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戰史祕聞 > 漠北之戰發生在何時 漠北之戰的戰役經過揭祕

漠北之戰發生在何時 漠北之戰的戰役經過揭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漠北之戰經過: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

河西戰役之後,匈奴勢力遭到沉重打擊,但伊稚斜單于仍未停止南下襲擾。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

此時,西漢王朝由於長期對匈奴用兵,財政發生困難。漢武帝及時調整政策,實行整理幣制、專賣鹽鐵、加重商稅等措施,秣兵厲馬,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經過兩年時間的積極準備,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命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5萬,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並以郎中令李廣爲前將軍、太僕公孫賀爲左將軍、主爵趙食其爲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爲後將軍,統歸衛青指揮。霍去病屬下雖未配備裨將,但所統兵卒全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敢力戰深入之士①,隨同出征的將領,如從驃侯趙破奴、昌武侯安稽、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北地都尉山、校尉李敢和徐自衛等,都是有名的猛將,另外還有一些匈奴降將,如歸義侯復陸支(因淳王)、伊即靬(樓王)等,他們熟知大漠地理,慣於在沙漠中行軍作戰。

因此,霍去病所統是漢軍主力。爲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②,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爲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漠北之戰發生在何時 漠北之戰的戰役經過揭祕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出定襄,直攻伊稚斜單于。後從俘虜口中得知伊稚斜單于已東去,乃改變計劃,令霍去病出代郡,衛青出定襄,兵分兩路北進。

匈奴得知漢軍來攻,趙信爲伊稚斜單于出謀:漢兵既度幕,人馬疲,匈奴可坐收虜耳③。於是伊稚斜單于將部衆人畜輜重轉移到更遠的北方,以精兵待於漠北,專候漢軍的到來。

衛青出塞後,捕獲俘虜,得知伊稚斜單于的確實駐地,便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兩部合併,從東路出擊匈奴軍側背,自率主力直攻匈奴軍。

衛青大軍奔襲1千餘里,涉過大沙漠,終於與伊稚斜單于主力相遇。衛青見匈奴軍早育準備,便下令用武剛車(四周及車頂以厚革皮覆蓋用於防護的戰車)環繞爲營,扎站住陣腳,隨即以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衆,難以取勝,便率壯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

天將黑,漢、匈兩軍仍在混戰,死傷相當,這時,漢軍左校捕到俘虜,知伊稚斜單于已逃脫,急報衛青。衛青立即遣輕騎連夜追擊,自己率主力隨後繼進。匈奴軍潰散。至天明,漢軍追出200餘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單于,沿途殲敵萬餘人,進至寘顏山(今蒙古納柱特山)趙信城(爲趙信所建,故名),獲得匈奴大批屯糧,補充了軍隊。整休1日,盡焚其城及剩餘軍資而還。此戰衛青軍殲敵19000餘。

從東路出擊的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軍,因迷路,未能如期抵達漠北與衛青大軍匯合。待衛青得勝返回漠南才與2人相遇。衛青欲上書替2人說情,派人去李廣軍中瞭解情況。此戰,李廣已年過60歲,漢武帝本不欲派他出徵,經李廣再三請求,才任以前將軍之職,但私下又告誡衛青,不要將重任交給李廣。因此,臨戰遣李廣從東路出擊。而東路道遠,且水草少,不利於行軍駐紮。對此李廣深爲不滿。對於未能及時與大軍會合,跑了敵酋,李廣也知罪大,便不願對刀筆之吏①,引刀自剄。李廣一生與匈奴大小70餘戰,屢立戰功,匈奴聞之喪膽,稱其爲漢之飛將軍,但由於種種原因,終李廣一生,他始終未得封侯,給後人留下了李廣難封的疑團。李廣死後,其部下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爲垂涕.②右將軍趙食其被下獄,當斬,贖爲庶人。

另一路,霍去病率軍出代郡後,北進2千餘里,越過大沙漠,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霍去病指揮漢軍向匈奴軍發動猛烈進攻,大敗匈奴軍,俘獲屯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殲敵7萬餘人,左賢王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左賢王率親信棄軍逃走。霍去病揮軍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在山上修建一個紀念臺,得勝而回。

漠北之戰發生在何時 漠北之戰的戰役經過揭祕 第2張

漢武帝對漠北戰役的勝利極爲滿意,漢軍凱旋後,他加封衛青、霍去病爲大司馬,從此2人各號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地位與丞相不相上下。漢武帝對霍去病的功績尤其讚賞,不僅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①,而且再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②,其部下將官也多人封侯受賞。衛青則因未能全殲伊稚斜單于軍,而未得益封,其部下軍吏卒皆無封侯者③。漠北大戰,是西漢對匈奴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仗,雙方都竭盡了全力。

這一仗,匈奴兩路被殲9萬餘人,元氣大傷,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④,其實力日漸衰落。漢軍的損失也很大,傷亡數萬人,馬匹損失了十幾萬,後備空虛,短時期內也無力再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匈奴威脅並未根除,漢武帝仍在積蓄力量,準備繼續打擊匈奴。

漢武帝中期對匈奴一系列重大戰爭的勝利,是西漢王朝幾十年經濟發展、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強化、軍事實力不斷提高,尤其是騎兵部隊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的結果;也是人民羣衆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支持的結果。因爲它是爲了制止匈奴貴族統治集團掠奪北方各族人民的戰爭,客觀上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利益。同時也是與漢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和戰略決策的正確分不開的。

漢武帝作爲封建時代最傑出的帝王之一,能夠在大政方針上審時度勢,順應歷史形勢的發展,適時地改變前代單純防禦的戰爭策略,確立了新的攻勢戰略思想,奪回了戰爭主動權,改變了西漢王朝幾十年來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他針對匈奴的分佈特點,正確地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方針,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戰略計劃。爲了貫徹主動進攻的攻勢戰略思想,漢武帝還進一步大力建設騎兵部隊,提高了漢軍在荒漠中行軍作戰的機動能力和攻擊力。在用人方面,鑑於一些老臣宿將,如韓安國、李廣等,雖然英勇敢戰,令匈奴聞風喪膽,但由於多年來消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影響,他們無法擺脫守邊、堵擊等防禦戰法的束縛,每出戰勝少敗多,不能擔負指揮騎兵集團在荒漠草原地區進行大規模機動作戰的重任,因此漢武帝破格地選拔了一批如衛青、霍去病等善於指揮騎兵集團行軍作戰的年青將領,承擔起打敗匈奴的重任。

衛青、霍去病則不負重託,充分領會了漢武帝的攻勢戰略思想,每次出戰都表現出主動進攻、大膽果決的積極進取精神,敢於快速衝擊、遠程奔襲、大範圍迂迴包圍,由於他們的出色指揮,使漢軍跋涉千里而攻勢不減。在實戰中,他們都能充分發揮騎兵的特長,以正面的連續衝擊,配合兩翼包抄,猛衝猛打,摧毀敵軍的抵抗,這也是漢軍所以戰勝匈奴軍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漢武帝在外交上派彭吳聯絡貊,以阻止匈奴向東發展,派張騫通西域,與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係,以切斷匈奴右臂;經濟上發展生產,實行鹽鐵官營、酒類專賣,整頓幣制和稅收等,都爲打敗匈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匈奴在這幾次重大戰役中失敗,除政治、經濟等原因外,主要是對西漢幾十年經濟發展所積累的雄厚財力,以及西漢騎兵部隊的迅速發展和戰略戰術的改變估計不足,在戰略上輕視西漢,加之各部之間沒有很好地協調配合,因此處處被動,不僅喪失了戰爭主動權,而且在漢軍的連續打擊下,連戰連敗,主力損失殆盡。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