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文史 >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迁都事件?都有什么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迁都事件?都有什么影响?

来源:历史趣闻网    阅读: 1.5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首都往往是举全国之力发展的城市,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

现代社会因为交通的大发展,海运的便利,依据地理位置有可能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开,但在古代,国家的首都绝对是政治、经济、文化最重要的集合体城市。从首都的所在地基本上可以看出古代王朝的核心管理区域或王朝的对外政策。首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古代,首都被攻占,基本上标志着一个朝代的灭亡,当然,也有特例,唐朝的首都就被外敌攻占过好几次,唐朝还是存活了好久。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迁都事件?都有什么影响?

首都很重要,一旦确定位置,不会轻易发生变更,迁都是相当大的政治举措,涉及到国家的方方面面,即便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王朝迁都的次数也有不少,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动的迁都,因国家遭遇到重大危机,被强敌威胁或发生内乱,如东周迁都洛阳、东晋迁都健康、南宋以临安为行在等等。另一种是主动的迁都,因政治需要或国策的改变,如武周迁都洛阳、明朝迁都北京等等。本文就选出中国历史上五次具备重大历史影响力的主动迁都,并略作点评,供读者参考。

战国时秦国的秦孝公迁都咸阳

战国时,秦国在秦孝公即位后开始变法,并在商鞅变法开始后决定迁都咸阳,从而开始了秦国历经六代君王后一统天下的序幕。其时,秦国首都在更靠近战略要地河西地区的栎阳(大概位置在今西安市阎良区)。

栎阳是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为夺回原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而定的国都,但直到秦献公去世,多次河西之战都未能竟全功,魏国又是当时的霸主,联合其余五国压迫秦国,所以国都靠近敌对国魏国是让秦国很难受的事。栎阳周围也没有坚固的防守要塞,因此秦孝公决定迁都到地理位置更好的咸阳,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暂时避开魏国的兵锋。

商鞅变法开始后,秦国旧贵族的利益首当其冲的被打压,而国都栎阳又是绝大部分旧贵族的聚居地,为了变法能顺利的进行下去,迁都咸阳可以摆脱这些旧贵族的掣肘,谁去新国都,谁留在原地都是由秦孝公和商鞅决定的,让反对变法的旧贵族远离新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让这些旧贵族自然衰落。

另外,秦国选定的新国都咸阳更靠近关中腹地,有利于巩固关中核心地区,且咸阳周边属于交通要道,便于发展经济,周围的地势也更有利于防守。迁都咸阳后,秦国在地理上的优势更大的发挥出来,可攻可守。秦孝公迁都咸阳是秦国变强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此,在地缘战略上秦国开始俯视六国,坐观天下风云并积极参与,时机成熟后,由秦始皇完成最终一击,皇天下。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迁都事件?都有什么影响? 第2张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前494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北魏建国后,早先的战略重心在北方,但随着疆域的扩大,特别是中原地区疆域的扩大,北魏国内鲜卑族和汉族的矛盾越来越大,即便是在北魏统治下的汉民也将鲜卑贵族们视为蛮夷。

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原地区,消除隔阂,北魏孝文帝不但发起汉化改革,还将国都迁移到中原地区,以便鲜卑族更好的融入到汉文化中来,这是主动性的向更先进的汉文化靠拢,当然,迁都洛阳也有避开反对汉化改革的保守势力的因素在其中。除了融合,迁都到洛阳也更有利于争霸天下。

但北魏迁都后,战略重心由北转向南,对于北方的掌控变得衰弱,大量的鲜卑贵族到了繁华的中原地区后也变得向往奢侈,不思进取。北魏的统治根基,鲜卑贵族内部开始出现分裂,最终导致北魏分割成西魏和东魏。

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对北魏来说是灭亡的开始,但对中原汉文明来说却是有利无弊,整个鲜卑族从此开始彻底融入到汉文明中来,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后来掌控中国最高政治数百年的关陇贵族就是鲜卑族和汉族融合后的产物,在他们的治下,出现了隋和唐这两个赫赫有名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时武则天迁都洛阳

公元684年,临朝称制的大唐皇太后武则天宣布洛阳为新的国都,当时的背景是唐高宗去世仅一年,继位的唐中宗刚被武则天废除,由武则天的小儿子唐睿宗李旦暂称皇帝。武则天这个时候将国都从长安改到洛阳,大概是已经有了废唐兴武的打算。

在唐高宗执政时期,其实他和武则天夫妻俩已经多次巡幸洛阳。洛阳从隋朝开始就是两京之一,和长安(隋朝时叫大兴)一北一南,同为天下的中心,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洛阳附近就是途径地之一,因此从沟通南北的角度来说,洛阳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后物质的运转和获取更加方便。

隋炀帝时期就有重点经营洛阳和迁都的打算,因为隋炀帝和关陇贵族的关系比较紧张,他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也是以打压关陇贵族为主,关陇贵族的老巢就在关中,如果还以长安为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有关陇贵族在一旁抵制,隋炀帝的国策很难顺利的实行下去。

而唐高宗和武则天夫妻俩也有类似的原因,唐高宗能掌握朝政,做个真皇帝,是和武则天联手将长孙无忌一派的大臣们杀的杀,贬的贬,而长孙无忌就是当时关陇贵族在朝堂上的代表,因此,这夫妻俩和关陇贵族的关系也是相当紧张的。为避免掣肘,另起炉灶是办法之一,唐高宗还活着时,估计就有迁都到洛阳的想法了,两人多次巡视到洛阳长住,唐高宗本人都是在洛阳驾崩。

到武则天开始有废唐的想法后,迁都就更加必要的,武则天在政治上的死敌就是关陇贵族,但天下的士族并非只有关陇贵族,还有其余如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等可以和关陇贵族掰手腕,那么将国都定在洛阳可以更好的拉拢除关陇贵族外的其他士族,帮助武则天打压政敌,而有了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的支持,武则天的新朝皇位才坐得稳。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迁都事件?都有什么影响? 第3张

另外,武则天要想废唐立武,唐朝的宗室时必须要干掉的,她刚开始出手,李唐宗室们就看出了危机,并且组织起来反武,包括帮助武则天上位的功臣李绩之孙徐敬业都在南方组织军队反武,如果当时武则天是在关陇贵族影响力根深蒂固的长安,内外一联合,武则天估计要完,所以武则天坚决的留在洛阳,在关陇贵族够不着的地方一步步的走上巅峰。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下台,国都又被迁回长安,洛阳虽然在唐朝和武周时期成为国都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毕竟是千古唯一女皇在位时的象征,所以意义还是相当重大的。

明朝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建都南京,但南京的地理位置不利于统治当时的中国,于是朱元璋派出太子朱标到处巡视,意欲选择一个新的首都,当时选中的地方大概包括北京、西安、洛阳等地。不过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忙于新的继承人的培养,因此将迁都的事放了下来,直到他驾崩也没能完成。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经过十数年准备,将国都从南京迁移到他的老巢北京,从此北京成为明、清两朝国都。后世把朱棣迁都说成是“天子守国门”,不算完全正确,这个或许是朱棣迁都的理由之一,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

朱棣得位不正,是抢的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而建文帝是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所以支持者远远超过朱棣,特别是文官集团,就没几个是挺朱棣的,即使杀掉一大批,朱棣依旧担心抱着祖制不放的文官集团反水。而南京周边,是历来文风最盛的地区,读书人大多在这一地区,偏巧读书人都是反朱棣的。在这个背景下,朱棣不惜代价的决定迁都到老巢北京,在那里,他的统治根基更牢固。

迁都北京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战更便利,朱棣也是马上皇帝,自年轻时就跟随徐达、蓝玉等明朝大将北征蒙古,他被朱元璋分封到北京的使命也是为明朝戍边,防范的就是蒙古。继位后,对于这个明朝最大的敌人异常重视,多次率部亲征,但如果从南京出发,路途遥远,补给也不方便,迁都到北京后,和蒙古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方便他亲征。

朱棣迁都北京是明朝政治、军事中心的一次重大迁移,朱棣本人善于征战,可他的子孙们却没有他的好基因,所以明朝迁都到北京后,对于北方的草原民族,在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北京离长城关口太近了,明朝不得不花费巨资修筑长城防线,即便如此,明朝依然时时处于危机中,后来的瓦剌和满清都轻易的能威胁到北京。因此,对于放弃扩张的明朝来说,迁都北京不算是好事,战略缓冲地几乎没有。

清朝时多尔衮迁都北京

公元1644年,关外的满清趁着李自成攻入北京灭亡明朝之际,由摄政王多尔衮领军,兵进中原,多尔衮说服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并和吴三桂联手在山海关一片石击败李自成的主力部队,一战赶跑李自成,夺下原明朝首都北京。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迁都事件?都有什么影响? 第4张

拿下北京后,满清内部就是否迁都到北京展开激烈争论,最后多尔衮在仔细分析过关内的形势后,力排众议,将清朝的国都从盛京(沈阳)迁移到北京。满清的这一次迁都是其战略的重大改变,从初始的入关先看看变成了争霸天下。

北京是原明朝的国都,二百多年来全天下的中心,是所谓的王霸之基,把首都迁移到北京可以在政治上占据优势。而且要争霸天下,政治、军事中心都要在关内才方便统筹,北京是最合适的地方,离关外也近,必要时还可以随时轻装逃回关外,对于拥有关外东北地区和蒙古地区的满清来说,北京可攻可守。

并且在迁都北京后,满清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顺治皇帝还在北京举行了一次登基仪式,以示天命所归。是否真的天命所归不知道,但满清在战略方向上做出转变后,的确是迅速的消灭掉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政权,最后在中国坐了两百多年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