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鄭板橋是誰?鄭板橋的胸中之竹是怎麼來的?

鄭板橋是誰?鄭板橋的胸中之竹是怎麼來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板橋胸中之竹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胸中之竹出自《題畫竹》,清鄭板橋用語。喻指畫家對審美對象(竹)的感受與自己審美意識熔鑄結合而形成的審美意象。它是從“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中間階段。

《題畫竹》原文: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

鄭板橋是誰?鄭板橋的胸中之竹是怎麼來的?

“款題圖畫,始自蘇(軾)米(芾),至元明而遂多。以題語位置畫境者,畫亦由題益妙。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清方薰《山靜居論畫》)板橋題畫之作,自出機杼,大都合於這一審美要求。

“眼中之竹”者,爲竹的自然形態。“胸中之竹”則爲朦朧地遊動於畫家腦中的竹的審美意象。從前者轉向後者,可以有兩種途徑:其一,與人的審美能力相應,此自然竹本身具有某種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的素質,讓它處於一種能高度發揮上述素質的時間、空間環境就易於喚起或誘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昔人謂之“待境而生”,板橋稱之爲“得時得筆之候”。譬如其地爲“江館”,其時爲“清秋”之“晨”,其情狀爲:“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合之就構成了這樣的“境”。正是此“境”,使得(甚至迫使)藝術家“胸中勃勃遂有畫意”。此“境”,自然對象宜於“入畫”的最佳情態,往往有如“兔起碼鶻落,少縱則逝”。此即宋代文與可所謂“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其二,板橋又稱自己“畫竹,胸無成竹,濃淡疏密,短長肥瘦,隨手寫去,自爾成局,其神理具足也”(《板橋題畫竹》)。此則以“寫意”爲主,胸中雖無成竹,而平昔對竹的審美觀照之極其深厚的積儲,此時亦奔赴而來,所謂“信手拈來都是竹,亂葉交枝戛寒玉”(板橋《題畫竹》)。這樣,“胸中之竹”可以“待境而生”(有成竹),也可“寫意”而生(無成竹)。一般講,前者境多於意,後者意餘於境。二者都是“眼中之竹”的審美意象化或者昇華,又都還處在一種滲透着畫家“自我”的生育過程中,故曰:“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何以生此“變相”?因爲:一、將朦朧的“胸中之竹”凝定下來,成爲可供觀照的“有意味的形式”,這是異常艱難的一步。藝術家的“心”、“手”總是不全相應。昔人論畫:“悟得十分,苟能證得三分,便是快事。”(清陳撰《玉幾山房畫外錄》捲上)此就“手”不逮“心”,亦如“文不逮意”而言。“悟”十“證”三,可知其“相”之“變”。二、此時畫家創造性的想象仍在繼續進行,在筆墨運行中,也有可能出現一種“手”突過“心”的現象。如板橋自雲:“意在畫竹,則竹爲主,以石輔之。今石反大於竹,多於竹,又出於格外也。不泥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題畫竹》)此處“不執己見”,即就不拘守“胸中之竹”而言。而從“活”——“神理具足”看,“變相”實意味着“。

鄭板橋是誰?鄭板橋的胸中之竹是怎麼來的? 第2張

另外,關於“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感性與理性的劃分問題,應作如下辯證理解:在審美活動中,除了感性直覺、審美情感、審美想象等感性因素之外,還是存在審美理解這種理性因素,它和科學研究中邏輯推理類的理性認識不同,是一種非邏輯的直接整體的把握和領會。鄭板橋所言的“胸中之竹”,不能機械的理解成一種理性認識,它是在感官感受畫面(“眼中之竹”)之後藝術家獨特的把握和理解,融入他的經驗、知覺、感悟等而形成的。至於這三種過程處於何種階段這樣生硬的分法,是極片面的,無論哪種認識和感受都糅雜各種心理因素,不能做出很明確的分界。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