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期,王麗坤、羅晉、鄧倫等主演的《封神演義》正在熱播,許多觀眾吐槽説與原著相比差別太大。《封神演義》這部神話小説應當是除《西遊記》以外最廣為人知、被翻拍次數最多的作品了。自90年代以來,這部神話小説屢屢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1990年的傅藝偉版《封神榜》最為經典,也最為出名,2001年TVB出品的温碧霞版本也是家喻户曉,後來兩大美女范冰冰、林心如先後演繹了給人不同感覺的妲己。

但是不管哪一版本的《封神演義》,在比干剖心之死那節總是非常令人動容,那麼歷史上真的有比干這個悲劇人物嗎,真實的比干又是因何而死?後世眼中的比干又是何種形象?

一、影視劇裏的比干

在影視作品中主要突出比干被“剖心、封神”這兩大事件。傅藝偉版本的《封神榜》裏講述了狐妖妲己因狐族兄弟姐妹為比干所殺,含恨在心,決定報復比干的故事。妲己裝作心病復發,對紂王説只有七竅玲瓏之心做藥引才能救她,而比干是一位忠賢之士,其心必然七竅。紂王為救妲己,逼迫比干剖心,比干怒將一其心剖出扔給紂王。被剖心的比干忍着劇痛踉踉蹌蹌向外走去,途中遇見一婦人正在叫賣無心菜,比干上前詢問菜無心可活,那人若無心如何。婦人答曰“人無心即死”,比干倒地即死。武王滅商之後,主持封神大典的姜子牙追封比干為文曲星。雖然比干被剖心而死,但能在封神榜365位神仙中佔據一席之地也算是一種慰藉了。

《封神演義》中比干因妲己陷害剖心而死,那麼歷史上比干究竟因何而死?他又是怎樣的一位臣子?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二、歷史上的比干

歷史上確實有比干的存在,他是紂王的叔叔。《論語·微子》載:“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之。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司馬遷在《史記·宋微子世家》篇中提到,“王子比干者,亦紂之親戚也。見箕子諫不聽而為奴,則曰君有過而不以死爭,則百姓何辜,乃直言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信有諸乎,乃碎殺王子比干,刳視其心。”以上文獻都證實歷史中的比干實際上死於納諫。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第2張

紂王實際並無治國理政的才能,他父母本來想立的是他的兄長微子啟,但迫於禮制只得立了紂王。因為微子啟與紂王為同母所生,但他的母親在生微子啟的時候還是個妾,生紂王的時候才升為正妻。紂王帝辛在位期間荒淫無度、重刑厚斂、窮兵黷武、一意孤行、嗜殺臣子,這使得全國上下怨聲載道。而且西伯侯姬昌廣施仁政,招徠許多人才得到無數百姓愛戴,這對殷商造成了巨大威脅。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下,殷朝“三仁”挺身而出向紂王勸諫,希望他能夠施仁政、強國家。但紂王一意孤行,閉塞耳目不聽勸諫,最終三人未能挽救殷朝命數。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第3張

微子作為紂王的哥哥多次勸諫,但“紂終不可諫”,於是被迫裝瘋出走。到周武王滅商之後,微子被其子成王封於商朝發源地(今商丘一代),建立起了宋國,故後世稱其為宋微子,微子啟的後人都以國為氏,稱宋氏。後世很多人認為微子這種降周的行為無異於叛國,但是這樣做至少給殷商留下了血脈。而且説到底問題並不在微子身上,而是出在紂王這個國君身上。孝文帝曾感慨“嗚呼介士,胡不我臣”,他意思是像比干這樣的忠諫之士,怎麼不是我的臣子,可惜的是昏庸的紂王一點也不知道珍惜“三仁”。

箕子是紂王叔父,他勸諫無果後被關了起來,周建國後箕子被釋放,他不願臣服周朝,到朝鮮半島開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史記·宋微子世家》載,“武王乃封箕子於朝鮮而不臣也。”後來,“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箕子看到破敗的故都悲從中來,作《麥秀歌》:“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寥寥數字間,箕子將亡國的淒涼與亡國原因勾勒出來,體現出了亡國之殤。紂王雖有負於箕子,箕子卻無負殷商一朝。

比干看到微子、箕子的境遇,他感歎道:“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比干到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王實在討厭他的行為,説,“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然後殺比干剖其心,比干也用他的生命成全了那份忠義。

周武王得到在朝歌的探子的消息説,微子出走、箕子被囚、比干被殺,問姜太公,“仁者賢者亡矣,商可伐乎?”太公回答説:“先謀後事者昌。”於是武王聯合諸侯共同伐紂,終在牧野之戰結束了商王朝六百餘年的統治。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第4張

三、比干身後事

比干被殺後,他的兒子堅逃走,逃到的地方叫“林谷”,周武王滅商後,找到了比干之子,賜姓為林,所以之後比干的後人皆以林為姓。周武王為安撫殷民,表彰比干,為比干封了墓,墓地位於今河南省衞輝市。後來到了北魏時期,崇尚漢化的孝文帝拓跋宏為比干立了廟,廟就在比干墓的旁邊。比干廟至今依然存在,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四,海內外的林氏子孫都會到比干廟祭祀始祖。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第5張

後代帝王也對比干多有推崇。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途徑衞輝比干廟時,曾頒發了《贈殷太師比干諡詔》,追贈比干忠烈公的諡號,唐太宗對比干勇於勸諫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認可,或許這也是貞觀年間能出現魏徵那樣的諫臣的原因之一吧。

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比干又是受到民眾信奉的五路財神之一。比干之所以被封為財神是因為他被剖了心,人們認為沒心就沒有私心,不會貪心,就會不偏不倚。傳説中在比干庇佑下做買賣的人都公平交易,不會發生坑蒙拐騙、缺斤短兩之事。

《封神演義》背後比干之死的真相 第6張

文史君説:

神話往往脱胎於現實生活,神話與歷史上的比干皆因剖心而死便是最好的例證。比干之死很好的詮釋了“文臣死於諫,武臣死於戰”的前半句,他的死為後世文臣立下了為官的一個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