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漢朝時期的音樂是什麼樣的?舞蹈又有哪些分類?

漢朝時期的音樂是什麼樣的?舞蹈又有哪些分類?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漢高祖劉邦是一位很不錯的音樂愛好者,除《大風歌》以外,他還即興填詞,用楚地的曲調,唱過一首悲歌,這首悲歌是唱給戚夫人的: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打鳥的工具),尚安所施!

漢朝時期的音樂是什麼樣的?舞蹈又有哪些分類?

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有雄厚的輔翼,戚夫人的兒子終於不可能取代劉盈的太子位置,劉邦這是用歌聲道出了他的無奈。

戚夫人是位女音樂家,對於音樂、舞蹈的共同愛好加深了他們的感情。

戚夫人會彈奏各種樂器,舞技高超,亦能像劉邦一樣歌以述志。

她在被呂后罰做女奴,整日舂米的日子裡,戚夫人想念兒子,悲嘆自己的命運,唱道: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使誰告汝。

此時的戚夫人自然不會忘記與劉邦歌舞燕樂的日子。

她曾與劉邦倚瑟絃歌,或帶領宮女們歌唱,高亢或低婉的歌曲《出塞》、《入塞》、《望歸》,宮女數百人隨著她的聲音齊唱,聲入雲霄。

談到漢代的音樂,人們很容易想起劉邦榮歸故里時唱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邊唱邊擊築(樂器),唱完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

西漢高祖的唐山夫人制《昭容樂》、《禮容樂》、《房中祠樂》等,漢惠帝令主管音樂的機構樂府用蕭管演奏上述音樂,改編並更名為《安世樂》。

漢以後相沿以樂府為演奏燕樂的機構,樂府詩則是可以演唱的歌詞。

前面說到,漢代掌管燕樂的機構是樂府。樂府中的大部分音樂採自民間,早在周代就有采風制度,採集民間的詩和音樂。

西漢樂府的基本工作就是收集、挑選民間音樂,直接取用原來的歌詞或填寫新的歌詞,配製樂器,準備在各種場合演奏。

由於漢代的中國皇帝是楚地人,按照“樂其所生,禮不忘本”的規律,漢代皇帝自然偏愛楚地的音樂,所以樂府的音樂多為楚聲。

例如《房中樂》(即《安世樂》)就是“楚聲”,樂人也多來自楚地。

西漢樂府的樂人多至八百餘,其中負責民樂的佔一半以上。

西漢在音樂上頗有造詣應數李延年和漢元帝。

漢朝時期的音樂是什麼樣的?舞蹈又有哪些分類? 第2張

李延年善彈、善歌,亦會制曲,他曾根據從西域傳入的胡前曲,改編為十首樂曲。李延年音樂才能出眾,被漢武帝任命為協律都尉。

漢元帝則是漢代皇帝中最有音樂修養的一位,漢元帝的文與藝兼長,文辭十分優美。

班婕妤曾評估元帝父子的文學風格, 說元帝詞句華麗優雅,成帝則平易親切。

漢元帝喜愛吹蕭,也能彈琴鼓瑟,善於自度曲,配以歌聲。

史書稱元帝的自度曲是分刌節度,窮極窈渺。曲調非常優美,節奏多有變化,當然勝於一字一腔的雅樂,相信也超過了已有的燕樂曲。

漢武帝對音樂的關心不亞於其曾祖劉邦,他們二人都善於造新詞配舊曲。

漢武帝曾作《白麟之歌》、《寶鼎天馬之歌》、《朱雁之歌》等,以紀念天降祥瑞,讚頌神明。

為表述對李夫人的悼懷,漢武帝還曾賦《落葉哀蟬》之曲: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虛房冷兮寂寞,落葉依於重肩。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餘心之未寧!

方士使用法術,在幃幄中映出李夫人的形象時,漢武帝欲近前而不能,口占一詩曰: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何姍姍其來遲?

漢武帝的作品被樂府配以絃歌。當日西傾,涼風激水,武帝在昆明池上,泛翔禽之舟時,命女伶悲歌其《落葉哀蟬》之曲,是一番多麼蒼涼空渺的景象。

武帝坐在帳前,聽樂工們謳唱《是耶非耶》,便可回想李夫人映出的身影。

元光三年(前132年),黃河決於瓠子口,災難持續了十二、三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決口終於被堵住了。

為了治河,武帝調動兵卒數萬人,並親臨決口,將白馬玉壁沉入水中,送給河神。命令百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填塞決口。此際,漢武帝創作了《瓠子歌》。

漢武帝晚年巡行各大河流,秋日泛舟於汾河,與群臣宴飲,胸中騰起悲壯之興,乃作《秋風詞》,配以楚歌: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趙飛燕的歌喉與舞姿並美,她在太液池上仙人般的歌舞被千古傳頌。

漢武帝命工匠造了一座合宮之舟,浮在太液池上,為歌舞之臺。

成帝曾以文犀簪擊甌,伴趙飛燕歌《歸風送遠之曲》,船隨歌聲飄蕩。

歌正酣時,大風起,趙飛燕順風高揚歌喉,舉袖唱道:

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

趙飛燕能夠用“氣”以輕身,作盤中舞、掌上舞。

一次趙飛燕在舟上輕舞時,又值大風揚起,趙飛燕在風中展袖,舞姿若隨風升飛狀。

漢朝時期的音樂是什麼樣的?舞蹈又有哪些分類? 第3張

漢成帝擔心趙皇后真要隨風而去,急命恃者抓住她的裙據,裙子為之縐。

後來宮女們效仿其縐裙,號稱“留仙裙”。

西漢的倒數第二個皇帝漢哀帝一舉取消了樂府機構。

他對樂府的燕樂採取了“聖人”態度,在詔書中說:“孔子不是說放任鄭聲,鄭聲流播四野,淫亂天下嗎?”

於是,漢哀帝罷黜了樂府官。

此事並不能說明哀帝通達大義,卻顯示了皇帝對宮廷燕樂興衰所起的決定作用。

漢代還有一支經常出現在宴會上的樂隊,即黃門鼓吹。黃門鼓吹是天子宴樂群臣的樂隊。

鼓吹的樂器包括蕭、笳、笛、觱篥、饒歌,主要用笳、蕭、饒歌,“鳴笳以和蕭聲”,“短蕭饒歌”是軍樂的代稱,所以鼓吹樂本來就是軍樂,偶然用於宮廷宴會上以助興。

漢武帝尤喜這類振奮情緒的軍樂,才更多地將其 引入宮廷娛樂中,除在飲宴上使用鼓吹外,還令宮女們在遊戲中演奏。

宮女們乘著龍頭形的船,遊蕩在昆明池中,唱著歌,吹奏蕭,武帝在豫章觀上欣賞這幅賞心悅目的景象。

黃門鼓吹樂與短蕭饒歌樂是同一處樂曲與樂器的兩種名稱,在宴享時出現的自然叫黃門鼓吹。

漢代鼓吹饒歌有十八曲,曲目是:《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翁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留》。

以上諸曲,歌詞均載在史書而曲調杳然,現錄幾首歌詞:

《朱鷺》: 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

《遠如期》: 遠如期,益如壽,處天左側,大樂,萬歲與天無極。雅樂陳,佳哉紛,單于反歸,動如驚心。虞心大佳,萬人還來,謁者引,鄉殿陳,累也未嘗聞之。增壽萬年亦城哉。

凡樂曲都可配以舞蹈。《詩經》中說:詠歌不足以表達,就輔以手舞足蹈,歌、舞表達一種情緒。

周代及以前的六代雅樂都有舞,叫做“六代舞”。

漢代的樂府、黃門鼓吹署的燕樂,也應配以舞蹈,但舞姿似無嚴格規定。

漢朝時期的音樂是什麼樣的?舞蹈又有哪些分類? 第4張

西漢的兩位舞蹈家戚夫人和趙飛燕,舞技很高,戚夫人擅長“翹袖舞”、“折腰舞”,趙飛燕擅長“掌上舞”,舞技是她們獨創獨擅,未見傳授人。

她們多在樂曲聲中即興起舞或邊歌邊舞,哀則折腰,遇風則揚袖,無一定章法。

漢高祖劉邦歌罷《大風歌》,情不自禁地起舞,漢武帝與長沙定王宴樂時也即興起舞。

群舞不能不有章法,有一定章法和名稱的群舞能流傳於後世。

劉邦非常欣賞蜀地土人的舞蹈,其舞表現強悍而又敏銳的精神,劉邦將它命為“巴渝舞”,命樂人學習,在宮廷表演。

巴渝舞的舞曲有《矛渝》、《安臺》、《弩渝》,歌詞古澀,漢人已不能洞曉其意。

漢代宴享時常以鼙舞助興,漢代傅毅、張衡在賦中提到過鼙舞,曹植作《鼙舞歌》序中說:“漢靈帝西園鼓吹有李堅能鼙舞。鼙舞者持鼙鼓(一種軍中樂器》而舞,舞時有歌。”

漢代鼙舞曲辭有五篇:《關東有賢女》、《章和二年中》、《樂久長》、《四方星》、《殿前生桂樹》。

巾舞又叫做公莫舞,表現鴻門宴時項莊舞劍欲刺沛公劉邦,項伯起舞用袖阻隔項莊,舞者用巾代表衣袖,出語:“公莫”。巾舞、 鐸舞、拂舞、白紵舞等流行於漢魏南朝宮中,各舞均有曲、辭(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