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劃粥割齏”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劃粥割齏”含義詳解

成語“劃粥割齏”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劃粥割齏”含義詳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劃粥割齏”的歷史典故是什麼?成語“劃粥割齏”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感興趣的朋友就快來一起看看吧。

【劃粥割齏】故事的主人公: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劃粥割齏】是什麼意思?

等粥凍結後把粥劃成若干塊,鹹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形容十分刻苦。

成語“劃粥割齏”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劃粥割齏”含義詳解

【劃粥割齏】出自哪裏?

明·鄭瑄《昨非庵日纂》:“日作粥一器,分四塊,早暮取二塊,斷虀數莖,入少鹽以啗之。如是者三年。”

【劃粥割齏】詞語辨析:

【劃粥割齏讀音】:huà zhōu gē jī

【劃粥割齏的近義詞】:劃粥而食

【劃粥割齏的反義詞】:鋪張浪費

【劃粥割齏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劃粥割齏】典故: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他不僅在政治上有卓越貢獻,而且在文學、軍事方面也表現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陽樓記》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深爲後人喜愛,廣爲傳誦。

他在擔任陝西西路安撫使期間,指揮過多次戰役,成功抵禦了外族的入侵,使當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軍官互相告誡說:“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數萬甲兵。”話裏對范仲淹充滿敬畏之心、這在北宋的歷史上是罕見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這樣傑出的才能,與他在青少年時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關係。早年的辛勤耕耘,換來了日後的豐碩果實。

范仲淹的祖籍原來是陝西影州,遷到江蘇吳縣是後來的事情。他不到3歲時,父親因病故去。他隨着母親改嫁到朱家。十幾歲時,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辭別母親,隻身來到應天府書院,拜當時著名學者感同文爲師,學習經邦治國的知識,立志報國爲民。在應天府書院期間,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他把粥劃成若干塊,鹹菜切成碎末(劃粥割齏),當作一天的飯食。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飯,他的同窗好友來看望他,發現他的伙食非常糟糕,於心不忍,便拿出錢來,讓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堅決地推辭了。他的朋友沒辦法,第二天送來許多美味佳餚,范仲淹這次接受了。

過了幾天,他的朋友又來拜訪范仲淹。他吃驚地發現,他上次送來的雞、魚之類的佳餚都變質發黴了,范仲淹連一筷子都沒動。他的朋友有些不高興地說:“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稱字,不稱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點吃的東西你都不肯接受,豈不讓朋友太傷心了!”范仲淹笑了笑說:“老兄誤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擔心自己吃了魚肉之後,咽不下去粥和鹹菜。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你千萬別生氣。”朋友聽了范仲淹的話,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成語“劃粥割齏”的歷史典故是什麼?“劃粥割齏”含義詳解 第2張

一次,有人問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說:“不是當個好醫生,就是當個好宰相。好醫生爲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國家。”這種不爲個人升官發財而讀書的偉大抱負,讓周圍的人非常敬佩。後來,范仲淹當了參知政事,提出許多利民富國的措施,實現了自己當年的志向,成爲一代名人。

【劃粥割齏文言文】:

范文正公讀書南都學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爲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虀數十莖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學,歸告其父,以公廚室饋,公置之,既而悉已敗矣。

留守子曰:“大人聞公清若,遺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爲罪乎?”公謝曰:“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饌,後日豈能啖此粥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