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司馬懿不伐蜀有何原因?早期身不由己,後期己不由身

司馬懿不伐蜀有何原因?早期身不由己,後期己不由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什麼不敢攻打蜀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件事得分兩個時間段來說,一段是諸葛亮在時,一段是諸葛亮死後。

一、諸葛亮在時

諸葛亮在世,都是蜀國採取攻勢,魏國處於防禦狀態,那個時候魏國西部軍區的主要負責人是曹真。司馬懿能力雖強,但畢竟是異姓,掌握軍權難免會受到當權者的猜忌。

只不過曹真不是諸葛亮的對手,魏帝曹睿才啟用司馬懿,雖說是啟用,也給予了他一定的兵權,但並不完全的信任他。

司馬懿對自己的狀況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表現的是處處小心。給人的感覺是他這個人膽小怕事,懼怕諸葛亮,演義中有個明顯的例項那就是“空城計”!

司馬懿不伐蜀有何原因?早期身不由己,後期己不由身

在這段時間,魏國由曹真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攻蜀計劃。公元230年,魏國大都督曹真上書從子午道進攻漢中,他的建議遭到了司空陳群的反對,認為罰蜀戰爭耗資太過巨大。但對興兵伐蜀,魏主曹睿是非常支援的。

於是曹真就帥軍從子午谷出發,命令司馬懿經漢水進軍。只不過呢可能是沒看天氣預報,趕上了連續幾天的大暴雨,再加上朝中大多數人反對,伐蜀無疾而終。曹真也因抑鬱於次年去世。曹真去世後,司馬懿才逐漸的掌握西部的軍權。

二、諸葛亮去世後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去世,按說這個時候正是大舉進攻蜀地的時候,司馬懿也上書攻打蜀國。只不過這個奏章魏明帝曹睿並沒有同意。曹睿不同意大概是從三個方面考慮的:

司馬懿不伐蜀有何原因?早期身不由己,後期己不由身 第2張

1、和蜀國連年開戰,國力消耗很大,好不容易熬到諸葛亮死了,蜀國消停了,魏蜀邊境難得的安靜了,曹睿並不想再去招惹蜀國。

2、蜀國易守難攻,正經的官道,都有險要關隘扼守,沒有地圖沒有內應的情況下很難攻下來。走一些險峻的道路又很容易迷路,像後來魏國的夏侯霸投蜀,就是在大山中迷了路,若不是劉禪派人接應這個舅舅,恐怕他就餓死在大山中了。

像後來鄧艾偷渡陰平這種方案在這個時期也根本實現不了,一來沒有人有這個膽量,二來整個蜀國的佈防還是諸葛亮生前佈置的。最要命的是糧草轉運太困難,打蜀國確實是太消耗。

3、曹睿對司馬懿仍然不放心,如果讓司馬懿帥軍打下蜀地,他會不會自立,就像後來鍾會那樣。這是任何當權者都要考慮的問題。

在這三個原因中,第三個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為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35年,曹睿就將司馬懿招到京師,封他做了一個太尉,這實際就是分割了他的軍權。

司馬懿不伐蜀有何原因?早期身不由己,後期己不由身 第3張

公元237年遼東公孫家族叛亂,曹睿一開始並未啟用司馬懿,後來戰事不利,才讓司馬懿掛帥。平定遼東就打了一年的時間,根本顧不上蜀國。

到了公元239年正月,曹睿病死,司馬懿和曹爽(曹真的兒子)做了託孤大臣。

曹爽對司馬懿這個同僚並不喜歡,處處排擠他,司馬懿忙於朝內爭鬥更是無暇外事,同時這段期間吳國多次北上入侵,司馬懿應付東邊戰事,根本就顧不上蜀國。

當然在這段期間,魏國對蜀國也採取過軍事行動,不過並不是司馬懿主持的,而是曹爽。公元244年曹爽帥軍伐蜀,這場魏蜀之戰,最後被蜀國的守將王平化解。

此後幾年時間,曹爽和司馬懿的爭鬥從來沒有斷過,在公元249年,司馬懿隱忍而發,突然發動高平陵政變,控制朝廷,掌握了軍隊,俘虜了曹爽(後又將其殺死)。司馬家族此時就大權在握,情況就像當年的曹操和獻帝。

權利雖然掌握在手中,但反對聲一直不斷,司馬懿必須坐鎮中央,穩固權力,並不敢輕出。直到251年,72歲高齡的司馬懿病死。

所以司馬懿不伐蜀是有原因的,早期是身不由己,後期完全是己不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