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將星傳奇 > 中國十大不敗名將排行榜 列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

中國十大不敗名將排行榜 列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五千年浩瀚的歷史大幕中,閃爍着無數璀璨的將星,然而究其一生從未嘗敗績的確是屈指可數,以下列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按時代排序)。

中國十大不敗名將排行榜 列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


一、兵聖——孫武

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爲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人,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爲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爲“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爲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爲國際間最着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二、一統六國的悍將——王翦

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而軍事生涯中未敗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個。

王翦少年時期就喜愛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戰。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拔九城,奪取趙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趙國,歷時一年,攻陷趙都,虜趙王遷,趙王降,趙成了秦的一個郡。次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秦王於是派王翦將兵攻打燕國,擊破燕軍主力於易水西,燕王逃到了遼東,王翦平定了燕薊,得勝而歸。秦使王翦子王賁擊楚,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三、大漢飛騎——霍去病

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爲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爲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衆4萬人,全部佔領河西走廊。匈奴爲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衆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衆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衆歸漢。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僅24歲(虛歲)。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東晉初期着名的北伐將領。着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建興元年(313年),祖逖帶着隨他南下的部曲百餘家北渡長江,“中流擊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至淮陰後,一面冶鑄兵器。一面招募流散,得兩千多人後開展北伐,面對當時兇蠻的北方部族,北伐軍勢如破竹,曾一度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後因朝廷內亂,在他死後北伐功敗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極受人民愛戴的將領,他死後,所轄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離世那樣悲傷。

五、北齊最後的支柱——高長恭

蘭陵武王高肅,南北朝北齊王室,一名孝瓘,字長恭,文襄帝四子也。蘭陵王一生參加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其中廣爲傳頌的一次就是歷史上着名的“邙山大戰”。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黃土高原的北周對北齊發動進攻,北齊重鎮洛陽被北周十萬大軍團團圍困,北齊武成皇帝急忙調集軍隊前去解圍。在洛陽城外,北齊援軍發動了一次次進攻,都被北周軍隊擊潰,眼看就要面臨全軍覆滅的境地。這時,受命爲中軍將的蘭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鎧甲,手握利刃,率領五百精騎,奮勇殺入周軍重圍,勢如破竹,一直殺到洛陽城下。守城的北齊軍隊被困多日,不敢貿然開門,蘭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齊軍立即歡呼起來,打開城門,與城外大軍合兵一處,奮勇殺向周軍,周軍大敗。

六、大唐的奠基者——李靖

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着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淵建唐稱帝,李世民被封爲秦王。爲了平定割據勢力,李靖隨從秦王東進,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軍功授任開府。從此,李靖開始嶄露頭角。之後在推翻隋朝,剿滅各割據政權的戰鬥中,李靖無不逢戰必克,唐朝建國後,又率軍北征突厥,爲大唐開拓了無限的疆域。貞觀十七年(643),又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像於凌煙閣,尊奉爲功臣,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七、精忠報國——岳飛

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不想多說了,他的故事國人基本都知道,只是想指出,無論是徵外還是安內,其領導的岳家軍戰無不勝!

八、常十萬——常遇春

字伯仁,漢族,號燕衡。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佔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佔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餘。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賜後人冰鐵鐗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後有開平王常寶童痛打嚴嵩)。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衆橫行天下,軍中稱爲“常十萬”。他也是公認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九、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金牛鎮人,抗日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軍軍長。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仁安羌一戰贏得了國際聲譽,營救英軍並和美軍並肩作戰,打通中緬公路中聲譽鵲起,被歐美軍事家稱作“東方隆美爾”。是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榮獲第三等級的不列顛帝國勳章,被視爲國軍中相當另類的鷹派。

十、傳奇上將——許世友

出生在河南新縣乘馬崗鎮田鋪鄉許家合村。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1928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成立後,許世友同志歷任班長、排長、營長、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投入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3年7月任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後任紅四軍副軍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在徐向前同志領導下,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創建和川陝蘇區的歷次反“圍剿”鬥爭和長征。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再次擔任敢死隊隊長,四次負傷,表現了爲革命奮不顧身的英勇精神。一九三三年在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時,他指揮三個團保衛四川省萬源城,以與陣地共存亡的氣概,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垮了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敵人,堅守三個月之久,在保衛川陝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一九三五年八月下旬,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率紅軍右路軍長征北上走出草地時,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在甘南包座“堵剿”,他奉命率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紅三十軍一道,與敵鏖戰兩天兩夜,將該敵全殲,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門戶。由於張國燾的分裂活動,許世友同志所在的紅四方面軍先後三次往返於草地,歷盡千難萬險,備嘗艱辛。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三次過草地,他指揮騎兵部隊擔任前衛,沿途進行了頻繁的戰鬥,爲紅四方面軍渡過艱險、北上甘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許世友同志隨朱德總司令出師太行山,投身於偉大的抗日鬥爭。一九三八年十月,他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同年年底,在劉伯承、鄧小平同志指揮下進軍冀南。一九三九年二月上旬,他和旅長陳賡同志在威縣以南香城固地區,以預伏的方式,誘殲日軍一個加強步兵中隊,斃敵大隊長以下二百餘人,生俘八人,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史稱香城固戰鬥。1939年秋入華北黨校學習,一九四〇年九月,他調任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同日、僞、頑在渤海之濱和清河兩岸,展開了激烈鬥爭。一九四一年春,他指揮膠東地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橫掃敵僞。一九四二年二月,他任山東縱隊參謀長。同年十月起,任膠東軍區司令員,領導膠東軍民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發展壯大人民武裝,粉碎日、僞軍頻繁的“掃蕩”和蠶食,打得敵人心驚膽寒。一九四五年春他率部討伐國民黨投降派趙保原、克萬第、戰左村,席捲五龍河兩岸,清除了膠東抗日的障礙。許世友同志爲膠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九四七年上半年,他在陳毅、粟裕同志領導下,率四個縱隊又兩個師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五大主力”的王牌軍隊74師。毛澤東說:“陳毅打孟良崮,南邊聽粟裕的,北邊聽許世友的。”可見許世友在孟良崮戰役中的地位。許世友接連取得膠東保衛戰和張(店)周(村)、昌(樂)維(縣)、兗州諸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對山東的重點進攻。之後率部進軍津浦路,參與指揮了濟南戰役、即青戰役、長山列島戰役,一九四八年九月,他和譚震林、王建安同志一道,按照中央軍委和華東野戰軍指揮部的部署,指揮部隊經八晝夜激戰,攻克山東省會濟南城,殲滅國民黨軍十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山東省,使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爲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