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傳統文化 > 柯爾克孜族建築 柯爾克孜族氈房什麼樣

柯爾克孜族建築 柯爾克孜族氈房什麼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柯爾克孜族潔白的氈房,下半部爲圓形,上半部爲塔形,以象徵白雪和他們的搖籃——綿延起伏的山峯。它比哈薩克族和蒙古族的氈房略高而頂尖,也同樣具有冬暖夏涼、不存水積雪、拆裝快捷、搬運方便的特點。

氈房主要由柳木、樺木、楸木製作的柵欄、支架、天窗架、門框組成。柵欄可伸縮,用4至5根木條,由駱駝皮條固定成菱形網格,一般的氈房需4至5塊柵欄。支架撐條的多少決定氈房的大小,一般從40根到上百根不等。柵欄外面圍上編有花紋的芨芨草簾,外覆白色圍氈和篷氈,用織有花紋的毛織帶綁紮。天窗頂部有一塊活動的3至4平方米的天窗蓋氈,在夜晚或風雨天時用毛氈繩拉動蓋在天窗上,以防風遮雨。

氈房內的擺設佈置十分講究。地面多鋪擀制壓花的多色氈毯和補花、貼花、多色花的毛織毯。冬天,在氈毯上面還鋪有牛、羊、馬皮製作的方形皮毯,皮毯上面再鋪褥子當座位。進門右側由多色花紋圖案的芨芨草簾隔成儲藏室,放置餐具和食品,柯爾克孜族擅長養馬,喜歡喝馬奶,每家都有用整張羊皮做的酸奶筒,每天倒進新馬奶,攪拌後就成了酸奶。右後角的開列蓋上面,掛一塊直徑1米左右的編織毛袋,內藏首飾等。

柯爾克孜族建築 柯爾克孜族氈房什麼樣

毛袋前爲年幼子女的鋪位,上方掛一塊繡花的絲毯或天鵝絨毯,外圍圍着繡花絲織圍簾。進門正對面靠柵欄放置木箱和其他笨重物品,上面擺着被褥、枕頭,前面則是客人的座位和鋪位。

在農耕和半農半牧地區的柯爾克孜族人則住土房。土房的牆壁厚而堅固,有用土坯和生磚壘砌築的,也有用黃土夯築的,離牧區近的用草皮疊砌。土房多爲長方形,也有方形的,平屋頂中央有個小小的天窗,夜晚或風雨天蓋上活動的花氈蓋或木板的窗木蓋。開一扇或兩扇門,門板外面掛芨芨草簾。門的對面牆上有兩米左右的窗臺式壁龕,放置被褥、枕頭,上面蓋着繡花的絲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