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曾經繁華一時的長安城,為何後世卻沒能成為首都?

曾經繁華一時的長安城,為何後世卻沒能成為首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要為一個朝代選擇代名詞,那它的都城勢必會得到不少支持票。也正是如此,長安才會超越許多城市成為讓許多人魂牽夢繞的存在。

然而人們對於長安的嚮往好像以李唐為界限,往前是滿心期待,往後則是不願多加理睬。

可又到底是為何,長安恍如一瞬之間散盡了它對人的吸引力?

曾經繁華一時的長安城,為何後世卻沒能成為首都?

天寶十四年(755),原本人頭攢動的長安從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頃刻間變成"萬户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再朝天"的前途未卜的戰場。"長安",長治久安,這在不斷的烽煙和哭嚎之間顯得那麼諷刺。

然而老天爺好似覺得這一場動亂於長安而言還不夠嚴重,廣明元年十二月初五(881年1月8日),皇帝逃出長安的亂局再現,緊接着,黃巢起義的亂軍就進入了無主的長安。

作為從百姓中來的黃巢軍,他們也曾下達過諸如"整眾而行,不剽財貨","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的指令。但也許是出自草莽的劣根性,這些約束終成紙上空言。

詩人韋莊曾在自己的《秦婦吟》中如此寫到:"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煙烘烔……陰雲暈氣若重圍,宦者流星如血色……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隨着黃巢軍的到來,昔日長安歌舞昇平的局面再度成為泡影,長安百姓"一從陷賊經三載,終日驚憂心膽碎"。然而若是當時人們知道"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還只是一個開始,那他們的驚憂恐怕將不止如此。

光啟元年(885)春,正是草長鶯飛時,入蜀避難的唐僖宗回到長安。結果百姓們盼的皇帝是回來了,可安寧並未一道回來。唐僖宗寵信的宦官田令孜因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交惡而聯合邠寧節度使朱玫和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向王重榮開戰。結果王重榮聯合李克用直逼長安,田令孜見大事不妙又脅迫唐僖宗逃去鳳翔。

而後入城的王重榮和李克用大軍,連當初黃巢軍的那些一紙空言都懶得説,任由大軍破壞本就千瘡百孔的長安。當年杜甫痛惜長安在安史之亂中成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亂城,可此時的長安才真的變成了"宮闕蕭條,鞠為茂草"。春光正好,可長安水邊別説什麼麗人了,就是孤魂野鬼都難尋蹤跡

而在王重榮和李克用之後,還有李茂貞和朱温毫不手軟地給長安帶來又一輪打擊。李克用曾明言:"唐不誅茂貞,憂未已也",然而唐僖宗卻想要用李茂貞來牽制李克用。結果李茂貞對唐僖宗也不太放心,所以在乾寧三年(896)直接帶着大軍殺到了人在長安的唐僖宗面前。僖宗手裏的那點殘兵敗將根本就無法與李茂貞抗衡,於是長安又迎來一次屠城。雕樑畫棟,亭台樓閣,經過李茂貞大軍的掃蕩盡成灰燼。

而後來替李唐皇室控制住了李茂貞的朱温,表面上是個勤王忠臣,實際上是把控傀儡皇帝的無冕之帝。天佑元年(904年),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朱温下令放棄長安,遷都洛陽。而再一次失去君主的長安,在朱温眼中被視作一處破敗之地,被下令"長安居人按籍遷居,徹屋木,自渭浮河而下"。這下,長安人也沒了,城也沒了,只有連甍號哭迴盪在偌大的空城,月餘不息。

此後,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因為北方在唐中後期以來的長期叛亂,大量北方居民南遷,南方的經濟逐漸發展。而在五代十國後期,政治重心也偏向東部,長江和黃河的下游日益成為了新的時代代名詞。而偏居西北的長安被人們漸漸忘卻。

直到明朝初年,長安的地位都未能恢復如初。不過明初朱元璋和太子朱標曾有意遷都長安,甚至朱標本人都已經去長安進行了考察,覺得此漢唐舊都頗有帝王氣派,適合大明奠基。結果朱標在視察完返回南京的第二年就撒手人寰。朱元璋一時悲慼,舉得"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遷都長安一事便這麼不了了之。

曾經繁華一時的長安城,為何後世卻沒能成為首都? 第2張

而隨着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定都北京,長安再盛的願望就徹底成了泡影。當初朱温命令遷都時,長安人曾大罵:"國賊崔胤,召朱温傾覆社稷,俾我及此,天乎!天乎!"

而恐怕也沒人想到,長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歷史竟然就這麼不知不覺的終結,往後千年難復。當初長安的繁華來得不易,結果散去倒是"輕而易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