭的西北“百戎”不停對抗、戰鬥。戰國中早期的商鞅變法,則更是瞄準秦國的國家狀況、族羣性格而訂製的“戰時法令”,其成功實施,徹底把秦國推入了“軍國”軌道。這點上,可以説,秦國跟所有其他諸侯國都不同。一個近乎純粹的軍國,發動、踐行旨在征服的戰爭,必然失之囂狂、暴戾,在“一拳打死”還是“兩拳打死”這類命題上,近乎“本能”地採取第三選項——亂拳打死!

第三個方面,或許帶些偶然性,就是平滅六國最後戰爭的總指揮秦始皇帝嬴政的個性。關於此,不想多説。因為説多了,就太多了。只撿一條最要緊的與眾分享,就是,在筆者的認識和想象中,嬴政這個人,決非《大秦賦》電視劇所表現的那樣。決非!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第4張

(三)帝國建立後迅速走向末路的“現實”因素

從本文第一小節所列的大秦帝國建立後主要做的“十件事”,再稍稍結合普遍共知的相關“史料”,不難看出其在“治政”或説“治國”上表現出的兩個突出特徵,急躁或説“操切”,和,粗暴或説“極端”。

統一思想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但焚書坑儒的做法,能否解決問題,或可商榷,損傷文化、踐踏“人心”,確是鐵定的!

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修建馳道、連接長城這些重不重要?都重要,但透支民力,也是肯定的;再要是通過嚴刑峻法透支民力(鞭笞天下),對本來就“帶病上崗”的帝國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郡縣制大一統政體先不先進?至少就當時而言,至少就我們國家的資源分佈而言,是先進的;但以集權權威強行搞“一刀切”,不留餘地,不設緩衝,是否真的可行,勉強落實後能否不變味兒地持久下去,都是大大問號!本來利好的新生事物,經強力灌輸、高壓落實,不僅難以被更多人羣理解,還會滋生不理解基礎上的牴觸、抗拒。帝國短短的壽數中層出不窮的“嬴政死而復分”之類的讖語、傳言、呼聲,就是物極必反的情緒化反映。

還有一點十分重要,也是最“貼切”現實的,就是軍事實力的自我削弱。先是派遣數十萬精鋭之師遠征“百越”,大大降低“國內”軍事防範能力;後又為着謀篡皇位(二世)並鞏固“勝利”而毫無節制甚至可謂“喪心病狂”地戕害包括“卻匈奴七百餘里”的優秀將帥蒙恬在內的諸多在“平滅六國”中屢立奇功、鎖定勝局的傑出將領,使軍隊喪失了大半“頭腦”;讓反對勢力看到並切實抓住空當——曾經戰無不勝、橫掃天下的百萬秦師,十年八載間,兵力減半、將帥凋零,終極對決中被擊潰,也就顯得“命裏該着”了。

在兵力削弱的問題上,遠征嶺南的“百越”地方,可謂最主要因由。這裏面,有兩個歷史性謎題:

一,為什麼始皇帝要在帝國建立之初、政權尚不穩固的狀態下,不惜“抽空”國內防衞力量而派遣大軍遠征?是武力征服的野心膨脹?還是用大規模戰爭轉嫁內部危機?又或是二者兼有?還會不會加上給“後繼者”留下“緩衝餘地”的設想?

二,數十萬(至少四十萬)遠征嶺南的秦軍,為什麼在“國內”已經出現反抗、顛覆的武裝事變甚至在其已重創國內守軍的情況下,沒有一兵一卒“歸國勤王”?是消息閉塞,不知“國內”危急?還是山高路遠,回防、增援,客觀上已不現實?又或像很不少的後世評述所言,這支大軍也飽受“暴秦”之苦,根本就放棄了岌岌可危的帝國,索性恃強盤踞、另起爐灶?

上述之所以叫“謎題”,就是因為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確定的結論。依筆者淺見,這兩道謎題及所指向的“秦末”軍力不足的問題,在“秦亡”的大命題中,似乎沒什麼地位,甚至都很被“忽略”了;也許是因為似乎也根本“考證”不出確切答案吧。

還有個“現實”因素,筆者認為十分重要,重要到涉及“根本”,而卻沒得到足夠的、富於邏輯的關注,就是——始皇帝嬴政的“個人因素”——不是“暴君”或“英主”這樣的簡單形容、定義,而是綜合地説他這個人。

這個人,也許是我國古代歷史中最值得深入研究的人物之一了。

別的不説,在由他而始的兩千多年“帝制”時代總共幾百位“皇帝”中,他既是第一個,也是權力最大、最不受節制、最為獨裁的一位,更是有史以來最具權威的皇帝之一。

順着這樣的“定義”捯捯——

秦朝完成了統一卻只維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麼? 第5張

鏈條一:因為無比權威,所以極盡獨裁;因為極盡獨裁,所以難免偏頗、失誤;因為偏頗、失誤而又要維護權威、着意補救,就難免更急切、更絕對,就期待長生、永生。

鏈條二:因為期待長生、永生,所以亂服丹藥;因為亂服丹藥,所以健康大損;因為健康大損,所以早逝(生於正月,卒於滿五十週歲前一年深秋,按現在户籍制度相關規定,應為“卒年49週歲”);因為早逝,所以沒能完成對繼承人的“塑造”和最後確定,導致“該上的”不僅沒上位還被逼死(扶蘇),“不該上的”謀篡了大位,致大權旁落、政治失控、構架崩潰。

大體上是這樣的兩個“鏈條”。篇幅原因,不展開講。不過,關於繼承人,還想多説一句——如果他能夠有機會指定政治成熟、方方面面認可度極高的長子扶蘇繼承皇位,歷史肯定要改寫;但本質來講,即便那樣,大秦帝國,也難逃“短命”的運數,只不過可能不是十五年“二世而亡”這麼短,但也未見得就能撐過三代。關於此,筆者早前寫過相關文章,並在其中講到,若是崇尚“儒學”的扶蘇繼承皇位,大秦帝國的“壽數”究竟能延長到什麼程度,很不好説;但大一統郡縣制的政體,卻很大可能被打折扣,甚至可能產生歷史倒退。

當然,歷史,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沒有“如果”;就算如今很輕易就能插上穿越時光的翅膀,相關説法中,也很是強調“不能更改歷史”。

穿越不可期,歷史可為鑑。不説什麼“野蠻戰勝文明”,特定歷史條件下,諸多必然的和偶然的因素共同作用下,大秦帝國的短命,並沒什麼可奇怪的。反正,不如講大秦故事特特兒把其覆亡歷程略去,來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