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

李煜 〔五代〕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牀愁倚薰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譯文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滿樹櫻花無聲地飄落在灑滿月光的石階前,花謝春去,獨坐象牀,愁倚熏籠,她心事重重。思緒飛向去年的今天,心中懊悔依舊。

原來輕柔舒捲如雲的頭髮已經變得枯乾、沒有光澤,眼淚沾溼了胸前紅色的抹胸。在什麼地方相思這樣苦呢?在有紗窗的房子中,因愁而酒,因酒而醉,又因醉入夢。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詞中形象句都有來源,獨創的不多,所表之情也僅是閒愁,因此依詞的造詣看該是李煜初期的作品,是李煜代宮中美人抒寫想念意中人的無可奈何之情而作。

賞析

這是一首思婦詞,描寫女主人公相思難解的愁苦。上片寫女主人公舊恨未減、新愁又添、難消心中怨的情狀;下片細寫女子的愁容和苦思。全詞以女子的愁情別緒爲中心,借景物描寫爲映襯,虛實相映、生動感人,筆意含蓄、手法高妙。

《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的作者是誰?該怎麼賞析呢? 第2張

上闕寫女主人公舊恨未減、新愁又添、難消心中怨的情狀。首句寫景,描繪的是一幅淒冷孤寂的畫面:花已落盡春已去,冷月當階人獨在,花難解語,月亦無聲,閨中伊人,孤苦相伴。面對此情此景,閨中少婦的眼裏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也已年華將逝、無人慰藉的淒冷境遇和未來。所以二句直接寫人,寫出一個愁容不展、孤苦寂寞的女子形象。一個“愁”字,既照應了首句景色描寫的用意,也點出了女子此時此刻的心境。本來落花滿地、冷月當空就是最易引人傷懷念遠的景象,而此情此景中女子的愁思更不是無端而發,而是有原有因的。片尾一句就是這一愁思的緣由。“遠”字不僅有時空上的概念,而且有程度上的意義。時間越久,愁思越長,相距愈遠,別恨愈深。也許是“去年今日”相別離,但此愁此恨卻已綿綿不止,愈扯愈長了。說“還同”,其實還不相同,去年今日是新愁,但今年今日卻已是舊愁新恨都在心頭,愁更切,恨更深。

下闕細寫女子的愁容和苦思。自古道,“女爲悅己者容”,而此時,女子的容顏不整就更真實地展示出了她被相思折磨得十分愁苦的心境。《國風·衛風·伯兮》中有:“自伯之東,首爲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這種情懷無人能解,也無人安慰,因爲相愛的人不在身邊。所以女子不由自主地越思越痛、越想越難、越愁越苦,禁不住珠淚潸然,“淚沾紅抹胸”。到此處,作者筆下的女主人公那爲情所困、爲愁所苦的聲行容貌已鮮活可見,躍然紙上。結尾兩句既是寫實,又有寓意。一方面,相思之苦無可解,也許一醉解千愁,寫出了女子愁苦無依、無可奈何的心情,算是給女子的相思有了一個解脫。另一方面,作者不是要爲女子釋去情苦,而更多的是進一步渲染女子恨情愁緒。“何處相思苦?”也就是說:最苦的是哪一處、哪一種情形?不是別的,而是“紗窗醉夢中”,夢中醉眼相見,也許歡情無限。可惜夢醒之後,無限歡情轉眼成空,不但慰藉不了絲毫,反而因夢中的歡會而更加平添許多愁怨,所以最苦是夢中。這二句以設問寫出,寓意豐富,含蓄蘊藉,女子的愁思怨情被表現得淋漓酣透。

全詞以女子的愁情別緒爲中心,借景物描寫爲映襯,假容顏舉止爲畫筆,於相同中見不同,虛實相映、生動感人。雖然思想格調並不高遠,但筆意含蓄、手法高妙,藝術上的造詣較高。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