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解密:破壞聖像運動的具體過程及最終結果

解密:破壞聖像運動的具體過程及最終結果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8~9世紀在拜佔廷帝國發生的破壞基督教會供奉聖像、聖物的運動,其實質是反對正統教會統治勢力和教會修道院佔有土地的政治鬥爭。基督教內長期存在聖像崇拜,而反對聖像崇拜的社會力量也在拜佔廷帝國境內發展。君士坦丁五世採取嚴厲措施對付聖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亞會議,宣佈恢復聖像崇拜 。813年,利奧五世即位,反聖像派重新得勢。 843年,皇帝邁克爾三世的皇太后狄奧多拉攝政時,再次宣佈恢復聖像供奉,大批聖像破壞者以異端罪被處死。聖像破壞運動從此結束。

解密:破壞聖像運動的具體過程及最終結果

經歷過程

  利奧三世時期

利奧三世為首位推行此運動的皇帝。利奧三世在726-730年間,兩度宣佈反對供奉聖像的詔令,是為破壞聖像運動。首先他在726年,頒佈了《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中止了君士坦丁堡及各省的一切關於偶像崇拜的活動,同時大批教會的土地被充公,剩下的土地亦必須交税,教會被取締,大批修士還俗,恢復了勞動人民的本色,徵用教會產業,宣佈沒收意大利南部什一税,730年,他召開宗教會議,撤換了反對運動的大教長日耳曼努,代了是擁護運動的大教長阿納斯塔西烏斯,並制定了有關的宗教法規,為此運動提供了宗教上理論的依據。教皇額我略二世對此表達強烈抗議,部分意大利和希臘地區更爆發了人民起義,727年,拉文納更因此脱離帝國的統治,731年,額我略二世更宣佈開除利奧三世和全體聖像破壞者的教籍,不過都無阻破壞聖像運動的進行。

解密:破壞聖像運動的具體過程及最終結果 第2張

君士坦丁五世時期

利奧三世於740年去世,利奧三世的兒子君士坦丁五世子承父業,繼續推行此運動,雖然運動因阿爾塔瓦茲德中途奪位而暫停,但在743年,君士坦丁五世復位後再次推行,大量的聖像藝術品焚燬,教堂內的聖像雕刻被石灰水洗清,破壞聖像運動的推行一直打擊教會的收入及發展,更重要的是破壞聖像運動一直在教會中未找到定案,此運動一直激發各教義派別的矛盾,令社會處於不安的情緒,結果君士坦丁五世得此加強集權統治,754年,君士坦丁五世更於一次宗教會議中,將聖像崇拜的擁護者大馬士革的聖約翰遂出教會。另一方面,教皇哈德良一世為了救助受到君士坦丁五世迫害的信徒,於782年,復修了希臘詠經團聖母堂,作為收容逃難信友。

 伊琳娜女皇時期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的圖像君士坦丁六世繼位,但由於年幼由伊琳娜女皇攝政,但伊琳娜女皇很快就廢掉君士坦丁六世的皇位,虔誠的伊琳娜女皇重新回到偶像敬拜的懷抱,促使教皇哈德良一世在787年召開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討論敬拜聖像在教會中地位的問題,結論是不斷注目於繪畫的圖畫能夠維持一個人的信仰,並使人經常留心其中的教訓,肯定了聖像崇拜在教會地位,並下令把反對聖像崇拜者的法令、文件和著述全部銷燬,但這次會議並沒有為運動帶來太大的影響。

解密:破壞聖像運動的具體過程及最終結果 第3張

利奧五世時期與終結

到了815年,利奧五世召開宗教會議,恢復聖像崇拜禁令,廢黜大教長尼基弗魯斯,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崇尚毀壞聖像的主教,利奧五世是破壞聖像運動的堅定支持者,他以君士坦丁五世為榜樣,重新推行被廢止的破壞聖像法令,廢除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的決議。直至843年,米海爾三世登位,攝政皇后提奧多拉頒佈反對破壞聖像的尼西亞法規,此運動才得以終結,沒收的教產不用交回教會,教堂裏則重新供奉聖像及聖物。

歷史影響

破壞聖像運動的產生,遏制了教會無限膨脹的經濟特權,限制了教會的擴張,在當時來説,教會的權力並非一般貴族或騎士可比擬,教會地位下降,取而代之是貴族和騎士的地位提升,改變了整個社會階層,加快了封建化的進程;更重要的是,是次運動是君權與神權的交替,此運動在各方面打擊教會,導致教會需依附在君權之下,皇權高於教權的原則並未發生動搖。但另一方面,破壞聖像運動亦促使了部分的省份,脱離帝國的統治,打擊了帝國的税收。在藝術上,部分的宗教藝術品受到運動的破壞,倒如聖索菲亞大教堂,但經歷了過百年的破壞聖像運動終於落幕,印證著盛行崇拜諸神雕像藝術的希臘文化戰勝歷來反對偶像崇拜的阿拉伯文化,使宗教藝術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