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緬甸是泰國的近鄰,兩國疆域犬牙交錯,民族矛盾突出,自古以來爲爭奪地區霸權進行了長期的較量。泰國阿瑜陀耶王朝時期,正逢緬甸東籲王朝興起並實行對內對外擴張政策之時。1539年緬王莽瑞體( Tabinshwehti,1530——1550年在位)攻佔了白古。1554年緬王莽應龍( Bayinnaung,1551——1581年在位)打下阿瓦。緬王窮兵黷武,北擾中國,南寇泰國,導致乾隆徵緬和泰緬數百年的戰爭。1.泰緬戰爭的開啓,1549年,阿瑜陀耶王朝內部因王位繼承問題發生內亂,緬王莽瑞體以爲這是征服泰國的良機,遂統率30萬大軍取道馬都八,直趨阿瑜陀耶城。泰軍憑藉城週四面環水作爲屏障,在戰略上實行堅壁清野,把所有糧食都運進城內儲存,準備持久鬥爭,等待緬軍糧草斷絕或雨季降臨而自動撤退。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在戰術上,則採用流動襲擊,以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而細軍由於是首次入侵,對地形不熟識,加之遠道前來,跋山涉水,沒有攜帶大炮等重型武器,故雖圍城4個月,仍無法陷城。時間一長,緬軍糧草補充困難,又鑑於雨季即將來臨,莽瑞體不得不下令撤軍。緬軍從達城方向退去。暹王命令王子納黎萱率軍尾襲緬軍,不料反被緬軍伏擊,王子被俘。查克臘帕特王只好向莽瑞體求和,緬王以暹羅不得偷襲緬軍撤退和貢獻兩頭戰象爲條件,同意議和,遣返納黎萓王子。在這次泰緬戰爭中,還流傳着一段巾幗英雄的故事。當緬軍兵臨城下之初,查克臘帕特王欲摸清敵軍虛實,親率一支隊伍出城。王后素裏玉臺女扮男裝,作副王模樣,隨同暹王出征。暹王同緬軍前鋒相遇,激戰不敵敗退,緬軍將領緊追不捨,暹王情勢危急,王后素裏玉臺驅象上前迎敵,王得救,但王后被細將所殺。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第2張

這一可歌可泣的巾幗英雄故事,至今仍在泰國民間流傳。素裏玉臺王后的骨灰,被收葬在一墓塔之內,此塔至今猶存。經過初次交鋒,遙王查克臘帕特深知緬軍強大,爲防範緬軍捲土重來,便加緊備戰。緬軍撤回緬甸後,由於國內民族矛盾加劇,1550年莽瑞體被得楞族人暗殺身亡,緬甸國內分崩離析,各自爲政。但不久,即1555年,莽瑞體的妹婿和部將莽應龍重新統一了緬甸,不僅恢復了莽瑞體時期的疆域,而且向北擴展到阿瓦地區,降服清邁,對阿瑜陀耶王朝形成更大的成脅。2.泰緬白象戰爭,莽應龍統一了全緬之後,着手準備再度遠征阿瑜陀耶。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第3張

恰好此時,阿瑜陀耶的査克臘帕特王在積極備戰的捕象活動中,有幸捕獲了7頭白象,而白象在當時被視爲瑞獸,查克臘帕特王被尊爲“白象王”,名聞遐邇。然而,這卻成爲莽應龍再次入侵暹羅的藉口,他致書暹王索取兩頭白象。阿瑜陀耶方面接到緬王書信,立即明白了緬王的用意。因白象被視爲國寶,平等國家,從未有相贈之例,只有附庸之國,オ有貢獻白象於宗主國的義務。因此,若答應緬王所求,無異於向緬王稱臣;若不依所求,就等於給緬王發動侵略戰爭的口實。查克臘帕特王召集羣臣商議對策。大臣們有兩種意見:一派主張依其所請,進獻兩頭白象以息兵患;另一派以太子納黎萱爲首,主張不向武力屈服,免使國家民族受辱,並指出緬王索取白象只不過是一種藉口,戰爭遲早終會發生。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第4張

緬甸雖比以前強大,但阿瑜陀耶也作了備戰準備,前次尚且能抵擋莽瑞體的強攻,今日以逸待勞,萬衆一心,也有可能戰勝侵略者。主戰雖是少數派,但言之有理,查克臘帕持王遂決定回信拒絕緬王的要求。1563年,莽應龍統率號稱90萬的大軍,兵分5路入侵阿瑜陀耶。莽應龍參加過1549年莽瑞體遠征阿瑜陀耶之役,瞭解阿瑜陀耶城的情況。鑑於上次莽瑞體遠征未果的教訓,他採取了新的戰略戰術:第一,在入侵路線上改從北面進攻,這樣既便於攜帶轁重,也可以先廓清北部分散的抵抗力量,解除泰北組織力量救援首都而形成對緬軍內外夾擊之憂。第二,鑑於上次阿瑜陀耶採取堅壁清野,緬軍糧秣不濟的情況,這次命令屬國清邁負責籌集糧草送往前線,以確保緬軍糧秣供應。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第5張

第三,僱傭了400多名技術熟練的葡萄牙人充當炮手,以對付阿瑜陀耶所僱傭的葡萄牙炮手。第四,入侵時間選擇在旱季一開始,可以有較長的時間進行軍事進攻,避免雨季到來的困難。阿瑜陀耶方面雖然也積極備戰,但卻犯了戰略上的錯誤,只注意防守孤城,忽視了北方防禦力量的組織。當査克臘帕特王得到緬軍從北方進軍的情報時,爲時已晚,命太子納黎萱帶兵馳援彭世洛,北方諸城已被緬軍擊破,緬軍很快就兵臨阿瑜陀耶城下。兩軍在城郊激戰,暹軍損失慘重,決定採取上次的固守戰略,希望拖垮敵人。但這一次莽應龍早有準備,船隻大炮,一應齊備。他們先行擊毀暹軍的遊動艦船,使阿瑜陀耶失去水上防禦屏障,然後用大炮向城裏轟擊,民房寺院,擊毀無數。同時,開展勸降攻勢,致書查克臘帕特王提出可以不把阿瑜陀耶作爲戰敗國來議和的誘降策略,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第6張

使暹羅內部主和派一時器張起來,逼迫暹王同緬甸談判。其實,緬王之所以提出議和,是因爲緬甸國內有變,急需班師。莽應龍向阿瑜陀耶提出瞭如下苛刻的議和條件:第一將主戰派骨幹納黎萓王子等3人入質於緬。第二,羅每年必須向緬甸貢戰象30頭,白銀300斤,丹(墨吉)港的稅收全歸緬甸。第三,迅羅必須向緬王貢獻4頭白象。查克臘帕特王迫於內外壓力,接受了這些議和條件。1564年2月,這場白象戰爭以迅羅失敗而結束。3.阿瑜陀耶城第一次失陷,白象戰爭的結局並未讓莽應龍擴張領土、兼併遙羅、稱霸中南半島的慾望得到滿足,他在安定內部、鎮壓屬國騷亂之後,於1568年又興兵50萬,從馬都八入侵巡邏。此次分兵七路,在甘烹碧會師,直搗阿瑜陀耶城。由於阿瑜陀耶城四面環水,緬軍雖多次強攻,均未能奏效。

泰緬戰爭:阿瑜陀耶王朝的滅亡 第7張

值此相持之際,查克臘帕特王不幸崩駕,王子馬欣繼位。新王沒有乃父能力,全靠大將披耶藍摩輔助,才得以固守阿瑜陀耶城。時間的推延,對緬軍十分不利。所以,莽應龍決定巧施奸計,離間阿瑜陀耶內部的關係,派使密書馬欣王,假說披耶藍摩是引起這場戰爭的禍根,如能交出披耶藍摩,一切皆可談判解決。昏府無能的馬欣王,在投降派大臣的慫思之下,竟將披耶藍摩擒獻緬王。緬方在清除了披耶藍摩之後,向阿瑜陀耶提出了無條件投降的要求,阿瑜陀耶方面始知上當。主戰派主張死守城池,等待雨季來臨,河水上漲,敵人不戰自退。緬方見招降末成,又施一計,派1563年白象戰爭後與納黎萱王子一起作爲人質被拘於緬甸的披耶卻克里,帶着鐐銬,佯稱逃脫緬方的控制迴歸阿瑜陀耶。馬欣王不知有詐,委他以城防指揮的重任。披耶卻克里在獲得信任和權力後,調離城防得力干將,削弱城裏防衛,並密報莽應龍。由於叛徒的出賣,阿瑜陀耶城於1569年(暹歷蛇年9月11日)第一次被緬軍攻陷。馬欣王及王族全部被俘往緬甸,財物被劫掠一空,城裏居民大部被放逐到下緬甸,阿瑜陀耶淪爲緬甸的附庸國達15年之久。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