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6.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人們都在感慨,我們的傳統節日逐漸沒落,竟不如洋節受重視。有觀點認為,洋節日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其參與性強,不僅熱鬧,還頗具趣味性,所以得到年輕人的青睞;而傳統節日只是吃吃喝喝,必然遭到摒棄。

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不妨穿越到1000年前的宋朝,看看宋朝人是如何過節的?看看我們的傳統節日真的是一無是處,還是被我們忽略了什麼。本期節目,李涵為您講述:宋朝人是如何過節的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宋朝應該是法定節假日最多的歷史時期。據宋人筆記《文昌雜錄》記載,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的節日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元日(春節)、寒食、冬至等傳統大節;一是“天慶節”“天聖節”“先天節”“降聖節”“天貺節”幾個官方設立的政治性節慶日。遇到這些法定節日,宋朝政府都會放假若干天。再加上每月三天的旬休,宋朝人一年當中共有100多天的節假日,與我們今天的節假日(含週六、週日)天數差不多。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正月初一元日(春節)是農曆年的開端,也是一年當中第一個隆重的節日。

過年當然離不開年貨。時間一進入臘月,宋朝人就開始準備年貨了:家家户户用豬肉、羊肉、魚肉醃製臘味;商鋪競相兜售新年日曆、大小門神、桃符、鍾馗、虎頭及金彩縷花、春帖幡勝等;小販則沿街叫賣“錫打春幡勝、百事吉斛兒”等,以備元旦懸掛在門上,作為新年的好兆頭。

臘月的最後一天是除夕。這一天,士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户,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這套習俗,至今在廣東潮汕一帶仍得以完整保留下來:過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灑掃門庭,叫“掃除”;都要貼門神、春聯、年畫;都要在除夕這天祭拜天地、社神、祖先,這叫做“團年”。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2張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3張

吃過年夜飯之後,宋朝的城市便迎來了徹夜不眠的大年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孩子們跑到外面,繞街唱兒歌:“賣痴呆,千貫賣汝痴,萬貫賣汝呆,見賣盡多送,要賒隨我來。”這叫做“賣痴呆”,兒童以此相戲謔,也寄託人們希望來年“變得聰明”的意願。近代廣州仍有類似風俗,不過不是“賣痴呆”,而是“賣懶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我們仍保留着過年放鞭炮、煙花的風俗習慣,這一風俗應該是從宋代開始形成的,因為那時火藥的技術已頗為成熟,可以用來製成炮仗、煙花,以圖熱鬧與喜慶。宋朝的除夕之夜,要算皇宮裏的炮竹最響,“禁中爆竹山呼,聞於街巷”。皇室使用的炮仗不但響亮,造型也非常華麗,常常製成人物、果子的樣子,甚至做成屏風,“外畫鍾馗捕鬼之類,內藏藥線”,點燃後可連響百餘聲。民間市井,也是燈燭煙花“紅映霄漢;爆竹鼓吹之聲,喧闐徹夜”。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宋人叫“元旦”或“元日”。這一天,市民“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家家飲宴,笑語喧譁,此杭城風俗,疇昔侈靡之習,至今不改也”;即使是生活貧困的市民,過年了,也要穿上新衣,把酒相酬。

正月初七之後,年算是過完了。不過在宋朝,節日的氣氛並未消散,反而越來越濃厚,因為,一個更熱鬧、更盛大的傳統大節——元宵節即將來臨。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4張

説起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必會想到鬧花燈。元宵放燈的習俗興於唐而盛於宋。唐代放燈時間為三天(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趙宋立國後,宋太祖於乾德五年正月下詔,將元宵放燈時間延長至正月十八,共有五天。南宋淳祐年間,又增為六夜,從正月十三日就開始放燈。

而元宵放花燈的節日氣氛,老早就開始醖釀了。才過了冬至,在京城宣德門前的御街上,官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於放燈的棚樓,高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豎立着一塊巨型木牌,上書八個金色大字“宣和彩山,與民同樂”。棚樓極是華麗,飾以鮮花、彩旗、錦帛,掛着布畫,“皆畫神仙故事,或坊市賣藥賣卦之人”,這種棚樓叫做“山棚”。

從山棚到皇城宣德門,有一個大廣場,官府在廣場上用棘刺圍成一個大圈,長約百餘丈,叫做“棘盆”。棘盆內搭建了樂棚,教坊的藝人就在這裏表演音樂、百戲,遊人站在外圍觀賞。御街兩廊,每天都有民間藝人表演各種娛樂節目:魔術、雜技、説唱、歌舞、雜劇、蹴鞠、猴戲、猜燈謎,“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到了元宵放燈之期,山棚萬燈齊亮,“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飄飄,迎風招展,宛若神仙。“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有燈球、燈槊、絹燈籠、日月燈、詩牌絹燈、鏡燈、字燈、馬騎燈、鳳燈、水燈、琉璃燈、影燈等,燈品之多,讓人目不暇接。觀燈遊樂的男男女女,徹夜不眠,“都民仕女,羅綺如雲,蓋無夕不然也”。


宋朝的元宵節,講究的是天子與萬民同樂。因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或十五,或十六)之夜,皇帝都要乘坐小輦,臨幸宣德門,觀賞花燈。宣德樓下早已搭好一個大露台,各色藝人在露台上表演相撲、蹴鞠、百戲等節目,皇帝坐在樓上欣賞表演,“宮嬪嬉笑之聲,下聞於外”;“萬姓皆在露台下觀看”,先到宣德門下的市民,得以近距離一睹龍顏。

宋徽宗宣和年間,正月十五之夜,皇室還會在皇城端門擺出御酒,叫“金甌酒”,由光祿寺近千名工作人員拿着酒杯送酒給百姓“那看燈的百姓,休問貴富貧賤老少尊卑,盡到端門下賜御酒一杯”。侍衞呼喝提醒遊人:“一人只得吃一杯!”

放燈期間,每至傍晚,官府還要差人到各家各户詢問:點燈的油燭是否夠用。若不夠,官府“各給錢酒油燭,多寡有差”,領取酒、燭到升暘宮,領錢到春風樓。

南宋時,每到元宵放燈的最後一夜,即正月十八日晚上,臨安府尹還要出來拜會市民。每當這時,府尹大人坐着小轎,在舞隊的簇擁下,招搖過市。一個小官吏跟在轎子後面,揹着一個大布袋,裏面裝的都是“會子”(紙幣),每遇到在杭州城做生意的商民,便給他們派錢,每人數十文,祝他們新年生意興隆。有一些狡黠的小商人,在人羣中鑽來鑽去,重複領賞,官府也不去計較。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5張

元宵收燈之後,宋朝市民有出城探春的習慣,到了清明時節前後,更是形成踏春的熱潮。曆書説:“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正是萬物滋長的好時節。

汴京郊外,是一大片的田野、園苑、山林,每至清明時節,野外熱鬧如同市肆,“四野如市”,“遊人士庶,車馬萬數”。踏春的人們“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抵暮而歸”。宋初的詩人晏殊看着春天裏絡繹不絕的遊人,曾寫下詩句:“王城五百車馬繁,重帷黕幕紛郊原。遊人得意惜光景,恣尋復樹登高軒。”

女孩們也不想躲在深閨,被春光忘卻,她們要打扮得光鮮靚麗,出門賞春。士大夫家庭的女子講究一些,乘坐着小轎,但轎簾拉開,以便讓春光入懷,轎子上還插滿了剛剛採摘的鮮花。青樓女子更是不想辜負這春色,騎着毛驢、披着涼衫到山野中訪春。一羣年少的風流子弟,騎着駿馬,輕衫小帽,跟在麗人後面,追逐春光。還有幾個紋身的惡少年,“用短韁促馬頭,刺地而行”,“呵喝馳驟,競逞駿逸”,大概是想以此吸引佳人的注意吧。

為方便市民遊春,每年的清明時節,從農曆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宋王朝的一部分皇家林苑都會向市民開放,“許士庶遊行”;林苑內的一部分宮殿也是“不禁遊人”,裏面任藝人表演,商人貨賣、博彩,遊客賞玩、嬉戲。

在開放期間,朝廷還會在皇家林苑“金明池”舉辦盛大的水戲表演。精明的商家則早已搶先在“金明池”岸邊搭起綵棚,租給遊客,並在園內開設了吃喝玩樂等一條龍的服務設施,遊人可以來這裏吃喝玩樂,累了就在酒店裏開個房,錢花光了可以到質庫典當借貸。因此,清明時節到皇家林苑探春,便成了汴京市民的習俗,哪怕颳風下雨也有不少遊人。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6張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天過去了,天氣漸熱。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夏季的一個大節。

此時百花盛放,宋朝人在端午節前後,家家都插鮮花。《西湖老人繁勝錄》説:從五月初一開始,杭州城內外“家家供養,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梔子花之類”,“雖小家無花瓶者,用小壇也插一瓶花供養,蓋鄉土風俗如此。尋常無花供養,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以至於有的花農,“一早賣一萬貫花錢不啻。何以見得?錢塘有百萬人家,一家買一百錢花,便可見也”。

端午之日,宋朝人家家户户都要在門楣懸掛葵花、薄葉、艾草等物,市井上的僧道,亦會送人符篆之類。五月五日午時,宋人又有“採艾柳桃蒲,揉水以浴”的習慣,認為取“午時水”沐浴之後,一年疫氣不侵。大人還會用絲線製成“百索”,用艾葉剪成虎形的“艾虎”,給小孩子隨身佩帶。

不管是門首懸掛的艾草,還是寺院贈送的符篆,抑或是小孩子佩帶的“百索”,都被認為是祛邪之物。大概在宋朝人的觀念中,端午節過後,便是炎炎夏日,容易流行疫病,所以需要用這些祛邪之物驅趕瘟氣。

宋代的湖湘一帶,已經形成了端午時節賽龍舟的習俗,賽龍舟也被宋人賦予祛邪的內涵。驅瘟辟邪,正是宋朝端午節的重要主題。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7張

到了農曆七月初七,宋朝人又迎來一個熱鬧的節日——七夕。

七夕是女兒節,或者説是乞巧節,節日主題是展現“心靈手巧”。七夕之夜,宋朝的姑娘們要製作各種奇巧的小玩意,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乞巧”之時,尋常人家要灑掃庭院,富貴人家還會大擺宴席,在庭院中搭起綵樓,叫做“乞巧樓”;樓閣上擺滿各種精巧小玩意、精美食品,女孩們望月穿針,焚香列拜。宋朝時,姑娘間流行一種很有意思的乞巧方式:捉一隻小蜘蛛,關在小盒子裏,七夕次日再打開盒子,看蜘蛛結出的網,如果蛛網圓正,則表示“得巧”,意味着姑娘們獲得了紡織的巧智。“乞巧”之後,姑娘們還會互相贈送小工藝品,彼此送上美好祝福。

今天的紅男綠女,好像也過七夕,不過都是將七夕理解成了情人節,大概是因為看到七夕與牛郎織女的傳説有關吧。但實際上,七夕跟情人節毫無關係,恰恰相反,過去民間談婚論嫁,還要有意避開七夕。為何?牛郎與織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兩地分居,天各一方,一年才能見面一次。將七夕當情人節過,不是個明智的做法。

炎夏將盡,金風送爽。秋天裏的傳統大節就是中秋了。説起來,中秋作為一個節日,還是在宋代形成的。儘管中秋賞月的風俗古已有之,大概因為秋高氣爽,月色最美,最宜賞月,不過在宋代之前,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而且也不是節日。宋朝時,政府才“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

宋人過中秋,家家必飲酒。因為中秋正是新酒上市的時節,各個酒店裝飾一新,沽賣新酒,到八月十五這天中午前,酒家的酒都售完了,便放下酒帘子,不再做生意,回家歡度佳節。

賞月當然是中秋節的保留節目。北宋時,“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竹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南宋時也是如此:“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

賞月時,宋朝人還要拜月祈願,願望主要有三:讀書人“願早步蟾宮”,科考高中;女孩子“願貌似嫦娥”;已婚夫婦願多生貴子。

如此佳節,户户歡慶,夜市當然要通宵營業。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御街如絨線、蜜煎、香鋪,皆鋪設貨物,誇多競好,謂之‘歇眼’。燈燭華燦,竟夕乃止”。

宋朝人是怎麼過節的,看完後發現,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第8張

季節變換,轉眼已是冬天。宋朝人的冬季有一個大節,那就是冬至。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

從節氣上説,冬至過後,陽氣漸長,正是萬象更新之始,意義非同一般。因此,宋人對冬至的重視,半點不亞於過春節。這一天,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要穿戴整齊、光鮮,慶賀往來;朝廷也要舉行大朝會,慶賀節日;政府還會放開賭禁三天,一如春節。於是三天之內,京師的店鋪一概停業過節:“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

宋人過冬至的主題是“祭祀”。尋常人家要在這一天祭祀先祖,祭品通常為餛飩,富貴之家的餛飩會做成十幾種顏色,謂之“百味餛飩”。

冬至最盛大、隆重的祭祀,當屬君主親祭的“南郊祭天大典”。祭天通常是“三歲一親郊”,即每三年天子赴南郊親祭一次。作為國家級祭禮的祭天大典,宋代的南郊之禮,場面特別盛大,儀式特別隆重,上至君主,下至百官,常常是上萬人的排場。祭祀那天,“御路數十里之間,起居幕次,貴家看棚,華彩鱗砌,略無空閒去處”,開封的市民們都爭相去圍觀龍顏。

如果我們穿越回去,伴隨着宋朝人走過春夏秋冬,便會發現,在宋朝,一年四季都有佳節,每一個節日都有着不同的內涵與儀式。比如,元日(春節)的節日內涵是賀春履新;元宵的節日內涵是歡快、熱鬧、官民同樂。沒有文化內涵的節日必定是空洞的,而節日的文化內涵又需要通過特定的節日儀式表達出來。因此,當提到振興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文化時,我們需要重建並豐富傳統節日的內涵,傳承並創新傳統節日的儀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