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詩詞名句 > 《四塊玉·嘆世三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四塊玉·嘆世三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塊玉·嘆世三首

馬致遠 〔元代〕

《四塊玉·嘆世三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帶野花,攜村酒,煩惱如何到心頭。誰能躍馬常食肉?二頃田,一具牛,飽後休。

佐國心,拿雲手,命裏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幾葉綿,一片綢,暖後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館寒食故鄉秋。妻兒胖了咱消瘦。枕上憂,馬上愁,死後休。

譯文

帶着野花,拿着村酒,煩惱怎麼能來到心頭?誰能夠騎大馬,常吃肉?種兩頃田,養一頭牛,能吃飽也就滿足了。

輔佐國王安邦治國的心,能上天攬雲的手,如果命裏註定沒有就不要強求。順其自然地生活,不要辛苦地雲追求。有幾葉綿,一片綢,能夠保暖就夠了。

帶着月光行,披着星星走,獨自住旅店,過寒食日,離開家鄉又到了淒涼的秋天。妻兒胖了我卻瘦了。睡覺時在憂愁,出行時刀在憂愁,直到死了纔算到頭了。

馬致遠

《四塊玉·嘆世三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