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關於恭愍王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有關於恭愍王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顓(1330年—1374年),高麗王朝第31任君主(1352年—1374年在位)。初名祺,1366年改名顓,號怡齋、益堂,蒙古名伯顏帖木兒。

軼事典故

龍陽之癖

據說恭愍王不近女色,明德太后洪氏曾問:“何不御妃嬪?”恭愍王回答說:“無如公主者。”但即使是魯國公主,恭愍王跟她行房的次數也非常稀少。他常常自施粉黛,扮成女人,和貴族子弟金興慶每日同牀共枕。在位末期組建子弟衛,由金興慶統領,召集洪倫、韓安、權瑨、洪寬、盧瑄等貴族美少年侍寢。恭愍王讓年少宮女進入房間內,掩蓋其面,讓金興慶及洪倫等人去淫亂,自己在旁邊房間挖洞窺看,內心豔羨,然後又召洪倫等人到自己的寢殿,進行男男性行爲,一晚上要更換數十人。

驅人奸妃

子嗣問題可謂是恭愍王的死穴。他擔心沒有子嗣,自己又不能御女,竟然讓子弟衛的男寵們去強姦后妃,希望他們能讓后妃懷胎生子。定、惠、慎三妃抵死不從。有一次,恭愍王去益妃寢宮,命令金興慶、洪倫等強姦益妃,益妃不從,恭愍王拔劍相逼,益妃被迫接受。一名叫尹可觀的侍從寧死也不肯姦污益妃,惹怒恭愍王而被棒打,甚至一度廢爲庶人。最後益妃果然懷上了洪倫的孩子,恭愍王也因此遇害。

有關於恭愍王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病態思後

元麗聯姻是不平等的政治婚姻,之前四任高麗國王(忠烈、忠宣、忠肅、忠惠)和元朝公主之間很難說有真摯的感情,但恭愍王與魯國大長公主寶塔失裏(仁德王后)卻是真愛。他們在16年間同甘共苦,即便不是基於荷爾蒙的愛情(史書記載恭愍王御公主甚稀,公主和諸妃沒生下一兒半女也印證了這點),也實在是一對患難夫妻。魯國公主死後,恭愍王“手寫公主真,日夜對食悲泣,三年不進肉膳”,並要求所有接受官職任命以及出使的大臣都必須去正陵行禮。他還多次臨幸正陵,祭奠完畢後在公主畫像前設宴,演奏蒙古音樂,舉杯敬酒,彷彿公主還活着。他營建正陵和影殿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但“宰執言官,莫敢論奏”。這是因爲恭愍王不僅不聽太后之勸,反而要殺死請求中止影殿工程的宰相柳濯等人,甚至公然提出遜位讓國及絕食,在李穡的勸諫下才改變主意 ,所以大臣都不敢在公主問題上招惹恭愍王。

喜愛圍棋

恭愍王愛下圍棋。他於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六月來到定妃安氏寢宮,與禁衛提調官李雲牧圍棋賭宴;又在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與判事尹虎下棋,約定誰輸棋誰就寫東西贈給對方。結果尹虎輸了,寫下了唐人曹鄴《讀李斯傳》中的詩句呈給恭愍王:“欺暗常不然,欺明當自戮。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恭愍王卻很不爽這種“譎諫”,因此疏遠了尹虎。

愛護動物

史稱恭愍王生性慈愛,不忍心傷害動物。某日,他看見一條狗叫個不停,說:“這肯定是它肚子痛了。”於是命人拿宮中的藥給這條狗吃,在藥還沒送來時,恭愍王一直站在狗旁邊等着。有人給恭愍王進獻鷂,他馬上放生。恭愍王從未出過獵,史書歸因於他愛護動物,但跟恭愍王本人“性不喜騎”也有關。

借酒澆愁

恭愍王在位後期愈發貪杯嗜酒,而且喝酒後就會杖責左右侍從,因此宦官們巴不得恭愍王快點喝醉昏睡,於是爭相給他進酒。恭愍王喝醉後還會思念公主而流淚。

死後崇拜

恭愍王死後被神格化,成爲朝鮮半島民間信仰所崇拜的神祗之一。在首爾宗廟,有專門供奉恭愍王的神堂。傳說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李成桂建都漢陽、修築宗廟時,突然從北面刮來大風,吹落下恭愍王的畫像,朝鮮君臣大驚,遂決定修建神堂以供奉其畫像。也有說法是李成桂得國不正,故在宗廟供奉前朝國王來使自己安心,亦有人認爲恭愍王接納了李成桂,於李家有大恩,所以在朝鮮王朝宗廟中專門奉祀。恭愍王神堂中供奉有恭愍王與魯國公主並坐的影幀,接受朝鮮王朝每年春秋的祭享。

有關於恭愍王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在首爾麻浦的東幕也有恭愍王的祠堂,稱“明德堂”,民衆在每年正月十四日舉行祭祀。在恭愍王爲躲避紅巾軍而曾駐蹕一年之久的慶尚北道安東市,當地也一直流行恭愍王崇拜,在豐山邑水洞建有“國神堂”,供奉恭愍王夫婦的偶像。

相關爭議

死亡問題

《高麗史》中記載的恭愍王之死純粹是他淫亂宮闈而咎由自取。但現代韓國史學界則認爲事情遠非這麼簡單,他們將恭愍王之死與兩個月後發生的明使被殺事件聯繫在一起,推測是高麗親元派所策劃的一個巨大陰謀,洪倫、崔萬生等不過是被利用的直接下手者而已。

元明鼎革期間,高麗就分化爲親明派和親元派,洪武五年(1372年)十二月以後明麗關係惡化,恭愍王卻依舊對明朝委曲求全,導致親元派的不滿。他們準備勾結北元,迎立身在北元的高麗宗室——沈王脫脫不花(篤朵不花)以取代恭愍王。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發生胡僧之獄(北元喇嘛來高麗泄露了擁立沈王的祕密,導致恭愍王將該喇嘛及牽連者下獄),使親元派加快動手,正好洪倫、崔萬生等對恭愍王不滿,親元派就收買他們弒殺恭愍王。然而事出倉促,加上精明的守門下侍中李仁任迅速擁立了王禑,所以親元派的陰謀不能得逞。

有關於恭愍王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第3張

與此同時,恭愍王死前派密直副使金義護送的明使林密、蔡斌一行卻在鴨綠江畔無故停留了兩個月之久,無論是明使還是金義都可能知道了恭愍王被殺的事實乃至內幕。其後親元派安師琦祕密會見金義,要求他滅明使之口,還要金義到北元請求擁立沈王,於是便有了金義劫殺明使、投奔北元之事。大臣樸思敬從北元回來,將金義請立沈王之事說給明德太后,在明德太后的催促下,李仁任下令逮捕安師琦,安師琦在逃跑過程中自殺,沈王脫脫不花也在一年後死亡,所以親元派的陰謀終究沒浮上水面。但這只是根據史料的推測,其陰謀具體細節如何、具體是何人策劃殺害恭愍王,都難以說清楚了。

另外,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就高麗入貢問題指示遼東都指揮使潘敬時稱“高麗奸臣李仁(任)篡弒其主,臣民畏其黨衆而屈從之”,也就是說朱元璋認爲策劃殺害恭愍王的真兇是李仁任。這並非無稽之談,恭愍王死後被派去明朝告訃的高麗使臣崔源被朱元璋扣押三年,其間泄露了高麗國家機密,在回國後被李仁任把持下的高麗朝廷以“不諱國惡”爲由捕殺。雖然《高麗史》並未明言“國惡”具體指什麼,但很可能就是關於恭愍王之死的真兇問題,因此朱元璋才能掌握李仁任是弒殺恭愍王的主謀這一情況。

子嗣問題

依《高麗史》等朝鮮王朝官方史書的記載,恭愍王的繼承者王禑(牟尼奴)不是他的親生兒子,而是辛旽與其妾般若生的兒子,也有說法是辛旽的朋友能祐和尚受辛旽拜託撫養其子,該子卻早夭,能祐找了自己鄰居家的兒子冒充辛旽的兒子。辛旽被殺後,恭愍王將此子帶入宮中,稱自己在移駕辛旽家時遇到一個美女,聽說這個美女能生兒子,便臨幸了她,生了此子。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恭愍王正式宣佈王禑爲他與宮人韓氏所生之子。王禑身世成爲李成桂先後廢黜禑、昌父子的藉口,乃至朝鮮王朝開國的契機。但是,麗末鮮初的一位逸民元天錫則私撰野史,指出王禑正是恭愍王的兒子,朝鮮王朝中期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們相信元天錫之說爲真。到了現代,許多學者認爲王禑的生父就是恭愍王,而恭愍王無嗣說不過是朝鮮王朝爲了證明王氏氣數已盡、將易姓革命正當化而篡改歷史的曲筆罷了。但由於王禑身世的疑點仍有很多(如恭愍王死後明德太后打算在宗室中挑選國王及納哈出聲稱恭愍王死時無嗣等),所以仍是一樁歷史謎案。

歷史評價

朱元璋:爾高麗國王王顓,生前怠政,務在逸勤,致使身遭兇隕,天命就淪。

《高麗史》:①王性本嚴重,動容中禮。至晩年,猜暴忌克,荒惑滋甚。②王之未立也,聰明仁厚,民望鹹歸焉。及即位,勵精圖治,中外大悅,想望太平。自魯國薨逝,過哀喪志,委政辛旽,逐殺勳賢,大興土木,以斂民怨,狎暱頑童,以逞淫穢,使酒無時,歐擊左右。又患無嗣,既取他人子爲大君,而慮外人不信,密令嬖臣污辱後宮,及其有身,欲殺其人以滅其口。悖亂如此,欲免得乎?

崔溥(朝鮮王朝前期文臣):恭愍初雖有令聞,性本猜戾,疏忌世族,向用寒士。賊旽用事,壅敝聰明,魯國薨逝,心志尤惑。喜怒不中,賞罰無章,信用讒邪,誅戮將相,設子弟衛,污穢宮掖,假僞姓爲己子,促滅宗祀,其及也宜矣,遂使禑、昌父子,冒處神器十五六年。人徒知高麗之亡,亡於恭讓,而不知已亡於恭愍矣。

金安老(朝鮮王朝中期文臣):恭愍王善大字、工丹青,畫阿房宮人物,小如蠅頭,冠衫帶舃,纖悉備具,精細無與爲儔,所謂獨於治國一事不能者歟?

李基白(韓國曆史學家):恭愍王是一個藝術素養高於政治才能的人,他勝任不了使高麗擺脫勢力仍然可畏的權門勢族控制的任務。

閔賢九(韓國曆史學家):恭愍王可謂是失敗的政治家,但不可斷定他就是一個失敗的人。他在恢復主權和擊退外侵方面是有功的,毅然投身於失敗可能性很高的改革政治,最終失敗,因此他自身淪爲失敗者,卻成爲日後改革政治的墊腳石,也成爲韓國史中被深入關注和哀慕的對象。不僅如此,作爲藝術家的恭愍王自成一派,據傳是他作品的《天山大獵圖》引起許多人的驚歎和喜愛。

陵墓介紹

恭愍王死後葬於玄陵,雖然高麗的國王和王后分陵,但洪武五年(1372年)恭愍王爲自己修建陵墓時,讓其緊挨在魯國公主的正陵西邊,使二陵實爲一陵,故又被稱爲“玄正陵”,通稱恭愍王陵,位於今朝鮮黃海北道開豐郡解線裏。恭愍王陵是高麗王陵中最豪華的一座,有記載稱“高麗諸陵尚存,獨恭愍一墓制度極大,古今未始有也”。

有關於恭愍王的軼事典故有哪些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第4張

1956年,朝鮮對恭愍王陵展開了考古發掘,但由於之前屢遭盜掘,故遺物所剩無幾,後被列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寶第123號,2013年作爲開城歷史建築與遺蹟羣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