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文史 > 古代妃子不想殉葬,她有没有可能逃出生天?

古代妃子不想殉葬,她有没有可能逃出生天?

来源:历史趣闻网    阅读: 2.2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殉葬是一种残忍的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殉葬最疯狂的时候是商朝,那么古代妃子不想殉葬,她有没有可能逃出生天?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挖开商朝的墓葬,到处都是累累白骨,这些白骨,有坐,有躺,有反手被捆,有的头被砍掉,脚被剁掉,虽然隔了2000多年,但是依然能看到当年的惨状

在商朝,人命贱如蝼蚁,不仅仅是殉葬,他们还有可能会和牛,马,羊一样,成为祭天的祭品,被称为“人祭”。

这些被用来祭天的人,大多数是“羌人”,是后世“姜”姓的始祖,他们最早居住在西北,与周人为邻,而周人,作为商王朝的一个藩属,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商王贡献更多的羌人。

一开始,周人并不知道,他们抓捕到的羌人,被送到大邑商之后,会经历怎样的命运,直到有一天,周文王被纣王囚禁起来,为了营救父亲,姬发,姬旦,伯邑考等人第一次踏进商朝都城。

古代妃子不想殉葬,她有没有可能逃出生天?

他们才发现,原来心中繁华的大邑商竟然是一个赤裸裸的地狱,这里到处充满着杀戮,他们抓来的羌人,和牛马一样被任意宰割,成为祭天的祭品。

这一幕,让姬发和姬旦,久久不能忘记。

周灭商之后,姬旦被封为周公,为了消除商朝那些所有的残忍制度,他创作《周礼》,为中华文明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其中,就明确规定了,禁止用活人祭祀,但是,却保留了殉葬制度。

根据《墨子 节葬》中记载:

天子杀殉,多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寡者数人。

为什么会出现殉葬呢?

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到另外一个世界,那么就需要带一些人过去,在另外一个世界伺候自己,所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秦穆公是个枭雄式的人物,一辈子的愿望就是东出函谷关,称霸大中原,可惜,函谷关被晋国占领,双方多次大战,秦穆公始终也没能突破,只能转身去揍西戎,当了一届“西北王”。

秦穆公有三个大臣,分别是奄息、仲行和针虎,在现在来说,这三个人不出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在当时,他们可是青年才俊,是继百里奚之后,大秦的智囊团。

秦穆公死后,这三个大臣主动殉葬,另外还有77名后宫妃子也一起殉葬,这成为秦穆公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污点”。

另外,还有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

阖闾有一个女儿,叫“腾玉公主”,有一天,吴王在家里吃饭,顺便和老婆商量一些事情,这时候,厨师上来一盘鱼,阖闾拿起筷子就吃,吃了一半想起女儿了,就把剩下的半条鱼给女儿。

没想到,这个腾玉公主有洁癖,她觉得父亲把吃剩下的鱼给自己,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哭着就跑回了卧室,后来越想越生气,居然就自杀了。

阖闾听说女儿自杀了,痛心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为女儿修建了豪华的墓葬,在入葬这一天,他请人来表演“白鹤舞”,这在当时是一种大型娱乐表演,因此,吸引了很多人来观看。

一路看,一路走,表演白鹤舞的人走到了墓道里,观看的人群也跟着走进了墓道,突然之间,墓门关闭,所有的人都成了腾玉公主的殉葬品,这个数量,大约在万人以上。

古代妃子不想殉葬,她有没有可能逃出生天? 第2张

秦始皇继位后,明确废止了活人殉葬,但是,他死后依然用了活人殉葬,不过,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儿子胡亥。

下葬当天,后宫妃嫔们都跟着一起去了骊山,在准备关上墓门的时候,胡亥突然宣布:“先帝后宫中,所有没有儿子的妃子,一律陪葬”。

不仅仅是后宫的妃子们,就连那些修建陵墓的工匠们,也一起被关到了陵墓中,成为了秦始皇的殉葬品。

在先秦时代,殉葬基本上都是“生殉”,也就是把活人直接赶到墓中,让她们在墓中死去。

像这种情况,根本不会给你选择的权利,也不可能存在什么“妃子不想死”的情况,因为一旦走进陵墓,你只有死路一条。

首先,进入陵墓后,人第一时间面临的就是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足以让一个正常的人心理崩溃,精神失常。

其次,在经历短暂的恐惧之后,她们要面临食物问题,在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人能坚持7天,但是,在没有饮水的情况下,人只能坚持3天。

再次,还要面临氧气减少和消失的情况,一旦没有了氧气,人连一分钟也坚持不了。

最后,即便是有人能坚持下来,他们还要面临相互残杀的问题。

正是因为殉葬制度的残忍,所以,从汉朝开始,殉葬就被禁止了,虽然民间还是会有一些人用活人殉葬,但是规模已经很小了,一次可能就几个人,而且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就这样,殉葬制度,在中国被明确禁止了上千年,直到辽宋金元时期,又开始死灰复燃。

辽,金,元,都是游牧民族政权,他们的祖上和中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他们一直保留了殉葬制度。

到了明朝后,殉葬制度在朱元璋的手里,再次兴起,这个时候的殉葬,就变成了“杀殉”。

所谓“杀殉”,就是圈定好名单后,提前把这些人给杀了,然后再一同陪葬到皇帝的陵墓中,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皇帝后宫中,没有生儿育女的妃子,少部分是一些宫女。

至于杀人的方式,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赐白绫,让你自尽,这是一种体面的死法,在百姓眼中,是这些妃子主动跟随皇帝去极乐世界的。

第二种,灌迷药,注水银。对于求生欲很强,不主动自尽的妃子,就会给她们喝下迷药,然后砸身体里注入水银,这样可以保持身体不腐,让皇上在地下也能享用美色。

第三种,如果不自尽,也不喝迷药的人,就直接绑了双手,固定在木板上,然后直接活埋到地下,这也是最残忍的一种。

1398年,朱元璋去世,用了46个后宫妃嫔殉葬,这到底是好孙子朱允炆献孝心,还是朱元璋的临终安排,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但是,从太子朱标和马皇后去世后,没有用任何殉葬来看,应该不是朱元璋安排的,最大的可能是好孙子朱允炆决定的。

1424年,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选了30多个妃子为他殉葬,其中还有来自朝鲜的韩丽妃。

朱棣登上皇位后,朝鲜的李氏王朝第一时间就承认了朱棣的“领导”地位,并主动向朱棣进贡了两个美女,其中就有韩丽妃。

可是,韩丽妃毕竟是朝鲜人,在北京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因此,也没有受到朱棣的喜爱,更没有生下孩子,于是,就被选中参加殉葬。

韩丽妃还年轻,她还不想死,于是她跪在明仁宗朱高炽的脚下,苦苦的哀求:“欧巴,让我回朝鲜吧,欧巴,我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呢”。

朱高炽非常“仁慈”的说:“放心,我会亲自送你一程的,不过,不是回朝鲜,而是去地府陪我的父亲”。

8月14日,30多名妃嫔穿戴整整齐齐,打扮得漂漂亮亮,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开心起来,反而都是号啕大哭,因为今天就是她们的死期了。

临“走”前,御膳房给她们准备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让她们吃饱了再上路,但是,没有一个人有心情是吃这些山珍海味。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们被带到了一个偏殿,这里整齐地摆放着30多个小板凳,每个板凳上放一条白绫,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崩溃了,有人大哭,有人企图逃跑,不过,这些都是徒劳,在规定的时间里,她们必须要死,不然会有更残忍的死法等着她们。

韩丽妃一看躲不过去了,就站到板凳上,把头伸进了白绫里,临死前,她对自己的乳母金黑说:“娘,我去了”,说完脚下的小凳子就被太监给拿走了。

这个“金黑”后来回到了朝鲜,她讲述了这一段故事,被记录在了《李氏朝鲜实录》里。

值得注意的是,史书记载,当时明仁宗朱高炽全程监督了这件事。

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十个月时间,就跟随他老爸而去了,他也用了妃嫔殉葬,只不过人数少了很多,只有5个人。

其中有一个郭贵妃,是明仁宗的宠妃,而且她为明仁宗生下了3个儿子,并且,她的身份不一班,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郭英的孙女。

按说这样的身份,地位,是不应该进入殉葬名单的,但是,偏偏名单上就有她。按照野史的说法,郭贵妃和张皇后有矛盾,张皇后心中怨恨,所以趁着明仁宗去世,把郭贵妃给弄到殉葬名单上了,合理合法的去掉了一个仇敌。

古代妃子不想殉葬,她有没有可能逃出生天? 第3张

还有一个谭顺妃,刚刚进宫不到一年,估计连皇宫大门朝哪儿都没有摸清楚呢,就进入了殉葬名单,她不算是什么勋贵家庭,父亲只是一个浙江御史,而且,她还没来得及生孩子,因此,成为了殉葬的对象。

这血淋淋的一幕,刚好被9岁的朱祁镇看到了,在他的童年中蒙上了巨大的阴影,因此,他当上皇帝后,就彻底废止了殉葬制度。

满清入关后,又一次把殉葬带了进来,努尔哈赤死的时候,皇太极就逼迫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殉葬了。

皇太极死后,顺治死后,也都用了后妃殉葬,到了康熙时代,才正式废止殉葬制度。不过,在民间,同样有人头偷偷摸摸的搞殉葬。

殉葬制度,本质上是奴隶社会的产物,人的生命不被尊重,和猫狗一样,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因此可以随意的杀戮和处置。

进入封建社会后,皇权至上,女子地位卑微,因此,用后宫妃嫔殉葬,一度成为宣扬皇权永生的一种手段。

对于后宫女子来说,殉葬,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说不定哪天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不是你愿不愿意死的问题,而是你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

所以,不要再被宫斗剧给骗了,别看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呼后拥,被人叫着“小主”,其实,她们就是皇帝的一个宠物罢了,生杀就在一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