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登單于臺》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登單于臺》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登單于臺

張蠙 〔唐代〕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譯文

春日裏無戰事邊疆的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一人登上了單于臺。

太陽從大地漸漸升起,奔騰不息的黃河之水從遠天之外涌來。

黃沙隨風翻滾的紋痕好似水中波浪,狂風呼嘯,響聲如同雷鳴。

很想跨越陰山關隘看個究竟,可惜陰山關隘雖已天亮,卻門戶不開,無法通行。

註釋

《登單于臺》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單(chán)於臺: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西,相傳漢武帝曾率兵登臨此臺。

邊兵:守衛邊疆的士兵。

地中出:從平地升起。

沙翻:沙隨風翻滾。

響疑雷:響聲如同雷鳴。

陰關:陰山山脈中的關隘。陰山是漢代防禦匈奴的屏障,綿亙

鑑賞

這首詩描寫邊塞風光,表現了塞外生活的艱苦和詩人在邊關經歷的真情實感。首聯是全詩總綱,春日無春色,顯出塞外的荒涼;獨上高臺凝思注目,突出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頷聯將“白日”、”黃河’”對舉,在遼闊蒼茫之中,有壯麗多彩之感。頸聯繼續寫景,運用比擬手法,寫出風如雷響,驚心動魄;沙似浪翻,歷歷在目。尾聯寫詩人從單于臺上向北眺望陰山,但見雄關似鐵,緊閉不開,戒備森嚴。語句渾樸,境界開闊,有“盛唐氣象”。

《登單于臺》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第2張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首聯是說,春日裏無戰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一個人登上單于臺。首聯是全詩的總領。“春”字和“獨”字,看似出於無心,實則十分着力。春日兵回,邊關平靜無事,纔有登臺覽物的逸興;雖說春日,下文卻了無春色,更顯出塞外“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的荒涼。獨上高臺,凝思注目,突出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輪白日,躍出平地,寫它噴薄而上的動態;千里黃河,天外飛來,寫它源遠流長的形象;“白日”、“黃河”對舉,又在寥廓蒼茫之中給人以壯麗多彩的感覺。白日出於地中而非山頂,黃河來自天外而非天上,一切都落在視平線下,皆因身在高臺之上的緣故。

頸聯繼續寫景。兩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臨下的特點:居高,所以風急,所以風如雷響,驚心動魄;臨下,才見沙痕,才見沙似浪翻,歷歷在目。不說“如雷”而說“疑雷”,傳神的寫出作者細辨風聲的驚喜情態。中間兩聯,白日、黃河、沙浪、風聲,從遠到近,自下而上,構成一幅有色彩、有動態、有音響的立體圖畫,把邊塞風光,寫得勢闊聲宏,莽莽蒼蒼之至。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聯,語句渾樸,學盛唐而能造出新境界,很爲後人激賞。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尾聯是說,很想跨越陰山關隘看個究竟,陰山關隘雖已天亮門戶不開。尾聯寫詩人從單于臺上向北眺望陰山,那是漢代防禦匈奴的天然屏障。詩人很想到陰山那邊去看一看,但見那連綿起伏的陰山,雄關似鐵,雖然天已經大亮,門戶卻緊閉不開,無法通行啊!

詩人分明看到橫斷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於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變而爲徒喚奈何的頹唐之音。詩到晚唐,縱使歌詠壯闊雄奇的塞外風物,也難得有盛唐時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氣了。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辛文房《唐才子傳》載:“疑《登單于臺》及《薊北書事》諸詩,皆系落第時北遊燕雲邊地之作,至早亦應作於年輕時。《郡齋讀書志》所載恐誤。”則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張蠙(pín)早年遊塞外,觀黃河,望陰山有感而作。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