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牛僧孺與白居易之間有什麼故事?有哪些與牛僧孺相關的意識典故?

牛僧孺與白居易之間有什麼故事?有哪些與牛僧孺相關的意識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閲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鶉觚(今甘肅省靈台縣)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黨爭中“牛黨”領袖。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居於長安。貞元進士。元和三年(808),以賢良方正對策,與李宗閔、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時政,觸怒宰相李吉甫(一説與李吉甫無關),不敍用。穆宗初,以庫部郎中知制誥,徙御史中丞相,清理冤獄,懲治貪賄賂,擢户部侍郎,以不受賄賂,得賞識。長慶三年(823),以本官同平章事,遷中書侍郎。敬宗立,出為鄂州刺史、武昌節度使。在任凡五年,修武昌城垣,除賦役積弊。大和四年(830),以李宗閔薦,還任兵部尚書、同平章事。次年,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奏納吐蕃守將之降,並收復維州,他命以降將及維州還吐蕃,人多非議。六年,因罷相,出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開成初,為東都留守,與白居易等交往吟詠。後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武宗時,李德裕用事,累貶循州長史。其思想主張揚“人道”,抑“天道”,“興衰由人”,反對“不務為政而務稱天命”,批判陰騭果報之説。宣宗立,還為太子少師。著小説《玄怪錄》十卷,《全唐文》存文二十一篇,《全唐詩》存詩四首。

牛僧孺與白居易之間有什麼故事?有哪些與牛僧孺相關的意識典故?

牛僧孺與白居易有着深厚的友情,兩人經常一起品石作文,其樂融融。

牛僧孺經常同白居易坐石論道。牛僧孺坦言:“嘗與公迫觀熟察,相顧而言,豈造物者有意於其間乎?將胚渾凝結,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變已來,不知幾千萬年,或委海隅,或淪湖底,高者僅數仞,重者殆千鈞,一旦不鞭而來,無脛而至,爭奇騁怪。”為了紀念二人的友情和記載牛僧孺的愛石情愫,白居易特於會昌三年(843)五月題寫了著名的《太湖石記》,簡明而深刻地闡述了有關藏石賞石方面的理論與方法,從而提升了牛僧孺在古代石壇上的影響。鑑於牛僧孺藏石甚多,且多佳作,抽象具象均有,形神兼備,獨樹一幟,牛僧孺因而被白居易視為唐代的藏石大家。

牛僧孺在洛陽城東和城南分別購置了一所宅邸和別墅,他“治家無珍產,奉身無長物”,“遊息之時,與石為伍”。牛僧孺在各地任職的朋友同好都知道他有石癖,便千方百計搜奇獻瑰,“公於此物獨不廉讓,東第、南墅,列而致之……三山五嶽,百洞千壑,視縷簇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牛僧孺與白居易之間有什麼故事?有哪些與牛僧孺相關的意識典故? 第2張

牛僧孺所愛蓄藏之奇石,多半是出自蘇州太湖的太湖石。一次,他在蘇州任地方官的朋友李某輾轉搞來幾座“奇狀絕倫”的太湖石峯,“池塘初展見,金玉身凡輕。側眩魂猶悚,周觀意漸平。似逢三益友,如對十年兄。旺興添魔力,消煩破宿酲。”牛僧孺激賞之餘,寫成一首40句的五言長詩,寄奉同好白居易和劉禹錫,白、劉二人前往觀瞻後,也大為稱奇,各自奉和了一首,白居易稱讚其“在世為尤物,如人負逸才”,自歎雖曾為蘇州刺史,卻無緣得此奇石,“共嗟無此分,虛管太湖來”。劉禹錫在詩中也提到:“有獲人爭賀,歡遙眾共聽。一州驚閲寶,千里遠揚舲。”讀來令人想見其風采。

牛僧孺在邸墅中羅致了大量的太湖石峯,朝夕相對,如坐春風,“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玉,愛之如兒孫。”並把太湖石峯從大到小分為甲乙丙丁四類,每類分別品評為上中下三等,刻於石表,如“牛氏石甲之上”之類,這便開了唐末宋初品石之風的先河。

除此之外,關於牛僧孺的文物傳説,還有一處他的別墅。其故址在縣城南里許離山下的南寺窪。據《靈台縣志》記載,當初院中青竹翠柏,有一棵杏樹還是牛僧孺親手栽的。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靈台縣令張齊聖在《至定寺碑記》中説:“去郭裏許,有山巍然,曰離山。山之下,水環之,曰達溪夾岸……沿溪而上曰至定寺。寺創自唐,考之志書,為牛僧孺別墅。庭有銀杏一株,老幹虯枝,廣陰數丈,為僧孺手植。”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靈台縣令蘇履吉詩云:“南望離山簇曉煙,牛家別墅仰前賢。庭培老樹流芳遠,郡襲奇章繼緒綿。父子天倫能悟主,詩書世業冀承先。於今梵剎仍居址,棟宇巍峨代幾遷。”大概清末銀杏已被砍掉了,房屋破敗失修,所以廩生張明新有詩一首寫到:“古剎何年結構成,宮留瓦礫尚縱橫。院無銀杏風光減,地少俗塵眼界清。綠樹陰遮聞磬處,青苔痕杳步虛聲。我來先看殘碑字,為爰煙霞每獨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