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探索古代文人墨客對於衰老和死亡的看法,有哪些相關詩作?

探索古代文人墨客對於衰老和死亡的看法,有哪些相關詩作?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朝歷代有不少表達關於生老病死之情緒的詩作,文人墨客們是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國是一個重生諱死的國度,衰老和死亡是許多人都不願意提及的話題,其實作爲自然界中的一員,老死和出生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當衰老和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在這方面,古人的詩作或許可以爲我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唐代的劉禹錫和白居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兩個晚年都患有眼疾和足疾,看書、行動很不方便。面對這樣的晚景,白居易產生了消極、悲觀的情緒,寫了一首《詠老贈夢得》給劉禹錫:

與君俱老矣,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閒談興,相逢尚有餘。

探索古代文人墨客對於衰老和死亡的看法,有哪些相關詩作?

白居易在詩中詳盡地講述了老邁之苦:身體消瘦,頭髮稀疏,眼力不濟,腿腳不便,整日窩在家中,鏡子懶得照了,書也看不成了,這樣的晚景實在悽苦。白居易這首詩生動地寫出了老年人艱難的處境和心境。

劉禹錫讀了白居易的詩之後,寫了《酬樂天詠老見示》來回贈: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爲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

劉禹錫認爲人到了老年雖然會有諸多的不利因素,但是仔細想一想,也還有許多有利的方面:比如說經歷過的世事多,處事經驗自然就比年輕人更豐富,對事情的理解和看法也更深刻,看人就像看山河一樣一目瞭然,有了更深的洞察力。

劉禹錫告訴我們,老也有老的好處,克服了對老的憂懼心情就會無牽無掛舒服暢快,只要能夠細緻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從自怨自艾自憐自嘆的情緒中掙脫出來,和年輕人一樣有所作爲。這首詩一反白居易詩的悲慼哀婉,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認識和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對友人的真情關愛和勸勉。

尤其是到了詩的最後,詩人筆鋒一轉,讓讀者的精神爲之一振:不要說太陽照到桑榆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景了,它撒出的霞光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兩句詩由此成爲千古傳誦的名句。

古人的詩作中還有一種可以無視生死的,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個人的生死之上,這一類詩人的代表主要有杜甫和陸游。

探索古代文人墨客對於衰老和死亡的看法,有哪些相關詩作? 第2張

杜甫在寓居成都草堂時寫過組詩《絕句漫興九首》,其五是這樣的: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的草堂周圍景色秀麗,他在那兒的生活也比較安定,然而飽嘗戰亂之苦的詩人並沒有因爲自己的安逸生活而忘記了國難未除,故園難歸。儘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國之思依然時時縈繞在杜甫心頭,所以即使面對桃紅柳綠,詩人感受到的也不是春景之美,而是美景背後的“隨風舞”和“逐水流”——誰能說這隨風飄舞的楊柳和逐水流轉的桃花不是當時人民流離失所的真實寫照呢?“腸斷”一詞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杜甫寫這首詩的本意是想借景抒情,但是因爲後兩句中所用的意象“柳”和“桃花”常被人用來形容女子,所以這首詩也一直人認爲是用來指斥女子作風不端的,這實在是極大的誤會。

探索古代文人墨客對於衰老和死亡的看法,有哪些相關詩作? 第3張

陸游有兩首詩是最能反映他的家國情懷的,其一便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詩人以老病之身僵臥孤村卻並不爲自己感到悲哀,在風雨之夜尚且念念不忘爲祖國戍守輪臺,即使是在睡夢之中,也依然要跨馬持槍,征戰沙場。這是何等激動人心同時又催人淚下的家國情懷啊!

可是詩人的病卻一直沒有好轉,到了《示兒》一詩中,詩人已經久病不治即將身死,卻依然不考慮自己的個人生死,始終牽掛着祖國的統一大業: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陸游臨終時的絕筆,是作者在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所作。這個時候陸游已經八十五歲了,一病不起,終至奄奄,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詩人唯一感到遺憾和痛心的是自己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所以他囑咐兒子如果有一天祖國能夠光復,祭祀是一定不要忘記告訴自己一聲。

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一位愛國詩人在自己的人生彌留依然保有的強烈的愛國之心。這首詩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既是陸游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是他一生的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無論你喜不喜歡,它們都會在某個特定的階段不約而至,面對衰老和死亡,與其避諱恐懼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坦然面對直視生死。只有正確看待老和死,纔有可能把生着的每一天活出滋味和意義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