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相关知县的历史知识

清朝的知县在退休后,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清朝的知县在退休后,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知县作为七品小官,级别不高,待遇较低,事务繁杂。如果是明朝的知县,待遇更差,如果不是家境贫困,退休后连朝廷接济都没有。到了清朝的时候,知县待遇才有所提高。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顺治年间,朝廷给官员的退休待遇主要是土地......
2022-09-05
清代少年知县如何会被身边师爷断送大好前程?

清代少年知县如何会被身边师爷断送大好前程?

清朝中期,朝廷有意清理火耗,减轻百姓负担。清理的主要思路是“火耗归公”,由各省固定火耗的标准,用法定的形式在正税之外加征,不允许多征多收;收上来的火耗由省里统一支配,在弥补白银的损耗外由各级官员平分。网络配图应该......
2012-10-17
古代县令和知县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之间区别有多大

古代县令和知县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之间区别有多大

在古代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县令是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属于地方官员的高级别,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县长,负责县级行政区域的管理和治理工作。而知县则是县令的下属官员,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负责协助县令进行具体的治理工作,管理县内的......
2023-05-09
书生状告财主,知县出一上联,书生如何作答?

书生状告财主,知县出一上联,书生如何作答?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板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郑板桥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博学多才,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不过,尽管名气很大、学位很高,郑板桥的科举之路却很不顺利,20岁左右中秀才,30多岁才考中举人,直到43岁才高......
2017-06-02
古代官员案件错判会受罚吗?知县错判、误判会承担什么责任?

古代官员案件错判会受罚吗?知县错判、误判会承担什么责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官员案件错判会受罚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前段时间发布了一篇清代知县熬到老能到什么级别?不出意外,大多数人仍是七品的文章,有粉丝就私信笔者,说清代的知县如果在断案时错判、......
2020-03-03
清朝两个知县亏空都四万两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清朝两个知县亏空都四万两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知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两个知县亏空数额都为四万两,为何一个是降级,而另一个被斩首?乾隆二十四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了一道奏折,弹劾兖州府金乡县知县,青州府寿光县知县任......
2022-06-08
古代知县只是七品官 知县能够见到皇帝吗

古代知县只是七品官 知县能够见到皇帝吗

对七品知县有机会见到帝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大清王朝,治理一方百姓的七品知县,手中虽然掌握着地方“土皇帝”的权力,可是却与京城朝堂相隔甚远,难以与达官贵人相交来往,在官运上......
2022-09-09
揭秘:古代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吗?

揭秘:古代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吗?

从秦初到清末,“县”一直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单位。在汉唐,一县之长叫做县令,明清叫知县,而两宋,有时叫知县,有时叫县令。虽然同为基层行政单位,但是县也有大小,大县比小县辖区大、人口多、事务繁忙,小县的县令自然不能和大县的......
2020-09-11
“知县”和“县令”是什么意思?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知县”和“县令”是什么意思?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知县和县令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知县”和“县令”都是县官,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他们的职务却并不相同。作为国家最底层的行政官员,知府和县令,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
2020-07-06
宋慈不光能断案,当知县也很厉害吗?

宋慈不光能断案,当知县也很厉害吗?

宋慈不光能断案,当知县也很厉害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慈立了大功,并被派到长汀做知县。那么,宋慈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断案高手。他当知县,能做得好吗?宋慈被派到长汀当知县宋慈到长汀......
2022-01-18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还不了解:古代知县和县令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知县”和“县令”有何不同?很多人以为“知县”和“县令”都代表着一县之长,但这二者其实并不能够一概而论。你是否了解这两者间的区别呢......
2022-06-30
古代的举人有什么权力?为什么知县一般不会轻易得罪举人?

古代的举人有什么权力?为什么知县一般不会轻易得罪举人?

古代的举人有什么权力?为什么知县一般不会轻易得罪举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七品知县的实际权力。在明清时期,正六品的千总,在实际权力方面明显不如正七品的知县。在七品知......
2017-06-21
清朝知县可以通过捐官获得 那么知县好不好当

清朝知县可以通过捐官获得 那么知县好不好当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的知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我们知道,知县主要有两种任职途径。一种是通过科举考试,另一种是通过捐官捐来的,就是花钱的。再清中期和清末,通过科考,以进士、举人为主,占七成,剩下的小部分是通过......
2020-03-12
弟弟侵吞亲哥哥的家产,知县是怎么结局这案子的?

弟弟侵吞亲哥哥的家产,知县是怎么结局这案子的?

清朝嘉庆年前,时任湖广总督百龄治下发生了一宗颇为棘手的奇案。有个名叫张弘的江西赣州人,在汉口经商多年,挣了不少钱,就在老家购置了几年田宅,经过数年的经营,家境变得越来越富裕。张弘过完六十岁生日,觉得身体状况不如以前......
2019-11-07
明清时期的知县,他们正常的月俸禄有多少?

明清时期的知县,他们正常的月俸禄有多少?

你知道明清时期的知县工资有多少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清时期的知县,收入虽然很微薄,但是经常都大吃大喝生活自在,其中的猫腻很多,至少少不了贪赃枉法,但是天高皇帝远,也没什么人管得到他,而且官官相护,这......
2020-10-13
清朝知县的月俸禄只有几两银子 知县是怎么维持日常生活的

清朝知县的月俸禄只有几两银子 知县是怎么维持日常生活的

还不知道:清朝知县俸禄有多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三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表达的意思指的是如果能做三年的县官儿,可以攒够10万两的雪花银。尤其在清朝晚年的时候,国......
2020-06-26
施公案第207回:陈知县连夜征兵,施总漕安排拿贼

施公案第207回:陈知县连夜征兵,施总漕安排拿贼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
2022-06-10
前生不善,今生知县 清朝做一个知县为什么那么难

前生不善,今生知县 清朝做一个知县为什么那么难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县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前生不善,今生知县!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上辈子你作恶多端,下辈子就惩罚你做知县!这个大家伙就不明白了,虽然知县是官吏阶层的七品芝麻官,但是好歹人家是“......
2020-10-12
宋江的“押司”职位是官还是吏?拥有哪些权利?

宋江的“押司”职位是官还是吏?拥有哪些权利?

宋江的“押司”职位是吏,而不是官。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官和吏是有严格区别的,官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而吏则是为各级官员服务的助手和下属。“押司”是宋代地方基层组织中负责文书工作的人员,一般由地主、商人和富户担任。......
2023-10-17
古代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吗?

古代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吗?

说起县令,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那个是后还是分封制为主的时代,县令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兴起的,县令是一个县的长官,负责全县的行政工作和司法工作,不光是责任非常大,权力自然也是非常大的。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人......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