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戰史祕聞 > 中國早年的征戰史 大唐如何抵禦外來敵國侵略?

中國早年的征戰史 大唐如何抵禦外來敵國侵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秦、漢時起,中國基本上是統一富強的大國。境外鄰國特別是北方的行國(遊牧人的國家稱行國),即使強盛一時也都遠遠不是中國的敵手。在割據分裂時期,如果割據國內部統一,象三國時魏國那樣,對境外強敵依然還是有足夠的抵抗力。原因很明顯,中國的經濟和文化,比四鄰任何國家都高得多,並且漢族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民族,只要統治集團不是極端腐朽,不是朋黨互鬥,就能憑藉民衆的力量,防禦外國的侵入。行國各方面都落後,但有一個有利的條件,那就是遷徙無常,伺機攻掠,在軍事上常處於主動的地位,遇到中國統治集團腐朽和分裂,便乘虛深入,甚至佔領土地,建立國家。按照“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他們征服了的民族底較高的文明所征服”的規律,經歷一定的時間,征服者往往全部或局部與漢族融合成一體。在融合過程中,由於各族統治階級的暴虐,又必然發生不同形式的鬥爭(包括戰爭),各族民衆因而都遭受到苦難。

      整個封建時代的中國歷史,中國與境外諸國主要是北方行國的關係,大體上就是這樣反覆地表現着。歸根說來,國與國間鬥爭的勝敗,取決於下列三種情形。(一)政治上中國統一,外國也統一,一般是中外相持,小有勝敗。(二)中國統一,外國分裂,一般是中國戰勝外國。(三)中國分裂(國土分裂和統治階級內部分裂)或農民起義還沒有形成新的統一,外國統一,一般是外國戰勝中國。自然,造成勝敗的局面,還有許多原因,諸如國勢有盛衰,政治有明暗,兵力有強弱,謀略有成敗,這些都足以影響中外勢力的消長,但政治上統一,卻是取勝的根本因素。

唐前期,政治上是統一的,對外關係的空前發展,根源就在這裏。唐太宗採用魏徵“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建議,致力於內政的改善,當時黃河流域人口稀少,國力遠不及隋朝,可是,長江流域的財賦,有力地支援了黃河流域,使得黃河流域能夠調動一部分人力,來保衛邊境的安全。唐太宗對外取得大勝利,唐玄宗時,對外關係發展到了頂點。自安、史作亂,中國內部分裂,唐前期取得的勝利,基本上消失了。

中國早年的征戰史 大唐如何抵禦外來敵國侵略?

中國最強大的敵國,一向是北方邊境上的行國。這些行國,總是征服西域諸國,阻塞中國與西方交通的道路。行國以遊牧擄掠爲業,中國富饒,是擄掠的最好對象。因此,行國疆域儘管擴大到遙遠的西方,它的最高統治者(單于、可汗),一定要統率本部主力軍居住在中國的北境外,藉以滿足擄掠財物以至侵入中國的願望,不遭受嚴重打擊,決不肯西遷。行國包圍中國的北方和西北方,既威脅着中國的安全,又斷絕中國與西方諸國經濟、文化在陸路上的交流,這對中國和西方諸國都是有害的。中國擊敗北方行國,援助西方諸國脫離行國的統治,這樣的戰爭,對中國和西方諸國都是有益的。

唐前期的對外關係,比兩漢有更大的發展。唐取得巨大成就,首先由於戰勝強大的突厥國,從而中西交通暢達無阻,中國和四鄰諸國都得到益處。唐前期與四鄰諸國大抵有四種關係,一是反對侵略,例如滅突厥國;二是進行侵略,例如攻高麗國;三是保護弱國,例如在西域等地設都護府;四是單純的經濟、文化交流,例如對天竺、日本、大食等國。不論屬於那一種關係的諸國,都有或多或少的人流入中國,從事各種職業,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多的活動。

一 北方

東突厥——隋文帝封突厥突利可汗爲啓民可汗。啓民統率東突厥部衆,爲隋守衛北方邊境。六○九年,啓民死,子始畢可汗立。這時候,隋場帝正在掀起大亂,割據勢力紛紛出現,農民起義還沒有形成統一全國的力量,中國陷於分裂狀態。始畢利用這個形勢,招收大量中國的避難人,征服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作屬地,擁有近百萬的部衆。割據者如薛舉、劉武周、樑師都、王世充之流,都向始畢稱臣獻媚,請求援助,始畢給他們一些支持,助長割據勢力。隋場帝曾企圖用小計謀分裂突厥,結果都被始畢識破,歸於失敗。隋文帝時,中國因統一而強,突厥因分裂而弱,現在恰恰倒過來,突厥成爲操縱諸割據者,製造戰亂的強敵。

唐高祖起兵太原,準備進取關中,先向始畢稱臣,藉以防止劉武周引突厥兵襲擊太原。六一九年,始畢死,弟處羅可汗、頡利可汗相繼爲主。頡利立始畢子什鉢苾(音剝必bōbì)爲突利可汗,使統率東面諸屬部。頡利勾結諸割據者,連年入寇,深入唐國境,攻破城邑,擄掠人口和財物,甚至長安也受到嚴重的威脅。六二二年,頡利引騎兵數十萬人分路入侵,一路到晉州(山兩臨汾縣),一路破大震關(在甘肅隴西縣),唐全力抵禦,又遣使者鄭元(音孰shú)去求和。鄭元對頡利說,唐與突厥,風俗不同,突厥即使奪得唐地,也不能永久佔領。被擄掠的中國人,都歸擄掠者私有(充當奴隸),你有什麼好處。你不如收兵回去,唐每年送給大量財物,全入你的庫藏,這纔是你的好處。頡利爲唐兵所阻,聽了很滿意,退歸塞外。鄭元這些話,說明唐朝有責任消滅這個侵略國,因爲無論入侵或謀和,都是中國的大害。頜利講和後,依然連年入侵。六二四年,有人建議說,突厥所以經常侵掠關中,目的在奪取長安積聚的財富,如果焚燬長安,突厥也就不來了。這是多麼怯懦荒謬的見解,唐高祖居然聽從這個建議,派人到樊(樊城,在湖北襄陽縣北)鄧(河南鄧縣)一帶尋求可建都的地方。太子李建成等贊成遷都,唐太宗勸阻,說,給我幾年的期限,一定捕獲頡利,聽朝廷發落。遷都算是停止了。當年,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全國兵力深入到豳州(陝西邠縣),唐太宗率兵抵禦,雙方兵力,多寡懸殊,唐將士驚懼,不敢接戰。唐太宗親率一百騎出陣,在陣上離間頡利、突利二人,使自相疑忌。頡利要戰,突利不從。頡利使突利到唐營講和,突利與唐太宗私結爲兄弟,突厥開始趨於分裂。

六二四年,唐己消滅諸割據者(朔方郡割據者樑師都除外),中國得到統一,開始對突厥採取主動,準備進攻。六二五年,唐高祖告朝臣們說,突厥貪婪無厭,我要用武力征服它,今後不再用平等國禮,給突厥文書改用詔敕。突厥在邊境上到處入侵,唐兵到處抵禦,形勢仍是對突厥有利。六二六年,唐太宗即帝位,唐真正成爲統一的國家,與突厥對抗的形勢纔有根本的改變。

唐太宗剛即位,頡利率大兵進到渭水便橋北,離長安只有四十里路程。唐太宗表示鎮靜態度,率兵到便橋南,隔渭水與突厥對陣。頡利望見唐軍容齊整,知道有備,不敢輕率決戰,要求講和。唐太宗允許講和,在便橋上與頜利會盟。頡利取得大批金帛,心滿意得地引兵退去。唐太宗對朝臣說,我不打突厥,反送給金帛,爲的讓他們驕惰,以便一舉消滅,所謂“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就是這個意思。突厥利在擄掠,專靠防守是不能阻止擄掠的,唐太宗決心滅突厥國,這確是唯一可行的自衛法。

唐太宗每天引十二衛小將和士兵數百人到顯德殿前練習時術,告訴他們說,外國入侵,本是常事,可怕的是人主安佚忘戰,寇來束手無策。現在我不讓你們掘池築花園,專教你們學弓箭,平時我做你們的教師,戰時我做你們的將帥,這樣,中國人也許可以得到平安。唐太宗親自考試諸衛習射人的技藝,好技藝得優賞,諸衛的長官也得上等考(成績)。在唐太宗和諸衛長官督促下,幾年間諸衛府兵都成了精銳。唐太宗是善於將將和將兵的大軍事家,他在內戰中積累起極豐富的經驗,一看敵陣,就知道敵陣強弱處所在。他常常用己方的弱兵當敵方的強兵,用己方的強兵當敵方的弱兵。己方弱兵受敵強兵壓迫,後退不過數十百步,己方強兵已經突破敵弱兵陣地,進入陣後再反過來攻擊敵兵的後背,敵兵前後被擊,無不潰敗。他的部將李靖、李勣等人,都是百勝名將,諸衛兵又都是精銳,滅突厥的力量是具備了。

突厥方面情形恰好相反。唐朝邊境有備,突厥不能從擄掠中獲利,國內的利害衝突因而強烈起來。頡利要增加自己的權力,信任漢人趙德言,採用一些封建專制制度的措施,違反遊牧族的慣例;又信任胡人,疏遠宗族,頡利與部屬不和了。突厥國內連年有災,牲畜多死,民衆飢寒,頡利過慣了奢侈生活,自然要加重對民衆及附屬諸部的剝削,頡利與突厥人及屬部都不和了。六二七年,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屬部脫離突厥的統治,頡利使突利往擊,反被諸部戰敗。頡利處罰突利,突利怨恨,六二八年,突利上表請求入朝,兩可汗不和,突厥分裂的時機更迫近了。突厥北方諸部多棄突厥歸附薛延陀,推薛延陀酋長夷男爲可汗。夷男怕頡利,不敢接受稱號。唐太宗冊封夷男爲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得唐冊封,遣使入貢,爲唐屬國,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僕骨、霫諸部都受薛延陀統治,在漠北建立與突厥爲敵的大國。六二九年,頡利感到形勢危急,派人來請求和親,願意稱臣,作唐朝的女婿。自然,提出這種請求都是徒然的。

六二九年,唐太宗任命李靖,李勣、柴紹、李道宗、衛孝節、薛萬徹各爲行軍總管,分六路出擊,兵力共十 餘萬人,統受李靖指揮。突利可汗入朝,頡利愈益孤立。六三○年,唐軍大破突厥軍,捕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殘部有些投薛延陀,有些逃往西域,降唐及被俘男女多至數十萬人,如何處置突厥人,一時成爲嚴重的問題。

唐太宗令羣臣討論處置突厥人的辦法,最後採用溫彥博的意見,使降衆居邊境上,分突利原轄地爲四個州,置四州都督府,分頜利原轄地爲六個州,置定襄(治寧朔,陝西榆林縣南)、雲中(治朔方境,內蒙古鄂托克旗東南)兩個都督府。任命突利、阿史那蘇尼失、阿史那思摩等爲都督,統率部衆。其餘酋長五百餘人都給將軍、中郎將等名號,五品以上軍官有百餘人,入居長安的突厥人將近一萬家。

突厥是北方大國,突厥被滅,唐在邊境外諸族中建立起無上的聲威,四方諸族紛紛來降附。六三○年,四方君長到宮門前請唐太宗稱天可汗。此後唐朝皇帝對西北諸族用天可汗名義行施號令。

六三九年,唐太宗封李思摩(阿史那思摩改姓李)爲可汗,李思摩率突厥人十餘萬出邊塞,居大河北面故定襄城,與薛延陀隔大漠立國。薛延陀強盛,突厥必須依附唐朝,才能自保,因此,唐北邊數十年無大戰事。武則天時,酋長骨咄祿自立爲可汗。骨咄祿死後,默啜爲可汗,突厥成爲統一東西兩部、西境到裏海東岸的大國。默啜經常深入中國內地,擄掠人畜財物。唐玄宗開元初年,突厥內亂,默嚼被屬部拔野古人殺死。此後,突厥內亂相繼不絕。七四四年,唐朔方節度使王忠嗣擊破突厥軍。七四五年,回紇又擊殺突厥最後的可汗白眉可汗,突厥餘衆降唐,東突厥亡。東突厥故地全爲回紇所有。

鐵勒(敕勒)諸部——薛延陀是鐵勒諸部中最強的一部。部衆有七萬帳,風俗大抵與突厥相同。唐太宗封薛延陀酋長夷男爲可汗。夷男役屬鐵勒諸部及靺鞨、霫等部,成漠北大國,有兵二十萬。六si一年,夷男出兵到漠南擊李思摩的突厥國,唐大將李勣等大破薛延陀軍。夷男死後,國內發生戰亂,六si六年,唐太宗滅薛延陀。鐵勒諸部酋長請求內附。六si七年,在回紇等部置六個都督府七個州,以各部酋長爲都督或刺史。置燕然都護府於西受降城(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東南的古單于臺,統率六府七州。諸酋長奏請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條驛路,稱爲參天可汗道,分置六十八驛,備馬和酒肉供使人往來;各部每年貢貂皮作爲賦稅。唐太宗允許各部的請求,唐勢力達到漠北廣大地區。

內附諸部有總稱爲鐵勒的回紇、拔野古、僕骨(僕固)、同羅、渾、契苾、多濫葛、思結、阿跌、跌結、斛薛等十一部,以及葛羅祿、骨利於、白霫等部。又有黠戛斯(結骨、堅昆)部,遊牧地在鐵勒的北面,有衆數十萬。六si八年,黠戛斯酋長入朝,唐太宗置堅昆都督府,任酋長爲都督。

二 東北方

高麗——隋煬帝攻高麗,引起國內民衆大反抗,對中國統治者應該是一個嚴重的教訓。唐高祖曾和高麗國交換本國流亡人,高麗送還中國流亡人將近一萬,足見高麗對唐朝的態度是友好的。唐太宗滅突厥,高麗愈益表示友好。唐太宗卻滋長了侵略野心,自恃國大兵強,企圖加害弱小的鄰國,以爲一定能得到勝利,事實和願望恰恰相反,他得到的是悔不可追的失敗。

二年,高麗西部酋長泉(姓)蓋蘇文(名)殺高麗大臣百餘人,又殺國王高建武,立高藏爲國王。泉蓋蘇文專擅國政,用嚴刑立威望,高麗內部自然不能相安。唐太宗覺得有隙可乘,六sisi年,決定親自率兵往攻。羣臣多上書勸阻,裕遂良建議說,派二三猛將率兵四五萬出戰,即可成事,不必親往。唐太宗不聽。唐太宗和外國作戰,都是命將出師,這一次獨違常例,一定要自己去,原因是(一)隋煬帝侵高麗大敗,唐時羣臣和兵士還留有疑懼的心理,唐太宗宣佈五條“必勝之道”,就是要解除疑懼,事實上疑懼確是被解除了;(二)唐太宗自以爲有必勝之道,發生驕做輕敵的心理,要親自去炫耀“老人”的本領,後來用兵失敗,主要是因爲驕傲輕敵。當然,更主要的還在於戰爭的正義性不在唐太宗這一邊而是在高麗那一邊。

四年,唐太宗派張亮爲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戰艦五百艘,載士兵四萬三千人自萊州泛海向平壤。派李勣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步騎兵六萬及一部分西北方胡兵向遼東,兩軍合勢並進。又令新羅、百濟、奚、契丹配合唐軍分路擊高麗。六si五年,唐太宗率諸軍自洛陽出發到幽州。李勣、張亮兩路都獲有戰果。盾太宗親到遼東城下督戰,唐兵破遼東城,又取白巖城(遼寧遼陽市東北)、蓋牟城(遼寧蓋平縣)。唐太宗進軍攻安市城,高麗將高延壽、高惠真率兵十五萬人救安市,唐太宗看到大量敵兵,高興得親自上陣指揮。李道宗獻計說,高麗全國兵都在這裏,平壤守備必弱,請給我五千精兵,直攻平壤,這樣,數十萬敵兵必然潰敗。唐太宗似乎不曾聽見,一心指揮作戰。唐軍大破高麗軍,高延壽、高惠真率殘兵三萬餘人到軍門投降。唐太宗對二人說,東方年輕人,在海邊跳來跳去,說到打仗,那能比得上我老人,今後還敢同皇帝打仗麼?又寫信給太子(唐高宗)和留守大臣高士廉說,我做將官,本領怎樣?這都是驕氣十足的表現,他當然知道李道宗獻的是好計,只是以爲擊破高延壽主力軍後,率大軍到平壤城下受降,更能滿足自己的驕心,因此當作不聽見。唐軍百計圍攻安市城,守城人堅守不屈,這時候天氣寒冷,草枯水凍,糧食又快用完,兵馬無法久留,戰無不勝的唐太宗只好從安市城下退兵回國。唐軍奪得十個城,擄獲遼、蓋、巖三州居民七萬人,算是這次戰爭的收穫。盾太宗深悔不該出兵,嘆道,魏徵如果活着,一定不讓我走這一趟!唐太宗行施欺騙高麗軍民的手段,確是用盡心計,但是他終於失敗了,百戰老人並不比東方年輕人強多少。

唐太宗當然不肯認敗。六si六年,又謀攻高麗。朝臣建議:派遣偏師,輪番攻擊,使高麗民衆不得耕種,幾年以後,田野荒廢,人心不固,鴨綠江以北,可以不戰而得。這是非常險惡的計謀,店太宗採取了,派出海陸兩軍,在高麗境侵擾。六si八年,唐太宗大造船艦,運送軍糧,準備明年發大軍三十萬人滅高麗。六si九年,唐太宗死去,戰事暫時停止。六六○年,唐高宗派遣蘇定方等率兵十萬渡海,與新羅國合力攻破百濟國,置熊津等五個都督府。六六一年,百濟人起兵抗唐,收復大部國土,唐將劉仁願、劉仁軌守熊津城不走。六六三年,百濟國王引日本國救兵與唐軍相拒,劉仁願、劉仁軌等擊敗日本兵,燒日本船四百艘,百濟國境全部被唐軍佔領。唐兵聯合新羅兵,威脅高麗南方,高麗處境更困難了。

六六六年,高麗泉蓋蘇文死,子泉男生、泉男建、泉男產爭權,泉男生遣子泉獻誠到唐求救。唐朝廷得到這個機會,以援救爲名,派遣大將契苾何力率兵攻高麗。接着,又派遣李勣統率大軍往攻。六六八年,攻破平壤城。高麗全境被唐佔領,分置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在平壤置安東都護府,行施唐朝的統治權。

唐對高麗用兵,比對別國顯得費力,足見統一團結的小國可以對抗統一的大國。泉氏兄弟爭奪權位,內部分裂,泉男生爲唐軍作嚮導,引唐軍滅自己的國家。分裂的小國爲統一的大國所滅,那是很自然的。但是,高麗民衆以及一些不甘心亡國的統治階級中人,就在六六九年起兵反唐。此後大小戰事不曾停止,唐朝廷利用高氏子孫來和緩民衆的反抗,都不能生效,武則天時,唐勢力退出高麗,侵略者終於被高麗民衆戰勝了。

百濟——百濟是在馬韓故地上建立起來的國家,國王姓扶余。百濟與新羅爲鄰,互相攻擊,新羅較弱,對唐朝要求更多的保護,唐朝也常爲兩國和解,不許百濟、高麗等國奪新羅土地。六六○年,唐滅百濟國,置朝熊津等五個都督府。六六三年,唐兵擊敗百濟抗唐軍。唐高宗使扶余隆爲熊津都督。唐軍撤退,扶余隆受新羅壓迫,也退回長安。百濟土地被新羅佔據,百濟亡。

新羅——新羅是在辰韓、弁韓故地上建立起來的國家,國王姓金。新羅與唐朝一向保持友好關係。新羅得百濟,七三五年,又得唐允許,佔有高麗浿水以南土地,對唐更表示友好。唐統治階級允許新羅人口販子運奴婢來中國出賣,新羅不敢禁阻。八二三年,唐穆宗下令,“不得買新羅人爲奴婢,已在中國者,即放歸其國”。這個禁令,並無實效。唐文宗時,新羅人張保皋、鄭年二人都有勇力,在唐禁軍中作小軍官。鄭年技藝比張保皋強,二人各不相下。後來張保皋回國,告國王說,全中國都有新羅奴婢,請讓我鎮守清海,使擄掠人口的賊徒不得出海口。國王給他一萬人守清海,自此人口買賣被禁絕。鄭年在中國窮困,回到新羅見張保皋。這時候新羅國大臣殺國王作亂,張保皋分兵五千人給鄭年,使到京城平亂。鄭年殺叛臣,立國王。國王召張保皋作國相,使鄭年代守清海。新羅統治階級允許被驚人口出境,唐朝統治階級允許奴婢入境,雙方都是利用兩國友好關係來取得可恥的私利。張保皋、鄭年爲保護新羅民衆,放棄私嫌,合力禁止人口買賣,無愧爲新羅國的英雄。

高麗、百濟、新羅立國在一個半島上,因爲互相攻擊,招來唐朝的侵略。因爲唐軍侵入,百濟滅亡,新羅擴大,形成南北兩國對立的形勢。高麗民衆反抗強大的唐朝,表現出堅強的鬥爭精神,統一全半島的事業終於由高麗國來完成(五代後唐時,高麗大族王氏重建高麗國,滅新羅國),趨勢是自然的。三個國家都有接近漢文化的本國文化,新羅國尤爲接近。漢文化唐時從百濟、新羅間接傳入日本,在文化流通上,百濟、新羅是有貢獻的。

日本——西漢時,中國與日本已有往來。東漢光武帝給予日本國王金印。兩國正式往來,應當從東漢初年算起。三國魏時,司馬懿滅遼東割據者公孫淵,日本與魏又有正式往來,據《魏志》所記,日本使者來魏凡四次,魏使者到日本凡兩次。至南朝時,日本使者來中國,次數大增。儒學、佛教以及手工業者從中國、百濟、新羅進入日本,對日本文化起着啓蒙的作用。

隋統一南北,國威大盛,日本從隋吸取漢文化,也表現高度的熱情。自六○○年(開皇二十年)至六一四年(大業十年),日本使者來中國凡四次,隋使者去日本一次。六○七年,日本使者帶來僧徒數十人,隋煬帝命裴世清到日本報聘。六○八年,裴世清回國,日本派留學生、學問僧八人隨裴世清來中國。這些留學生學問僧到唐初才先後回日本,成爲推動日本文化前進的有力人物。

日本大規模吸收漢文化是在唐朝。據史書所載,日本派來中國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總有留學生、學問僧多人附使船同來中國。如六五三年(唐高宗永徽四年),日本派出兩批使船,每批各有留學生、學問僧一百二十餘人。七一六年(開元四年),日本使船總人數有五百五十六人。七三二年(開元二十年),日本使船總人數有五百九十四人。六五九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日本使船總人數有九十餘人。八三四年(唐文宗大和八年),日本使船總人數有六百五十餘人。至於附商船往來的日本學生和僧徒,爲數也不會少。唐時漢文化的各個方面以及佛教的各個宗派,大體上都移植到日本,給日本文化以巨大的影響。唐後期商業發達,唐商船經常來日本,見於記載的多至數十次。足見兩國經濟上也有重要的關係。唐與日本往來,態度都很友好。例如開元初年,日本使者請儒生授經學,唐玄宗使四門助教趙玄默到使者寓邪傳授儒經。七七五年(唐代宗大曆十年),日皇授遣唐使節刀,告誡使者說,“卿等奉使,言語必和,禮意必篤,毋生嫌隙,毋爲詭激,判官以下違者,便宜從事”。唐玄宗變通“禮聞來學,不聞往教”的慣例,選名儒就寓邸授經,滿足使者的要求,不因國家強盛而表現驕吝。日皇因唐喪亂而預戒使者,不許有非禮行爲。兩國統治者彼此以善意相待,反映了兩國人民友好的願望,是值得表揚的。

四 西方

吐谷渾——隋場帝滅吐谷渾國,設置郡縣。隋末,吐谷渾伏允可汗收復故地,攻擊隋邊境。唐初,伏允仍經常擾邊境。六三五年,唐太宗使李靖、侯君集等率兵分六路進攻吐谷渾,伏允大敗自殺。唐立伏允嫡子慕容順爲西平郡王、吐谷渾國可汗。六六三年,吐蕃攻破吐谷渾,吐谷渾可汗率部屬逃奔涼州,吐谷渾亡。從此唐與吐蕃接境,軍事接觸以外,還有更多的文化和經濟接觸,有利於吐蕃社會的發展。

泥婆羅國——泥婆羅(尼泊爾)在吐蕃西南。唐太宗時,使官李義表往天竺,路經泥婆羅,國王大喜,優禮相待。此後,泥婆羅與唐朝保持友好關係。

五天竺——天竺分中、東、南、西、北五部。唐高祖時,中天竺王屍羅逸多(玄奘《大唐西域記》稱爲戒日王。六○六年至六si八年)征服四天竺,爲天竺著名的國王。六三六年,中國名僧玄類到中天竺,曾得屍羅逸多隆重的獎勵。六si一年,屍羅逸多以摩伽陀王名義,遣使來朝聘。唐太宗也遣使厚禮報聘。王玄策出使到天竺,四天竺諸國都遣使從王玄策來聘。六si八年,王玄策等在中天竺,屍羅逸多病死,國內大亂。叛臣阿羅那順篡位自立,發兵擊王玄策,奪諸國聘禮。王玄策逃到吐蕃。吐蕃出兵一千二百人,泥婆羅出兵七千餘人,從王玄策擊敗阿羅那順。這是王玄策向掠奪者收回諸國聘禮,不是唐與中天竺發生戰爭。

唐與五天竺諸國,聘使常有往來,到唐玄宗時次數更多。七一四年,南天竺國王請唐攻大食、吐蕃,南天竺願出兵助戰,並請唐給軍名。唐玄宗給予懷德軍名號。

唐太宗分唐本部土地爲十道,店玄宗分爲十五道。本部以外,與四方諸國有兩種關係。一種是內附關係。唐在內附國置都督府或州,任國王爲都督或刺史。都督和刺史都是子孫世襲,在本國內有自主權,對唐朝有“朝貢”及出兵助戰等義務。這種府州,統稱爲羈縻州,受本部邊境上諸道的都督府及本部邊境內外的都護府統率。一種是“朝貢”或朝聘關係。這種國家有些與唐僅僅是使者往來,有些雖然受唐封號,實際上並無隸屬關係。

當唐朝全盛時期,羈摩州數量很大。《新唐書·地理志》總計羈縻州數目說“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隸關內道者爲府二十九,州九十。突厥之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高麗隸河北者爲府十四、州四十六,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之別部及龜茲、于闐、焉耆、疏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十六國隸隴右者爲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羌、‘蠻’隸劍南者爲州二百六十一。‘蠻’隸江南者爲州五十一,隸嶺南者爲州九十二。又有党項州二十四,不知其隸屬。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號爲羈縻雲”。羈縻州土地如此廣大,居民種族如此繁多,就經濟文化說來,多數是落後的遊牧部落。他們內附的原因,除了戰爭失敗,一般是想得到唐朝廷的保護,也想得到經濟文化上交流的益處。唐朝廷接受內附的原因,主要是要表示國家聲威的遠揚,其次是允許內附部落遷徙到本部境內,作爲本部戶口的補充,此外並無更多的要求,所以羈縻的意思,就是來去任便。羈縻州的來去,對唐朝廷利害不大,但國力的盛衰,卻由此體現出來。唐前期羈縻州先後來歸,唐中期以後,在劍南、嶺南等道還保留一部分,其餘都被強國奪去或自動離去,來是盛世,去是衰世,原因是明顯的。

東北方內附諸族如下:

奚——東胡種,遊牧地在契丹西面。唐太宗時奚內附,唐在奚地置饒樂都督府,改五個部爲五個州。任大酋可度者爲饒樂都督,改姓李。又任各部酋長爲州刺史。安、史作亂以前,奚常起兵抗唐,原因也是唐邊將故意製造戰事。唐末,契丹漸強,奚彼契丹王欽德征服,逐漸融合在契丹族裏。

室韋——狩獵地在黑水靺鞨的西面,契丹的北面。室韋分二十餘部,小部一千戶,大部數千戶。每部有酋長。酋長已行世襲制,在繼承人斷絕的時候,才推選部內勇健人充當酋長。各部酋長定時會獵,獵後散去,不相統屬,比起奚、契丹能夠推選大酋長號令諸部,室韋顯得更落後。室韋人生活,主要依靠狩獵,畜牧業正在開始,知道養犬泵,還不知養羊,有牛不會用,有馬不多。這樣低級的經濟生活,也就不會有推選大酋長的要求。《新唐書》說室韋各部,“不相臣制,故雖猛悍喜戰,而卒不能爲強國”。六三一年(貞觀五年),室韋開始對唐朝發生“朝貢”關係。唐中宗時,室韋表示願助唐攻突厥。唐玄宗時,入朝十次。唐代宗時,入朝十一次。唐德宗時,室韋都督和解熱素等十人來朝見。唐文宗時,室韋大勝督阿成等三十人來朝見。唐懿宗時,大酋怛烈遣使者來朝。室韋與唐往來,唐朝文化多少要影響室韋,有助於室韋社會的前進。

靺鞨——兩漢時號挹婁,北朝魏時號勿吉,隋、唐時號靺鞨。靺鞨分爲數十部,不相統屬。各部有酋長,父子世襲。隋末,酋長突地稽率部千餘家內附,居住在營州。唐初突地稽立戰功,唐太宗使突地稽改姓李。子李謹行,唐高宗時爲唐守邊名將。諸部中黑水部最強,唐玄宗時,在黑水部置黑水都督府,以黑水部酋長爲都督,賜姓李,名獻誠。以諸部酋長爲州刺史,受都督統率。此後,靺鞨對唐發生“朝貢”關係,唐朝文化也自然要影響靺鞨社會,都督刺史的設立,有助於靺鞨諸部趨向於統一。

渤海——本是靺鞨粟末部,附屬於高麗,受高麗影響,比別部有較高的文化。高麗滅亡後,粟末部酋長大柞榮據挹婁的東牟山,建國稱王。唐睿宗封大祚榮爲渤海郡王,任忽汗州都督。唐玄宗時,大祚榮死,子大武藝繼位。大武藝擴大疆上,成爲東北方強國。渤海與店保持“朝貢”關係,經常派遣學生到長安,入太學讀書,學習唐朝制度,渤海在東北方又成爲文化最高的盛國,九二六年,遼滅渤海國。

流鬼——流鬼國在堪察加半島。六si○年,國王遣使來朝,唐太宗給使者騎都尉官號。

三 西北方

西北方有西突厥,是統治西域諸國的強國。西突厥射匱可汗,建牙在龜茲北方的三彌山(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北),領土東北至金山(阿爾泰山),西至西海(鹹海),玉門關以西諸國都被征服作屬國。唐朝要通西方,首先必須戰勝西突厥。下面敘述(1)唐滅西突厥;(2)滅西突厥後唐與西北方諸國的夫系;(3)唐失西域。

(1)唐滅西突厥

古代中國的強敵通常在北方大漠南北。這些強國以漠北爲根據地,向西佔領西域大山北路作爲屬地,從而征服西域天山南路諸農業國,取得賦稅來補充遊牧國經濟上的不足。擁有這種疆域的國家,必然成爲中國北方邊境上的大敵,因爲即使被中國戰敗,退到漠北休息一時,又可以回漠南繼續寇邊。中國要擊破北方強國,必須取得西域,所謂斷匈奴右臂,就是漢武帝戰勝匈奴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對突厥與漢對匈奴,情況不同。突厥在隋時,已分裂爲東、西兩國,彼此怨恨,不相援救,因此,唐朝得先後滅兩突厥國,不費較多的兵力。自然,滅一個敵國,決不是輕易的事,唐太宗時,西突厥發生內亂,連年不息,強盛的唐朝得到這個最大的便利,這才分兩步消滅西突厥。

取得西域天山南路諸國——六二八年,西突厥內亂,西域震動。六三○年,西突厥屬地伊吾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主舉所屬六個城內附。唐置伊州,作爲經營西域的出發點。六si○年,唐大將侯君集率兵滅高昌國(鄯善、吐魯番兩縣地),置西州(治高昌縣)。在交河城(在吐魯番西北)置安西部護府。六sisi年,安西都護郭孝恪率兵三千滅焉眷國(焉耆回族自冶縣)。唐置焉耆都護府。六si八年,大將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郭孝恪率大軍滅龜茲國(都伊邏盧城,庫車縣)。疏勒國(都迦師城,喀什市)于闐國(都西山城,在和田縣治西)與唐有“朝貢”關係,唐高宗在疏勒國置疏勒都督府,在於闐國置毗沙都督府。唐取得天山南路諸國,是和西突厥多年鬥爭的結果。六五八年,安西大部護府移置龜茲城,統轄焉音、龜茲、疏勒、毗沙四都督府。又統焉眷、龜茲、于闐、疏勒四鎮,駐兵鎮守,唐在天山南路的統治確立了。唐玄宗時,設安西節度使,職務同安西都護。

滅西突厥——西突厥射匱可汗死後,弟統葉護可汗繼位。統葉護善戰,國勢甚盛,領地東北起金山,南逾阿母河與波斯相接;東起巴里坤湖,西至裏海,成爲中亞細亞的霸國。六二八年,統葉護被伯父莫賀咄殺死,莫賀咄自立爲可汗,統葉護子肆葉護也自立爲可汗。兩可汗率兵互攻,都遣使來唐朝求援助。唐太宗拒絕兩可汗的請求,勸各守分地,勿再動兵。西域諸國及鐵勒諸部脫離西突厥的統治,有內附傾向,唐向西域進取的阻力減少了。肆葉護戰勝莫賀咄,西突厥又暫時統一。六三二年,肆葉護被部衆攻擊,逃到康居,西突厥人立咄陸可汗爲主。咄陸遣使來求內附,願去可汗名號。唐太宗封咄陸爲西突厥可汗,賜給旗鼓和大量財物,表示支援。六三四年,咄陸死,弟咥利失可汗(咥音疊dié)繼位。咥利失分西突厥爲十部,每部有酋長一人,號爲十設。每設給箭一枝,因此又號爲十箭。又分十箭爲左右廂,一廂各管五箭。左廂號五咄陸部,置五大啜,一啜管一箭。右廂號五弩失畢部,置五大俟斤,一俟斤管一箭。五咄陸部居碎葉川(楚河)以東,五弩失畢部居碎葉川以西。左右兩廂,合稱爲十姓部落。分一國爲左右廂,顯示一國將分裂爲兩國。此後,五咄陸部與五弩失畢部各擁立可汗,互相攻戰,唐利用時機,逐步取得天山南路諸國。

八年,五咄陸部可汗戰敗,所屬酋長阿史那賀魯率殘部數千帳投降唐朝。唐太宗置瑤池都督府,以賀魯爲瑤池都督,居住庭州(治金滿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本薩爾縣北)莫賀城(阜康縣東)。六五一年,賀魯擁衆西走,在雙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建牙。賀魯擊破彎失畢部乙毗射匱可汗,自號沙鉢羅可汗,有衆數十萬,入寇庭州。唐高宗命大將樑建方、契苾何力率漢兵三萬、回絕騎兵五萬擊退沙鉢羅軍。六五五年,唐高宗命程知節爲蔥山(蔥嶺)道行軍大總管,率前軍總管蘇定方等攻沙鉢羅,沙鉢羅兵敗逃走。六五七年,唐高宗發大軍分南北兩道攻沙鉢羅,蘇定方爲伊麗道行軍總管,率漢兵及回紇騎兵自金山進兵爲北道,阿史那彌射、阿史那步真爲流沙道安撫大使,自西州進兵爲南道,約定兩軍在雙河會師。蘇定方大破沙鉢羅軍。五彎失畢部投降蘇定方,五咄陸部歸附阿史那步真等。唐南北兩軍在雙河會合,再進擊沙鉢羅。沙鉢羅大敗,渡伊麗河向西逃到石國,被石國人擒獲,送給唐追兵,西突厥亡。

唐置昆陵(在碎葉川東)、濛池(在碎葉川西)兩都護府。任阿史那彌射爲昆陵都護、興昔亡可汗,統率五咄陸部落。任阿史那步真爲濛池都護、繼往絕可汗,統率五弩失畢部落。各部落酋長按資望給刺史以下官號,西突厥領土全部爲唐所有。七○二年,武則天置北庭大都護府,治設在庭州,統率昆陵、濛池兩都護,與安西大都護府分掌天山南、北兩路。唐玄宗時,設北庭節度使,防禦北方諸強部的侵入。

唐太宗曾使李靖教侯君集兵法。侯君集對唐太宗說,李靖將要造反。唐太宗問緣故。侯君集說,李靖只肯教粗的,精深處不肯教,因此知道他有異心。唐太宗問李靖。李靖說,我看,侯君集想要造反。現在國內已經平定,我教他的兵法,足夠制服四裔,侯君集硬要我全部教給他,不想造反想什麼!侯君集滅吐谷渾、高昌兩國,是善於用兵的,後來果然謀反。李靖這段話也含有一些道理,因爲中國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文化最發達的國家,兵法是智慧的最高表現(當然,只是最高表現的一種),在內戰中取得的經驗,對付境外落後國,確是綽有餘裕,唐前期大拓疆宇,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突厥如果統一,不分裂爲東、西兩國,唐將無力滅突厥;西突厥如果統一,不分裂爲東、西兩部,唐也將無力滅西突厥。西突厥自己製造內亂,唐纔有機可乘,運用戰爭經驗,先取天山南路,然後出主力軍奪取天山北路,一舉擴境到裏海。唐武功比西漢(漢武帝時)更盛,原因是西漢的敵國是統一的匈奴,唐的敵國卻是分裂的東突厥和西突厥。

(2)滅西突厥後唐與西北方諸國的關係

唐滅西突厥,政治勢力越過蔥嶺,同許多國家發生關係,成爲諸國的保護者。早在六三一年,康國遣使來求內附。唐太宗不肯接受,說,康國內附,如果遇急難,中國有責任去救援,行軍萬里,豈不疲勞。當時西突厥還很強盛,唐不可能接受康國的請求,是可以理解的。在勢力進入西域以後,情形就有變化,蔥嶺以西諸小國,先後都成了唐的附屬國。這些附屬國不少是文化較高的農業國,被遊牧的西突厥威脅和征服,當然不如依附唐朝,對本身有利,因之,唐朝勢力的向西延展,在經濟文化交流上,唐與諸附屬國都得到益處。

內附諸國按地區可分爲三大地區。

帕米爾高原地區:

識匿國——在唐蔥嶺守捉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自治縣)西五百里。六si六年,識匿國與似沒等國各遣使者來朝。唐玄宗時,授國王以大將軍官號。

俱蜜國——六si二年來朝。唐高宗置至拔州都督府,任國王爲都督。

護蜜國——唐高宗置鳥飛州都督府,任國王爲都督。唐肅宗賜國王姓李。

以上諸國都在帕米爾高原內,地當蔥嶺內外的交通要道,吐蕃、大食都想奪取,但諸國傾向唐朝,願受唐保護。

錫爾河以南至阿母河地區:

康國——兩漢時康國稱康居國。國王的祖先是月氏人。月氏原住在祁連山北昭武城(甘肅高臺縣境),被匈奴壓迫,向西遷徒。西漢時康居與大月氏本是兩個遊牧國,後來月氏人統治康居,成爲隋、唐時的康國。唐太宗時,曾遣使來求內附。六五八年,唐高宗置康居都督府,任康國王爲都督。康國的附屬國即所謂昭武諸國都隨同內附。

昭武諸國名如下列:

安國——貞觀初年,安國遣使來朝。唐高宗置安息州,任安國王爲刺史,又在東安國置木鹿州,任東安王爲刺史。

曹同——曹國在康國東,分東曹、西曹、中曹三國,都附屬於唐。

石國——唐初,石國,遣使來“朝貢”,唐高宗置大宛都督府,任石國王爲都督。

米國——米國在康國東南。唐高宗置南謐州,任米國君爲刺史。

何國——何國在康國西。唐高宗置貴霜州,任何國君爲刺史。

火尋國——火尋國(《元史》作花刺子模)在阿母河下游,與唐通“朝貢”,史書不載置州事。

伐地國——伐地國是否內附,史書未載。

史國——史國在康國西南。唐高宗置佉沙州,任史國君爲刺史。

以上是昭武九姓國,其中康國、石國最大,康國又是諸國的宗主。康國最先要求內附,是想得到唐朝的援助,抵抗大食的侵入。內附後,其他諸國也有相同的要求。唐和這些國家結合,同抗大食,應該說,在蔥嶺外是可以立足的.

拔汗那國——拔汗那國即西漢時的大宛國。唐高宗時遣使來“朝貢”。六五八年,置休循州都督府,任國王爲都督。七三九年,國王助戰有功,唐玄宗封他爲奉化王。七四一年,改國號爲寧遠。七四四年,國王娶唐和義公主爲妻。七五四年,遣王子入朝,留長安學習華禮。寧遠國地當蔥嶺北道的要衝,唐朝特加優禮,因之,兩國間有更友好的關係。

阿母河以南地區

吐火羅國——吐火羅國即西漢時的大夏國。都城在阿緩城。六六一年,唐置月氏都督府,任國王爲都督。分全國爲二十五州,隸都督府。

波斯國——波斯(伊朗)是西方大國,西漢時稱爲安息。六三三年,大食侵波斯,波斯戰敗,國王伊嗣候逃亡。六si七年,伊嗣候遣使來朝,請求援助。因道路遙遠,唐太宗不允出兵。伊嗣候死,子卑路斯逃亡到吐火羅,又遣使來求救,唐高宗仍因路遠不允出兵。大食兵退,吐火羅護送卑路斯返國。六六一年,卑路斯奏稱屢被大食侵擾,請唐援救,唐高宗置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爲都督,算是表示了援救。事實上波斯土地已被大食佔領,都督府只是個空名。咸亨年間,卑路斯入朝,死在長安。六七九年,唐高宗使裴行儉護送王子泥涅師回去,泥涅師不得入國,客死在吐火羅。大抵波斯還有些殘餘部衆,對唐朝有好感,到唐代宗時還用波斯名義來“朝貢”,不少波斯人(主要是商人)居住在中國。

罽賓國(罽計jì)——罽國唐初來“朝貢”。唐高宗置修鮮都督府,任國王爲修鮮都督。

阿母河以南區,共有十六國歸入唐版圖。六六一年,唐高宗以王名遠爲吐火羅道置州縣使,自於闐以西,波斯以東,凡十六國。唐在十六國都城置都督府,各國屬部置州縣,凡有州八十八,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都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

唐與大食的鬥爭:

大食國在西漢對稱爲條支國。大食、條支都是波斯語Tajik的譯音。五七○年(南朝陳宣帝太建二年)摩訶末(也譯作謨罕默德)生於阿拉伯都城麥加。後來創伊斯蘭教,信徒漸多。六二九年,摩訶末率兵攻取麥加。六三一年,統一阿拉伯半島。摩訶末在《古蘭經》裏告訴門徒們說,應該去中國學習知識。當時中國文化獨步在世界上,爲摩訶末所推薦,阿拉伯與中國在精神上的友好關係,從摩訶末時就開始了。被推爲摩訶末教主地位的繼承人號稱哈里發。六五一年(唐高宗永徽二年),第三代哈里發遣使來朝聘,中國與大食開始有正式往來。哈里發歷代相傳到六六○年,摩維亞即位,改行子孫世襲制,是爲烏梅雅朝,衣尚白,中國稱爲白衣大食。七四九年(天寶八載),阿拉伯人別立摩訶末族裔阿拔斯爲哈里發,是爲阿拔斯朝,衣尚黑,中國稱爲黑衣大食。烏梅雅朝哈里發逃到埃及,不久敗死。阿拔斯朝建都於底格里斯河旁的報達城(巴格達)。

唐高宗時,大食滅波斯國,佔有伊朗高原,波斯王卑路斯入朝,其他小國急於內附,都是想得到唐朝的保護。可是,唐無力出大兵到蔥嶺以西,西域四鎮又被吐蕃侵擾,儘管設置羈縻府州,並不能抵擋大食的北進。唐玄宗以前,大食勢力向北發展,阿母、錫爾兩河流域的諸國,先後被大食征服。諸國原奉佛教、祆教或其他宗教,大食迫使改奉伊斯蘭教,再加上不可忍受的橫徵暴斂,諸國對唐朝確是抱着迫切的希望。

唐玄宗時,國勢又振。七一五年,大食立阿弓達爲王,攻拔汗那國。國王戰敗,逃來安西求救。監察御史張孝嵩對都護呂休璟,不救,從此不能號令西域了。

張孝嵩率兵萬餘人出龜茲數千裏,大破阿弓達兵,唐聲威又伸到蔥嶺以西。七一九年,安國王上表稱“從此年來,被大食賊每年侵擾,國土不寧,伏乞天恩慈澤,救臣苦難”。同年,康國王上表稱“從三十五年來,每共大食賊鬥戰,每年大發兵馬,不蒙天恩送兵救助。……伏乞天恩知委,送多少漢兵來此,救助臣苦難”。同年,俱蜜國王上表稱“今大食來侵,吐火羅及安國、石國、拔汗那國並屬大食。臣國內庫藏珍寶及部落百姓物,並被大食徵稅將去。伏望天恩處分大食,令免臣國徵稅”。七二七年,吐火羅國王上表稱“奴身今被大食重稅,欺苦實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七四一年,石國王上表稱“今突厥已屬天可汗。在於西頭爲患,惟有大食。伏乞汗恩不棄突厥部落,討得大食,諸國自然安貼”。這些表文說明唐在蔥嶺外並不孤立,但天寶年間,朝廷上愈益擡頭的腐朽勢力,既在國內製造禍亂,自然也要在邊境尋找絕路。七五○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僞與石國王和好,引兵襲擊,俘獲國王及部衆,慘殺老弱人,掠奪珍寶黃金,石國及昭武諸國都大怨憤。石國王被送到長安,唐玄宗不問曲直,處以死刑。石國王子引大食兵謀攻四鎮,昭武諸國合力相助。七五一年,高仙芝率漢、蕃兵三萬出擊,到怛邏斯城(怛音特tè,江布爾城南),遇黑衣大食兵,相持五日,葛羅祿部叛變,與大食夾攻唐軍,高仙芝大敗,乘黑夜率殘兵數千人逃回安西。蔥嶺外諸國本依唐反大食,現在依大食反唐,當時大食國正在內亂,僅派出一支不大的軍隊,便大破唐軍,取得蔥嶺外諸國。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次大戰爭,從兵力說,唐戰敗是意外的,從政治說,唐既失人心,就必然要得到失敗的後果。

杜佑《通典·西戎總序》說“族子環隨鎮西(即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寶十載(七五一年),至西海(地中海)。寶應初(七六二年),因賈商船舶,自廣州而回,著《經行記》”。杜環是怛邏斯戰敗後被俘的一人,在大食十餘年,被釋放自海路回廣州。《經行記》已亡佚,《通典》引用若干條,想見杜環對西方諸國事聞見頗廣。杜環稱同時在大食的唐人有“漢匠起作畫者,京兆人樊淑、劉泚織絡者河東人樂環、呂禮”。大抵俘虜中有技能的人,大食要使用他們的專長,所謂起,就是待遇比一般俘虜好一些。杜環所記僅四人,事實上決不只此數。例如紙,也是大食使用這一次戰爭的俘虜在康國開始製造,由此造紙術傳佈到伊斯蘭教諸國,再傳佈到西方諸國。怛邏斯一戰,勝敗對雙方都不關重要,中國製紙術傳到西方,卻是一件有益的大事。

阿拔斯朝自哈里發訶論(七八五年至八○九年)時起,文化昌盛,吸收希臘天竺等國文化上的成就,也吸收中國文化,如中國道教的煉丹術,傳到大食,再傳到西方,成爲後世的化學;又如哈里發摩哈普德(八三三年至八四二年)建年號,大概也學中國法。大食處在中國、天竺與希臘、羅馬的中間,有條件創立一個新的文化中心。此後,大食與中國一直保持着商業上和文化上的往來,唐時是良好的開始。

唐朝經營西域,先在天山南路置安西大都護府,武則天時,在天山北路置北庭大都護府。北庭大都護府統率昆陵、濛池兩都護府。下面列舉兩大都護府所屬都督府。

安西大都護府所屬都督府:

焉耆、龜茲、疏勒、毗沙四個都督府。以上蔥嶺以東。

月氏、大汗、條支、天馬、高附、修鮮、寫鳳、悅般州、奇沙州、姑墨州、旅獒州、昆墟州、至拔州、鳥飛州、王庭州、波斯共十六個都督府。以上蔥嶺以西,阿母河以南地區。

北庭大都護府所屬昆陵、濛池兩都護府及都督府:

昆陵都護府所屬都督府:

匐延、鹽泊、雙河、鷹娑、嗢州、潔山六個都督府。以上是西突厥五咄陸部,又稱左廂五箭。

陰山、大漠州、玄池州、金附州、輪臺州、金滿州、憑洛州、沙陀州、咽面州、鹽祿州、哥系州、孤舒州、西鹽州、東鹽州、叱勒州、迦瑟州、答爛州共十七個都督府,合五咄陸部共二十三個都督府。二十三個都督府都在天山北路西至楚河的地區。

濛池都護府所屬五部:

阿悉結闕部、哥舒闕部、拔塞幹墩沙鉢部、阿悉結泥孰部、哥舒處半部。以上是西突厥五弩失畢部,又稱右廂五箭。五弩失畢部都在楚河西至裏海北的地區。

唐朝的政治勢力到達了裏海的東岸和北岸,它的聲望卻傳播得更遠些。下面略述唐朝對亞美尼亞和東羅馬的一些影響。

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國(在南高加索)史家摩西著《史記》(書成於四四○年以後),其中有涉及中國的事情,說中國是世界最東的國家,人民富裕,文化燦爛,民性溫和,不但可稱爲“平和之友”,而實也可稱爲“生命之友”。此國產絲甚多,自上至下,都有絲衣。在亞美尼亞,不是王侯鉅富是不能有絲衣的。摩西又記亞美尼亞國王梯格倫斯六世(一四二年——一七八年,當東漢順帝漢安元年至靈帝光和元年)在位時,有外國移民數隊來奔,內有中國人甚多,國王使移民居住在邊疆上。又記亞美尼亞世家大族中有些來自中國,如奧配良族,自稱祖先系出中國皇族,馬密哥尼族,自稱祖先名馬姆康,三世紀初半(當東漢未三國初)從中國避難到波斯,又轉到亞美尼亞。中國人因避難出國,史書上多有記載,馬姆康等人來自中國,當是事實。玄奘《大唐西域記》說石國怛邏斯城南十餘里,有小孤城三百餘戶,原是中國人。從前被突厥掠獲,遷到西域,後來集合同國人共保此城,在城中居住。服裝禮節,已同突厥;語言風俗,還保存中國人本色。以此爲例,中國有人遷居到亞美尼亞或更遠的地方,並不是異事。唐時,亞美尼亞人稱西突厥諸屬部中最西的可薩部人(哈薩克)及其他部落人爲中國人。可薩部於六二六年(唐高祖武德九年)進入歐洲東部,佔有裏海與黑海的北岸,它與唐朝的關係,中國史書無記載,亞美尼亞史書稱爲中國人,當是指西突厥土地併入唐朝,因而泛稱西突厥人爲中國人。這種稱呼雖然缺乏依據,但中國爲西方較多的人所稱述,對中西相聞相知,總是有益的。

東羅馬(拂菻、大秦國)——七世紀初期,東羅馬史家席摩喀塔著《莫利斯皇帝(五八二年——六○二年,當隋文帝開皇二年至仁壽二年)大事記》一書,其中記載中國隋朝事,當是從西突厥方面得來的傳聞。大意是說,陶格司(中國)國君號爲上天的兒子。國內安寧無亂事,因爲威權都歸國君一家世襲,無人爭奪的緣故。陶格司崇拜偶像,法律嚴明,公正不在。人性溫和,技巧異常,物產豐富,善於經商,多有金銀財帛。黑衣國渡河滅紅衣國(指隋滅陳)後,國家統一,戶口衆多,天之下,地之上,沒有一國能和它爲敵。國中有蠶,絲就是蠶吐出的。隋文帝時,中國統一富強,比起當時突厥、拂菻兩個大國來,《大事記》所說大體上合乎實際。隋朝也留意拂菻,除了文字記載,還有西域僧迎佛陀畫的《拂菻國人物圖樣》二卷。東羅馬因受大食的威脅,對無敵的中國,自然抱有相助的希望。六si三年,拂菻王波多力遣使來聘,獻赤玻璃、綠金精等物。唐太宗發璽書答禮,並回贈絲織品。六六七年、七○一年,拂菻國使者先後來朝。七一九年,兩次來朝,一次是委託吐火羅大首領來獻獅子、羚羊,一次是派遣大德僧(總主教)來“朝貢”。《冊府元龜》又記有七○八年,“拂菻國獻方物”,七四二年,“拂菻國王遣大德僧來朝”兩條。在唐前期,東羅馬來聘凡七次。據《新唐書》、《舊唐書》所記拂菻國事,可信中國也有人到過東羅馬。東、西兩文明古國的接觸,比東漢時期兩國相知僅憑一些傳聞,顯然是前進了一步。

(3)唐失西域

唐朝政治勢力雖然到達了裏海東岸,但對西突厥餘部並不能適宜地調和相互間的關係,吐蕃、大食兩國又都想奪取西域,因之戰爭經常發生。唐前期自唐太宗死後,統治階級內部的腐朽勢力逐漸在增長,國家的武力逐漸在削弱,在西域的鬥爭場面裏,唐朝原有的優勢逐步衰退,最後西域全失。這種形勢的造成,強敵進攻自然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唐朝本身逐漸增長的腐朽性。

唐與突厥餘部的鬥爭:

六五七年,唐滅阿史那賀魯的西突厥,立興昔亡、繼往絕兩個可汗,分西突厥爲東、西兩國。六六二年,兩可汗率兵隨海道(音曰yuē)總管蘇海政攻龜茲。繼往絕進讒言,蘇海政信以爲真,殺興昔亡。諸部落不服,各有離心。不久,繼往絕病死。十姓(十箭)沒有首領了,昆陵、菻池也沒有都護了,任意殺死一個可汗的蘇海政卻沒有受到唐朝廷的懲罰。這一類的昏暗措施,就是唐在西域逐漸失去優勢的原因。七○二年,武則天任阿史那獻爲興昔亡可汗、北庭大都護。七○四年,又任阿史那懷道爲十姓可汗、菻池都護。當時突騎施部(屬五咄陸部)興起,招撫諸部,建立起以碎葉川爲中心的大國。七○六年,唐中宗時,封突騎施酋長烏質勒爲懷德郡王。烏質勒死,子娑葛繼位,唐封爲金河郡王。娑葛與部將阿史那忠節不和,互相攻擊。金山道行軍總管郭元振奏準令忠節入朝,部衆遷居瓜、沙等州。唐經略使周以悌教忠節停留在半路上,使人送賄賂給宰相宗楚客等,請發安西兵,並引吐蕃攻娑葛。宗楚客等受賄賂,竟按照忠節的要求部署軍事。娑葛發覺唐陰謀,七○八年,自立爲可汗,發兵攻破安西(龜茲城),唐將或被擒,或被殺,娑葛上表要宗楚客的頭,朝廷只好宣告娑葛無罪,封爲十四姓可汗。七○九年,又封娑葛爲歸化可汗。娑葛退兵,安西四鎮算是又得到安寧。娑葛與弟遮弩不和,遮弩逃歸東突厥默啜可汗,請作嚮導攻娑葛。默啜發兵擒娑葛,對遮弩說,你們兄弟還不能相容,能忠心爲我辦事麼!把二人都殺死。娑葛死後,突騎施屬部車鼻施部繼起。七一九年,唐玄宗封酋長蘇祿爲突騎施忠順可汗,又封阿史那懷道的女兒爲交河公主,嫁給蘇祿。蘇祿娶唐、吐蕃、東突厥三國女爲可敦(皇后),是想在三國間取利。七二六年,交河公主派人驅馬一千匹到安西城互市,使者宣讀公主教書,安西部護杜暹發怒道,阿史那女,那配來宣教!杖責使者,放馬在雪地,使全部餓死。這是多麼驕橫無禮的行爲。蘇祿不由得大怒,發兵攻四鎮,這時候杜暹已入朝作宰相,蘇祿捉不到杜暹,大掠四鎮人畜儲積才退去。此後,蘇祿被部屬殺死,突騎施分黃姓(娑葛部屬)黑姓(蘇祿部屬)兩部,各立可汗,互相攻擊。唐朝發生內亂,也就不再過問突騎施的事情。

西突厥餘部對唐朝,一般是願意內附,取得唐的保護;唐朝對西突厥餘部,一般是貪虐驕橫,以征服者自居。這樣,雙方都不免有時要使用武力,雖然唐總是佔些優勢,地位卻愈趨於孤立。吐蕃、大食來侵奪,孤立的唐不可能作強有力的抵抗,只好退出西域。

唐與吐蕃的鬥爭:

下面略述吐蕃與唐爭奪西域天山南路的經過。

吐蕃是唐太宗時新興的強國。六七○年,吐蕃攻取西域十八州,唐無力相爭,只好退出西域四鎮,讓吐蕃佔領。六七二年,滅吐谷渾(青海)國,威脅着唐通西域的道路。唐出兵攻吐谷渾故地,不能取勝,優勢轉到吐蕃方面。六九二年,武則天使唐休璟王孝傑、阿史那忠節等率兵大破吐蕃兵,收夏四鎮,在龜茲再置安西大都護府,屯兵鎮守。六九六年,王孝傑在素羅汗山被吐蕃戰敗,吐蕃向唐朝廷提出講和條件:(一)唐兵退出四鎮,(二)唐割西突厥五弩失畢部給吐蕃。武則天使郭元振到吐蕃商議,要求吐蕃退出吐谷渾故地。郭元振回朝,對武則天說,吐蕃民衆,久已厭戰,早願和親,只因論欽陵專權,想立軍功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拒絕講和。爲朝廷計,不如每年派出和親使去講和,讓論欽陵每年拒絕,這樣,吐蕃人對論欽陵愈益不滿,對朝廷愈益親近,吐蕃內部將發生變亂。果然,不出郭元振的預料,六九九年,吐蕃贊普殺論欽陵的徒黨二千餘人,論欽陵自殺,他的兄弟論贊婆,原來鎮守吐谷渾,專擾唐邊境,現在率所部來投降,唐西邊暫時得到安靜。

唐中宗時,吐蕃又在青海和西域對唐作戰。七一○年,唐睿宗置河西節度使,七一五年,唐玄宗置隴右節度使,都是防禦吐蕃從青海方面來進攻。七四七年,安西行營節度使高仙芝擊敗吐蕃兵,收復小勃律(在克什米爾北)國等二十餘國。七五五年,安祿山反叛,吐蕃乘機奪取隴右河西和西域四鎮。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